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泌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尿道下裂、尿道下裂、肾积水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拉完尿还有涨尿的感觉
拉完尿仍有涨尿感,可能是由尿路感染、输尿管结石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尿路感染: 1.通常在急性尿道炎、膀胱炎等情况下较为常见。 2.由于致病菌对泌尿道黏膜产生刺激,进而导致尿频、尿急现象,即排完尿后依然感觉有尿意。 3.治疗方面可使用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抗生素进行抗炎,同时要大量饮水,增加排尿量,以冲刷尿道,这对症状的改善有帮助。 二、输尿管结石: 1.结石在输尿管和膀胱交界处发生嵌顿,刺激到膀胱黏膜。 2.从而引起尿频、尿急,拉完尿还会有涨尿感。 3.可口服排石颗粒等药物,必要时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结石排出,以缓解症状。 此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所以应及时就诊,以便获得规范的治疗。 拉完尿有涨尿感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主要为尿路感染和输尿管结石,针对这些原因有相应的治疗措施,若有此症状应尽快就医确定原因并治疗。
2025-04-30 11:42:55 -
利尿消炎丸都治疗什么
利尿消炎丸可以治疗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痛、少精、弱精、死精、无精、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遗尿、尿失禁、尿潴留等多种泌尿系统疾病。 1.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等。 2.前列腺疾病 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痛等。 3.男性不育症 如少精、弱精、死精、无精等。 4.泌尿系统感染 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5.泌尿系统结石 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6.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如遗尿、尿失禁、尿潴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利尿消炎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在使用利尿消炎丸治疗疾病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和憋尿,以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2025-04-30 11:42:54 -
尿道息肉出血怎么办
尿道息肉出血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引发,需尽快医治。尿道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往往由慢性炎症刺激所致,要是伴有尿路感染情况,就可能出现血尿即出血现象,还有可能伴随排尿异常等表现。 一、如果存在感染状况,可以依照医生建议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来治疗。 1.阿莫西林胶囊: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2.其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 3.对敏感菌引发的感染有较好疗效,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二、在感染得到控制后,可以采取手术方法切除息肉,可选择激光切除术或者其他手术方式。 1.激光切除术:利用激光能量来精准切除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手术方式:通过传统手术操作切除息肉,能较为彻底地去除息肉。 总之,对于尿道息肉出血问题,要及时明确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处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5-04-30 11:42:53 -
尿液黄色有什么疾病
长期尿黄可能的三种常见疾病如下: 一、肝功能异常:当出现肝功能异常后,会使尿中胆红素增多,血液里的胆红素也升高,尿里的尿胆原随之增高,进而导致尿黄现象。 二、溶血:像溶血以及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这类疾病,容易致使患者尿黄,而大量溶血时常常表现为酱油色尿液。 三、血尿:尿中存在血即红细胞,如果尿里的血红蛋白不多,也就是红细胞不多时,尿液也会呈现黄色。此外,日常生活中喝水过少导致尿液浓缩,以及进食含有色素的食物,同样会引起尿发黄,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使尿中的黄色素减少来改善这一状况。另外,依据每个人尿黄的程度不同,建议应积极进行包括尿常规检查和肝功能等在内的检查,明确长期尿黄的具体原因后,针对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总之,长期尿黄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溶血、血尿等疾病有关,也可能是喝水少或食物因素导致,要通过相关检查来确定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4-30 11:42:52 -
晚上尿道感染小妙招
治疗晚上尿道感染的小妙招: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饮食调整、注意休息、及时就医。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从而冲洗尿道,有助于排出细菌和炎症物质。 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 3.避免憋尿 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4.饮食调整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5.注意休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提高身体免疫力。 6.及时就医 如果尿道感染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尿道感染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在出现尿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交叉感染。
2025-04-30 1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