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展开
  • 排卵期结束了白带增多

    排卵期结束后白带增多有正常和异常情况。正常情况是量稍增、色正、无异味等,无需特殊处理;异常情况包括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和宫颈病变(宫颈炎),不同炎症和病变有不同表现,应对需保持外阴清洁等,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并据病因治疗。 一、排卵期结束后白带增多的正常情况 在排卵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加,白带会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长。而排卵期结束后,若白带只是量较平时稍有增多,但颜色正常(多为白色或透明)、无异味、无外阴瘙痒等不适,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仍在持续调整,子宫颈腺体仍会有一定分泌,只要没有异常表现,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例如,健康女性在非排卵期前后,白带量相对较少且性状稳定,而排卵期后出现的轻度白带增多若符合上述特征则属正常。 二、可能的异常情况及原因 (一)阴道炎症 1.细菌性阴道病 原因: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大量繁殖。 表现:排卵期结束后白带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研究表明,细菌性阴道病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与性生活、阴道卫生等因素相关。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原因: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多与局部抵抗力下降、长期应用抗生素、妊娠等因素有关。 表现:排卵期结束后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外阴瘙痒明显,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坐立不安,还可伴有外阴灼热痛、性交痛及排尿痛等。 3.滴虫性阴道炎 原因:阴道毛滴虫感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表现:排卵期结束后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阴道黏膜可见充血,严重者宫颈有出血点,形成“草莓样”宫颈。 (二)宫颈病变 1.宫颈炎 原因:病原体感染宫颈,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也可由物理损伤、化学物质刺激等引起。 表现:排卵期结束后白带增多,可为黏液脓性,也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情况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宜选择棉质、宽松的款式,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2.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 3.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需关注相应特点。育龄女性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阴道炎症发生风险;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更要注重外阴清洁和内裤的选择。 (二)异常情况的处理 1.若怀疑有阴道炎症或宫颈病变,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对于细菌性阴道病,通常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如甲硝唑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氟康唑等,用药需遵循医生的疗程要求。 4.滴虫性阴道炎需全身用药,常用药物为甲硝唑,性伴侣也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5.宫颈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抗生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选用头孢曲松钠等,沙眼衣原体感染选用阿奇霉素等。 总之,排卵期结束后出现白带增多情况,需先观察白带的性状、气味及是否伴有不适症状,若为正常生理现象则无需过度担忧,若为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09-30 13:06:42
  • 多发性子宫肌瘤怎么办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聚焦超声治疗。观察随访适用于无症状的多发性子宫肌瘤等情况;药物治疗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米非司酮等;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聚焦超声治疗适用于有症状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且有相应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观察随访 1.适用情况:对于无症状的多发性子宫肌瘤,尤其是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肌瘤可能会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逐渐萎缩。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妇科超声检查,观察肌瘤的大小、位置等变化情况。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接近绝经的女性肌瘤恶变风险相对较低,可选择观察随访。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规律的作息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稳定,对肌瘤的观察随访有一定辅助作用。 2.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妊娠期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肌瘤有无红色变性等情况,红色变性多表现为腹痛、发热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同时要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肌瘤可能会对妊娠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如导致流产、早产等风险增加。 二、药物治疗 1.适用药物及机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常用药物如亮丙瑞林等。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一般使用时间不超过6个月。对于有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患者,如绝经前女性且存在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等情况,使用时需要谨慎评估,并可考虑同时采取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如补充钙剂等。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制剂,可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从而阻断孕激素作用,使肌瘤缩小。但可能会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一般作为术前缩小肌瘤体积及纠正贫血的短期应用药物。对于有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 三、手术治疗 1.肌瘤剔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经腹、经腹腔镜或经宫腔镜进行手术。经腹肌瘤剔除术适用于肌瘤较大、个数较多的情况;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宫腔镜肌瘤剔除术适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需要考虑患者的生育计划、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因素。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肌瘤剔除术后有复发的可能,术后需要避孕一段时间,一般建议1-2年,以利于子宫恢复,减少妊娠后期子宫破裂等风险。 2.子宫切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无生育要求、肌瘤较大且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怀疑肌瘤恶变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较轻、宫颈正常的患者可考虑次全子宫切除术。但子宫切除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绝经提前、性生活质量可能受到影响等。对于有心理障碍风险的患者,如术后可能出现抑郁等情绪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评估和疏导。 四、聚焦超声治疗 1.原理及适用情况:利用超声波的能量聚焦于肌瘤部位,使肌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肌瘤的目的。适用于有症状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不愿意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需要考虑肌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对于靠近子宫浆膜层或特殊位置的肌瘤可能不适用。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观察肌瘤的坏死吸收情况等,同时要关注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如治疗区域的疼痛等,一般疼痛可逐渐缓解,但需要密切监测。

    2025-09-30 13:05:49
  • 做完宫腔镜手术后多久来月经

    宫腔镜手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因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单纯宫腔镜检查术后多1个月左右恢复,治疗性手术可能2-3个月内恢复,个体差异如年龄、既往病史等会影响恢复时间,术后超3个月未恢复需就医,术后要注意休息、卫生、饮食等,育龄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有不同注意要点。 一、正常情况下宫腔镜手术后月经恢复时间 宫腔镜手术对月经周期的影响因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单纯的宫腔镜检查术后,月经通常会按原来的周期准时来潮,多数女性会在术后1个月左右恢复月经。而对于一些因宫腔粘连等问题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大多数患者在术后2-3个月内恢复月经,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一般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 二、影响宫腔镜手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的因素 (一)手术类型 1.宫腔镜检查:若只是进行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小,对月经周期的影响相对轻微,所以月经恢复相对较早,多在术后1个月左右。 2.宫腔粘连分离术等治疗性宫腔镜手术:这类手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子宫内膜需要时间修复。如果粘连较严重,手术中对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较多,子宫内膜修复时间会延长,月经恢复时间也会相应推迟。 (二)个体差异 1.年龄因素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子宫内膜修复速度可能较快,所以月经恢复时间相对较短。例如,20-30岁的女性在宫腔镜手术后,多数能在2-3个月内恢复月经。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子宫内膜对手术的修复反应可能不如年轻女性,月经恢复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部分人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且月经紊乱的情况可能更明显。 2.既往病史 有宫腔手术史者:如果患者既往有多次宫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再次行宫腔镜手术时,子宫内膜修复会更慢,月经恢复时间可能会比首次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更晚。 有内分泌疾病者: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本身存在内分泌紊乱,宫腔镜手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可能会受到内分泌因素的干扰,恢复时间可能延长,并且术后月经紊乱的情况可能更难纠正。 三、术后月经异常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月经延迟过长 如果宫腔镜手术后超过3个月仍未恢复月经,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激素六项等检查,以评估卵巢功能和内分泌情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使用雌激素等药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二)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 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一般建议休息1-2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从而促进月经正常恢复。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影响子宫内膜修复,进而影响月经恢复。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为身体修复提供营养支持。 2.特殊人群 育龄期女性:如果有生育计划,术后要在医生指导下监测排卵等情况,因为月经恢复正常后才能更好地规划受孕。 围绝经期女性: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出现月经长时间不来、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

    2025-09-30 13:05:16
  • 如何检查宫颈炎

    妇科检查宫颈炎的相关内容包括外阴阴道视诊观察外阴阴道基本状况;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标本采集及pH值、清洁度、病原体检测等了解情况;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检查包括革兰染色和白细胞检测;病原体检测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检测判断是否感染相关病原体;必要时行宫颈活检明确可疑病变性质,综合多种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宫颈外观检查:观察宫颈的大小、形状、颜色,有无糜烂样改变、赘生物、溃疡等。正常宫颈表面光滑或呈轻度糜烂样改变(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但如果有宫颈炎可能会出现宫颈充血、水肿,宫颈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等情况。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宫颈表现略有不同,青春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可能更易出现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育龄期女性如果有感染等情况则更易出现宫颈炎相关的宫颈外观改变。 阴道分泌物检查 标本采集:医生会用无菌棉签采集阴道分泌物,一般在阴道后穹窿等部位取样。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采集操作的轻柔程度可能需要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期女性阴道较窄,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阴道黏膜。生活方式不同的女性,如卫生习惯较差的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可能存在更多的病原体。有阴道炎病史的女性,此次分泌物检查可能会发现相应病原体的存在。 检查项目及意义: pH值:正常阴道分泌物pH值多在3.8~4.4,若pH值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如细菌性阴道病时pH值常>4.5。 清洁度:可分为Ⅰ~Ⅳ度,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提示有炎症,如清洁度Ⅲ度可能伴有少量白细胞、杂菌等。 病原体检测:包括滴虫、真菌、细菌等病原体的检测。若检测出滴虫,提示可能有滴虫性阴道炎;检测出假菌丝酵母菌,提示可能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检查 革兰染色:通过革兰染色观察宫颈管分泌物中的细胞及病原体情况,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类型。比如革兰阴性双球菌感染时,在涂片镜下可能会看到相应形态的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的细胞表现不同,有宫颈炎时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 白细胞检测:宫颈管分泌物中白细胞增多是宫颈炎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每高倍视野下白细胞>30个提示有炎症。 病原体检测(如核酸检测等) 淋病奈瑟菌检测:可采用核酸扩增等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感染是引起宫颈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若检测呈阳性则提示有淋病奈瑟菌感染相关的宫颈炎。不同人群感染淋病奈瑟菌的风险不同,有高危性行为的女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衣原体检测:常用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也是导致宫颈炎的常见原因之一,检测呈阳性则提示有衣原体感染相关的宫颈炎。 宫颈活检(必要时) 适用情况:当宫颈外观有可疑病变,如存在赘生物、长期不愈的糜烂样改变等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宫颈活检,以明确宫颈病变的性质,排除宫颈癌等恶性病变。对于有宫颈病变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更需要谨慎评估并考虑是否进行宫颈活检。 操作及注意事项:宫颈活检是在宫颈病变部位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一段时间,防止感染。不同年龄女性进行宫颈活检后的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老年女性由于局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等因素,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总之,检查宫颈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5-09-30 13:04:27
  • 宫颈上有囊肿怎么办

    宫颈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腺管口阻塞致分泌物潴留形成,无症状小囊肿定期宫颈筛查,伴炎症等情况时,合并炎症要针对病原体治疗及可能物理治疗,怀疑有病变需进一步检查并依情况治疗,妊娠期女性先观察,绝经后女性需宫颈筛查且处理时考虑生理特点,需综合多因素及人群特点决定处理方式。 一、宫颈囊肿的定义与成因 宫颈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其成因可能与宫颈的生理性变化、慢性炎症等有关,例如长期的宫颈慢性炎症会使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压迫腺管,影响腺体分泌物的排出。 二、宫颈囊肿的常见情况及处理方式 (一)无症状的小囊肿 如果宫颈囊肿较小且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即可,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宫颈是否有其他病变情况。因为很多女性的宫颈囊肿是宫颈的一种良性生理改变,在没有异常病变时,定期监测是关键。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监测的频率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年轻女性如果HPV和TCT结果正常,可间隔3-5年复查;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 (二)伴有炎症等其他情况的囊肿 1.合并宫颈炎症:当宫颈囊肿伴有宫颈炎症,出现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时,需要针对炎症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病原体检测,如检测是否有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需根据病原体结果选择。同时,对于宫颈囊肿本身,如果囊肿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会考虑在炎症控制后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通过物理方法破坏囊肿的囊壁,使囊液流出,从而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女性需要注意治疗对生殖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年轻未生育女性在选择物理治疗时需谨慎,避免治疗后宫颈瘢痕形成影响分娩。 2.怀疑有宫颈病变的囊肿:如果在宫颈筛查中发现异常,高度怀疑有宫颈病变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操作。通过宫颈活检明确宫颈组织是否有癌变或癌前病变情况。如果确诊有宫颈病变,需要根据病变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宫颈锥切术等。对于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宫颈病变史的患者,在处理当前宫颈囊肿时需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囊肿时,一般先观察。因为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宫颈的生理状态可能会有一定改变。如果没有特殊症状,通常不进行特殊治疗,待分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处理。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等情况。同时,要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关注宫颈囊肿对妊娠过程是否有影响。 (二)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发现宫颈囊肿,同样需要进行宫颈筛查。由于绝经后女性宫颈发生病变的风险可能相对有所变化,但仍不能忽视。在进行检查和处理时,要考虑到绝经后女性的生理特点,如阴道黏膜较薄等情况,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如果需要进行治疗,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总之,对于宫颈上有囊肿的情况,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患者的症状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病变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决定处理方式,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监测。

    2025-09-30 13:03: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