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展开
  • 外阴瘙痒白带异常,该做什么检查

    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病原体培养、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血常规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适用于特定情况)等明确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病因,孕期女性检查需谨慎,老年女性要考虑萎缩性阴道炎等可能,各检查从不同方面了解相关情况以进行针对性处理。 阴道检查:通过阴道窥器查看阴道黏膜情况,有无充血、出血点、分泌物的量、颜色、性状等,白带异常的不同表现可能提示不同疾病,如白带呈豆腐渣样多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呈灰白色、有鱼腥味多为细菌性阴道病等。 白带常规检查 pH值:正常阴道pH值为3.8~4.4,呈弱酸性,若pH值升高可能见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 清洁度:可分为Ⅰ~Ⅳ度,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提示有炎症,如阴道炎等。 病原微生物检查:查找滴虫、真菌菌丝及孢子、线索细胞等,若发现滴虫则为滴虫性阴道炎,发现真菌菌丝及孢子则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 病原体培养 对于复杂或反复的感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培养,如细菌培养可明确有无特定细菌感染及药敏情况,有助于针对性用药,不同病原体培养的操作及意义不同,能更精准确定致病微生物。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了解宫颈有无病变,因为一些宫颈病变可能引起白带异常等情况,不同年龄女性筛查频率不同,如21~29岁女性可每3年做一次TCT等,通过检查宫颈细胞形态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病变导致的白带及外阴瘙痒相关情况。 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排查是否有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等相关,而一些HPV感染也可能引起生殖道炎症相关表现,通过检测HPV分型等了解感染情况,对评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病因有帮助。 血常规检查 查看白细胞等指标有无升高,判断有无感染情况,若白细胞等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感染,不同年龄段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通过血常规能辅助判断整体身体的感染状态与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关系。 性激素六项检查(适用于特定情况) 对于绝经前后女性或怀疑内分泌失调导致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情况,检查性激素水平,了解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因为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阴道局部环境导致白带及外阴不适,不同年龄段女性性激素正常范围不同,通过该检查评估内分泌因素对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影响。 特殊人群方面,孕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时,检查需更加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如白带常规检查尽量轻柔操作等;老年女性出现此类情况要考虑萎缩性阴道炎等可能,检查时要关注外阴阴道萎缩情况等。总之,通过以上一系列检查可以较为全面地明确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病因,从而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09-30 11:27:39
  • 子宫平滑肌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极少恶变,有大体和显微镜下病理特征,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与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有鉴别要点,患者需依病情由医生制定诊疗方案,不同情况治疗选择和随访监测不同。 病理特征 大体表现:多呈球形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单个或多个生长于子宫肌壁内、浆膜下或黏膜下。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或漩涡状结构。 显微镜下表现:瘤细胞呈梭形,形态比较一致,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核分裂象少见,无病理性核分裂。 发病相关因素及影响 年龄因素:多见于30~50岁育龄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肌瘤可萎缩或消退,这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育龄期女性雌激素分泌相对旺盛,为肌瘤生长提供了一定条件。 性别因素:仅发生在女性群体,因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激素环境特点决定了该疾病的发生基础。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脂肪饮食会影响激素代谢,增加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病风险;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吸烟也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等机制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病史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其亲属中有患子宫平滑肌瘤者,本人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另外,既往有其他妇科相关疾病史,如长期无排卵性月经等,也可能间接增加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几率。 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临床表现:子宫平滑肌瘤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月经改变(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腹部包块、白带增多等,很少出现恶病质表现;而子宫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等,除了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类似表现外,还可能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贫血严重等恶病质征象。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时,子宫平滑肌瘤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而子宫恶性肿瘤边界往往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且恶性肿瘤可能有周围组织浸润等表现。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也可通过不同组织的信号差异等特征来辅助鉴别,子宫平滑肌瘤在MRI上有其相对特异的信号特点,与恶性肿瘤有明显区别。 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切片镜下表现符合良性肿瘤特征,而恶性肿瘤则有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存在病理性核分裂等恶性表现。 对于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尤其是有相关症状或肌瘤较大等情况时,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如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同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治疗选择和随访监测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治疗时会更注重保留生育功能等。

    2025-09-30 11:25:43
  • 宫外孕症状有哪些

    宫外孕常见症状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特殊人群如青春期、育龄期、有盆腔手术史、患内分泌疾病的女性宫外孕症状各有特点,青春期易被忽视停经,育龄期应首先考虑,盆腔手术史者症状不典型,内分泌疾病者症状不典型易干扰诊断。 腹痛:是宫外孕的主要症状,发生率在95%左右。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血液流向全腹时,可引起全腹疼痛,甚至放射至肩部。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曾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其输卵管可能因炎症粘连等因素,宫外孕时腹痛表现可能更复杂;年龄较大的女性,对疼痛的耐受和感知可能与年轻女性有所不同。 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这是由于宫外孕时,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剥脱引起。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影响激素水平的女性,宫外孕时阴道流血的表现可能与正常激素水平女性有所不同。 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越多越快,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这是因为腹腔内急性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和剧烈腹痛,年龄较小的女性身体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发生晕厥与休克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有慢性贫血病史的女性,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休克表现。 特殊人群宫外孕症状特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宫外孕导致的停经可能易被忽视。腹痛表现可能因年龄小对疼痛表述不清,容易延误诊断。例如,可能仅表现为下腹部不适,而未明确指出是一侧腹痛,需要医生仔细询问和检查。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有正常性生活史,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首先考虑宫外孕可能。但不同生活方式的育龄女性,如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影响内分泌的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使宫外孕症状不典型,增加诊断难度。 有盆腔手术史女性:曾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如输卵管手术史,宫外孕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腹痛等症状可能因盆腔粘连等情况表现不典型。例如,腹痛可能不典型为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而表现为盆腔深部的隐痛等,需要医生结合病史进行全面评估。 患有内分泌疾病女性:患有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女性,激素水平异常,宫外孕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阴道流血、停经等表现可能与疾病本身导致的激素紊乱相互干扰,增加诊断的复杂性。

    2025-09-30 11:24:45
  • 50岁妇女子宫肥大怎么治疗

    子宫肥大病因多样,需通过检查明确,再根据病因治疗,慢性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增生无症状者定期检查,有症状者对症处理;子宫腺肌病可药物或手术治疗;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需休息并可辅助药物。50岁女性治疗时要关注激素变化及整体健康管理,包括饮食、运动、定期体检。 一、明确病因 子宫肥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增生、子宫腺肌病、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等。需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二、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慢性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增生 1.无症状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子宫情况即可,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对身体无明显影响,定期监测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化。 2.伴有其他症状者:若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比如月经量大导致贫血时,可考虑使用止血药物等,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尤其是50岁女性可能存在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对身体的综合影响。 (二)子宫腺肌病 1.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痛经等症状,如布洛芬等,但需考虑50岁女性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方面的耐受性。对于有生育需求或近绝经期的患者,也可使用一些调节激素的药物,但要权衡药物对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 2.手术治疗:若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等,但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50岁女性若已无生育要求,也可考虑子宫切除术,但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多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子宫功能的恢复。同时,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等,促进子宫恢复。 2.药物辅助:可适当使用一些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但同样要考虑药物对50岁女性身体各系统的影响,比如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三、特殊人群(50岁女性)注意事项 50岁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在治疗子宫肥大时需特别关注激素变化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对激素水平的反作用。同时,要注重整体健康管理,包括饮食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身体负担;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除了妇科检查外,还要关注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其他健康问题。

    2025-09-30 11:23:35
  • 月经第三天肉团状血块怎么回事

    月经第三天出现肉团状血块,可能是正常生理情况(较大子宫内膜碎片),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如子宫肌瘤(与雌激素水平有关,30-50岁女性易患,高雌激素摄入可增加风险)、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过高、炎症刺激可诱发,各年龄段可发病,长期妇科炎症易致)、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因素影响,经期剧烈运动等可增加经血逆流风险诱发),若伴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原因,生理性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会依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特殊人群出现要及时排查。 一、正常生理情况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的表现,月经第三天出现肉团状血块可能是较大的子宫内膜碎片。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成片脱落,当脱落的内膜较集中时,就可能形成肉团状血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也不影响身体健康。 二、病理情况 1.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当肌瘤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血不能及时排出,积聚成块,从而出现肉团状血块。 相关因素: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长期雌激素刺激可能促进肌瘤生长。多见于30-50岁女性,生活方式中长期高雌激素摄入(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子宫内膜息肉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息肉会影响子宫正常的收缩和内膜脱落过程,导致月经血排出不畅,形成血块,有时可能表现为肉团状。 相关因素: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可能诱发子宫内膜息肉。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但育龄期女性相对多见,长期妇科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也会出现出血情况,当这些出血积聚不能及时排出时,可能形成血块,有时类似肉团状。 相关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发病,有家族史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经期剧烈运动等可能增加经血逆流的风险,从而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应对建议 如果月经第三天出现肉团状血块且伴有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腹痛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妇科检查、B超等检查来明确原因。对于生理性因素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会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子宫肌瘤较大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宫腔镜手术等进行处理。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女性出现这种情况需警惕是否有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围绝经期女性则要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

    2025-09-30 11:21: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