刘国昌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泌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尿道下裂、尿道下裂、肾积水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泌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尿道下裂、尿道下裂、肾积水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尿等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尿等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 尿等待是指在排尿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开始排尿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治疗。以下是一些尿等待的治疗方法: 1.生活方式调整: 饮水: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水或过少饮水。 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等。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定时排尿,避免憋尿。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 2.心理治疗: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心理疏导:对于因心理因素引起尿等待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排尿障碍。 3.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缓解尿道平滑肌的痉挛,改善尿等待症状。 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尿等待。 其他药物: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4.物理治疗: 盆底肌训练: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尿等待。 生物反馈:利用仪器监测盆底肌肉的活动,通过反馈训练来提高控制能力。 5.手术治疗: 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存在严重的尿道狭窄等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尿道扩张术、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尿等待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尿等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尿急、尿痛、尿失禁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外,对于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患者等特殊人群,尿等待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加个体化的方案。在治疗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以制定最适合的治疗计划。同时,对于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治疗尿等待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总之,尿等待的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您有尿等待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治疗建议。

    2025-10-15 13:26:52
  • 男性正常状态下阴茎长度是多少

    成年男性疲软时阴茎长度约4至8厘米,勃起后一般在8至13厘米左右,其长度受年龄、种族、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青春期前发育缓慢,青春期后随性激素分泌逐渐发育增长成年后基本稳定,不同种族有差异,肥胖等干扰外观不改变实际长度,内分泌疾病影响性激素,青少年无需过度关注早期长度,成年男性过度担忧可咨询医生避免焦虑和滥用不当方法。 一、疲软状态下的阴茎长度 男性在非勃起(疲软)状态下,阴茎长度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而言,成年男性疲软时阴茎长度约为4~8厘米。这一范围是基于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统计得出,不同种族、个体间会有一定波动,但多数处于此区间内,其长度主要由阴茎海绵体等组织的基础状态决定,受年龄因素影响,青春期前男性阴茎尚未充分发育,长度明显短于成年男性。 二、勃起状态下的阴茎长度 当阴茎勃起时,长度通常会显著增加,成年男性勃起后阴茎长度一般在8~13厘米左右。勃起长度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激素水平、血管功能等,临床研究显示,多数男性勃起长度在此范围内能满足正常生理功能需求。不过,也存在个体差异情况,部分男性勃起长度可能略高于或低于此范围,但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性生活及排尿等功能,一般属于正常现象。 三、影响阴茎长度的因素 1.年龄:青春期前阴茎发育缓慢,长度较短;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激素分泌增加,阴茎逐渐发育增长,成年后基本趋于稳定。 2.种族:不同种族人群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范围仍在上述区间内,这种差异是由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 3.身体状况:肥胖等身体状况可能会对阴茎外观测量产生一定干扰,但不改变阴茎的实际解剖长度;而一些内分泌疾病等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进而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及勃起长度。 四、特殊人群提示 青少年处于阴茎发育阶段,家长无需过度关注早期阴茎长度,应关注正常的发育进程,若青春期后阴茎发育明显异于同龄人,可咨询专业医生;成年男性若对自己的阴茎长度过度担忧并影响心理健康,可寻求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医生会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避免因不必要的焦虑影响生活质量,同时要避免自行滥用可能影响阴茎发育或功能的不当方法。

    2025-10-15 13:25:28
  • 前列腺药物有几种

    α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常见药物如坦索罗辛作用于α受体减轻尿道阻力,适用于中重度下尿路症状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人群可使用但需注意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且老年人需监测血压;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缩小前列腺体积,代表药物非那雄胺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且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者,一般成年男性适用,孕妇及可能怀孕女性禁用因可能致男性胎儿外生殖器发育异常;植物类制剂如普适泰可能通过抗炎等缓解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适用人群较广,少数有胃肠道不适需个体评估;M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膀胱平滑肌M受体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症状,如托特罗定可用于伴有相关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成年患者适用,青光眼患者禁用且老年患者需注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一、α受体阻滞剂 主要通过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症状。常见药物如坦索罗辛,其作用于前列腺平滑肌上的α受体,减轻尿道阻力,改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适用于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需注意可能出现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变化。 二、5α-还原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排尿症状。代表药物有非那雄胺,可降低血清双氢睾酮水平,进而缩小前列腺体积,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且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一般成年男性适用,孕妇及可能怀孕的女性禁用,因为该药可能引起男性胎儿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三、植物类制剂 如普适泰,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抗炎、减轻前列腺组织水肿等,能缓解前列腺增生相关的下尿路症状,适用人群较广,一般耐受性较好,但少数人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 四、M受体拮抗剂 能阻断膀胱平滑肌的M受体,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症状,如托特罗定,可用于伴有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成年患者适用,青光眼患者禁用,因为可能加重眼压升高,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对认知功能等的可能影响。

    2025-10-15 13:21:40
  • 治疗尿频尿急的症状及方法

    尿频尿急的原因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尿频尿急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1.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通常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多饮水,促进炎症消退。 2.前列腺疾病:男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如前列腺增生可使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前列腺炎则需要使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3.膀胱过度活动症:这是一种以尿急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治疗方法包括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等。 4.其他原因:如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神经源性膀胱等也可能引起尿频尿急。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除了针对病因的治疗外,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有助于缓解尿频尿急症状,如: 1.饮水习惯:保持适量的饮水,但避免过量饮水和憋尿。 2.饮食调整:减少咖啡因、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饮酒。 3.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尤其是下腹部。 4.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需要注意的是,尿频尿急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血尿、腰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尿频尿急的治疗可能需要特别关注。例如,孕妇在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健康问题,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人群,尿频尿急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加谨慎。 总之,尿频尿急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个体化选择,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建议。

    2025-10-15 13:20:36
  • 阴茎头何时能正常勃起

    阴茎头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正常勃起情况,新生儿期有非自主性勃起属生理现象,婴幼儿期3岁前少见且频繁异常需防先天问题,儿童期6至12岁因局部刺激偶发且频繁异常需排查内分泌病,青春期随性激素分泌增加出现性刺激相关勃起标志生殖系统成熟,内分泌疾病患者激素失衡可致勃起时间异常或异常勃起需就医,肥胖人群激素代谢受扰影响勃起发育时间需控体重,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儿童需尽早评估纠正畸形避免长期不良影响。 一、不同生长阶段阴茎头正常勃起的时间及特点 1.新生儿期:新生儿阴茎头可出现非自主性勃起,此为正常生理现象,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的激素残留有关,一般3-4周内可观察到,无性相关意义,是机体生理反射的短暂表现。 2.婴幼儿期:3岁前阴茎头正常勃起较少见,多为无意识生理反射,与性发育无关,若出现频繁异常勃起需警惕是否存在先天发育问题,如尿道下裂等导致的局部结构异常影响。 3.儿童期:6-12岁阶段,阴茎头正常勃起多因局部刺激引发,整体性发育未启动,勃起属偶发情况,无规律的性相关勃起,若有频繁异常勃起需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如垂体病变影响激素分泌等。 4.青春期:男孩一般12-14岁左右进入青春期,随着性激素(睾酮等)分泌增加,性发育启动,阴茎头开始出现与性刺激相关的正常勃起,标志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此为性生理功能建立的正常表现。 二、特殊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1.内分泌疾病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的青少年,激素分泌失衡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导致阴茎头正常勃起时间延迟或出现异常勃起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内分泌功能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肥胖人群:过度肥胖会影响激素代谢,可能干扰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与调节,进而影响阴茎头正常勃起的发育时间,建议此类人群通过合理饮食与运动控制体重,以利于正常性发育相关激素的正常代谢。 3.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儿童:存在先天性尿道下裂等生殖系统畸形的儿童,需尽早由专业医生评估畸形情况,必要时通过手术等干预措施纠正畸形,保障生殖系统正常发育,避免对阴茎头正常勃起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2025-10-15 13:19: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