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展开
  • 45岁月经紊乱怎么办

    45岁女性月经紊乱多与围绝经期相关,也可能由内分泌疾病、全身性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需通过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血液检查等明确原因,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来改善,有生育需求者、合并其他慢性病者及围绝经期女性需特殊注意,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一、月经紊乱的可能原因 45岁女性月经紊乱多与围绝经期相关,此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分泌失衡是常见原因。另外,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发月经紊乱,一些全身性疾病如严重贫血、肝病等也会对月经产生影响。还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吸烟酗酒等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 二、相关检查及意义 1.激素水平检测 检测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等。围绝经期女性FSH水平会升高,LH/FSH比值可能异常。通过激素水平检测能明确内分泌状态,判断是否处于围绝经期及激素失衡的具体情况。 2.超声检查 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结构,查看是否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可以直观了解生殖器官的情况,帮助排查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月经紊乱。 3.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检查贫血情况,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影响月经。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每天尽量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对月经周期的稳定有帮助。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加钙的摄入,预防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可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等。避免过度节食,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营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适度运动:进行适合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精神压力,有助于调节月经。 2.心理调节 45岁女性可能面临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要学会通过合适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旅游、与家人朋友沟通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加重月经紊乱。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45岁女性,若有生育需求,要及时就医评估生育能力及内分泌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调节月经紊乱时,要兼顾其他疾病的治疗,选择不影响其他疾病控制的方法。围绝经期女性要特别关注骨健康,除了饮食中保证钙摄入外,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总之,45岁月经紊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同时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调节等。

    2025-10-15 15:06:39
  • 怎么知道女人的排卵期

    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检测排卵期,包括月经周期推算法(月经周期规律女性适用但受年龄和生活方式影响)、基础体温测量法(排卵后因孕激素作用体温升高,受年龄和生活方式影响)、宫颈黏液观察法(随激素变化宫颈黏液性状改变,受妇科疾病影响)、排卵试纸检测法(通过检测尿液中LH峰值水平预测排卵,使用时需注意饮水等影响)。 一、月经周期推算法 1.原理: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例如,某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排卵日则为15号,排卵期就是10-19号。 2.影响因素:年龄会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一般来说,年轻女性的月经周期相对更规律些,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接近围绝经期时,月经周期可能会出现紊乱,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使该方法的准确性降低。 二、基础体温测量法 1.原理:女性在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测量基础体温需要在每天清晨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测量口腔体温或腋下体温。将每天测量的体温记录下来,形成基础体温曲线。在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体温会升高并持续一段时间。 2.操作及注意事项: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能坚持每天测量并准确记录,该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的女性,比如经常熬夜,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的测量准确性,因为熬夜等生活方式会干扰内分泌,从而影响基础体温的变化规律。测量时要注意使用同一支体温计,测量时间要固定,保证测量环境安静舒适等。 三、宫颈黏液观察法 1.原理: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排卵前,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多,质地稀薄、透明,类似蛋清,拉丝度好;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量减少,质地黏稠,拉丝度差。 2.观察要点及特殊人群:对于有妇科疾病的女性,如宫颈炎等,宫颈黏液的性状可能会发生异常改变,影响对排卵期的判断;年轻女性如果能仔细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排卵期的一个参考,但需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避免因观察不当而引起感染等问题。 四、排卵试纸检测法 1.原理: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排卵期。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预示着即将排卵。 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的女性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年龄较小的女性在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大量饮水后立即检测,可能会稀释尿液中的LH浓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建议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检测,如下午3-8点。

    2025-10-15 15:06:00
  • 输卵管增粗怎么治疗

    输卵管增粗常见于输卵管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发,与性生活频繁、不洁及宫腔操作史等有关。治疗分药物和手术,药物用抗生素及抗炎药,手术有腹腔镜和开腹;育龄期、有宫腔操作史女性及儿童青少年有不同注意事项,育龄期需防影响生育,有宫腔操作史者要告知病史并注意卫生,儿童青少年极罕见时多学科会诊谨慎治疗。 一、输卵管增粗的常见原因 输卵管增粗通常与输卵管炎等疾病相关。输卵管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性生活频繁、不洁,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等因素易增加感染风险,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发生感染的概率和表现可能不同,例如育龄期女性因生殖系统相对活跃,感染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二、输卵管增粗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增粗,会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对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可选用多西环素等。不同病原体所致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有严格的循证依据,需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精准用药。 2.抗炎药物辅助: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能会辅助使用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来减轻输卵管的炎症反应,缓解增粗情况,但具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二)手术治疗 1.腹腔镜手术:如果输卵管增粗严重,存在输卵管粘连等情况,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晰观察输卵管的情况,进行分离粘连、修复输卵管等操作,恢复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适合。 2.开腹手术:对于一些病情复杂、腹腔镜手术难以处理的情况,可能需要开腹手术。但开腹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现在临床上相对腹腔镜手术应用会相对少一些,但仍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作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如果发现输卵管增粗,需要重视,因为可能影响生育。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治疗方案,治疗后要密切关注输卵管恢复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备孕相关的监测和指导,因为输卵管问题可能导致不孕或宫外孕等不良妊娠结局。 (二)有宫腔操作史女性 这类女性本身存在一定感染风险导致输卵管增粗,在治疗输卵管增粗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宫腔操作史等病史,以便医生更精准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发生宫腔操作相关的感染。 (三)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出现输卵管增粗的情况非常罕见,若极个别出现,多考虑是特殊的先天性或罕见疾病等因素导致,需要由儿科和妇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制定极为谨慎的治疗方案,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充分考虑对其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最小的治疗方式。

    2025-10-15 15:05:02
  • 宫颈增生严重怎么办

    宫颈增生由慢性炎症等引起,可通过妇科检查等明确情况,无明显症状且无病变时定期复查,有症状或合并病变时可药物、物理、手术治疗,育龄女性和老年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严重时需医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一、明确宫颈增生的相关情况 宫颈增生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腺体和间质增生所致,也可能是宫颈深部的腺囊肿引起。可通过妇科检查、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等明确宫颈增生的程度及有无其他病变。 二、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一)无明显症状且无病变时的处理 若宫颈增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宫颈TCT和HPV检测结果正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观察宫颈增生情况有无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因为自身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机体对抗可能存在的潜在不良因素影响宫颈状态。 (二)有症状或合并病变时的治疗 药物治疗:如果宫颈增生伴有炎症,可根据炎症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比如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导致的宫颈增生相关症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开具,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宫颈增生组织碳化、结痂,脱落后创面被新生鳞状上皮覆盖。适用于宫颈增生范围不大、程度较轻的情况。治疗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一段时间,防止感染,不同年龄、体质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略有差异,一般需要几周到数月。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的低温作用,使宫颈增生组织坏死脱落。该方法相对温和,对于合适的患者也是一种可选的物理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护理要点与激光治疗类似。 手术治疗:如果宫颈增生严重,经评估怀疑有恶变倾向或与宫颈其他病变难以鉴别时,可能需要行宫颈锥切术等手术治疗。手术会对身体有一定创伤,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恢复需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年轻患者可能更要注意对生育功能等的影响,术后要遵循医生嘱咐进行复查和康复。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要更密切关注术后恢复情况,控制基础病以促进伤口愈合等。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如果发现宫颈增生,要考虑到对生育的可能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生育计划,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比如物理治疗的选择要权衡对宫颈弹性等的影响,以免影响日后分娩等。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宫颈增生的处理要综合考虑全身健康状况。如果身体状况较差,耐受力低,可能更多倾向于保守观察等相对温和的方式;若身体状况允许,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但要注意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和监测。 总之,宫颈增生严重时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025-10-15 15:04:26
  • 无生育需求时大姨妈不来是何情况

    大姨妈不来首先需考虑妊娠情况,内分泌紊乱因素包含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排卵障碍及高雄激素表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致月经异常,疾病因素有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致内膜受损粘连)、垂体疾病影响激素分泌干扰轴功能,药物影响因长期服某些药干扰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体重过度变化(节食或运动过大)、精神情绪因素(长期压力大焦虑),特殊人群有宫腔操作史者需警惕宫腔粘连、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症状者应定期监测甲功、长期服影响月经药物者需监测调整用药。 一、妊娠相关因素 无生育需求但有性生活的女性,大姨妈不来首先需考虑妊娠情况。即使无生育意愿,也可能发生意外妊娠,可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明确是否怀孕,因为妊娠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月经停止。 二、内分泌紊乱因素 1.多囊卵巢综合征:此病症与内分泌轴失调相关,卵巢功能异常致排卵障碍,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还可伴随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表现,是因卵巢分泌雄激素增多等多种内分泌紊乱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月经周期。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素分泌异常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引起月经减少、闭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也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异常。 三、疾病因素 1.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子宫内膜受损后发生粘连,会导致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这是由于宫腔粘连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与脱落过程。 2.垂体疾病:垂体瘤等垂体疾病会影响激素分泌,进而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不来,因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等异常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四、药物影响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干扰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月经失调。例如不规范服用避孕药,其成分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而引起月经不来。 五、生活方式因素 1.体重过度变化:过度节食使体重骤降或过低,会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月经周期;运动量过大同样可能因能量消耗过多、体重异常而干扰月经。 2.精神情绪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等情绪问题,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月经,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闭经。 特殊人群提示 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需警惕宫腔粘连导致闭经,日常应关注月经情况变化,若出现月经异常及时就医排查。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自身有甲状腺相关症状(如怕热、怕冷、心悸等)的女性: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月经影响较大,及时发现并处理甲状腺问题有助于维持月经正常。 长期服用可能影响月经药物的女性:需定期监测月经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评估药物对月经的影响,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2025-10-15 15:03: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