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肠闭锁、脐膨出、膈疝、闭肛、食管闭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肠闭锁、脐膨出、膈疝、闭肛、食管闭锁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生儿刚出生时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以预防乙肝,同时需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特殊人群新生儿需经医生评估健康状况后确定接种时间及方案以保障接种安全与有效性。 一、乙肝疫苗第一针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该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抵御HBV感染。 二、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后也需接种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卡介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力,降低儿童患严重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风险,一般在出生后尽快接种。 对于特殊人群新生儿,如早产、低体重儿等,需由医生评估健康状况后,再确定具体接种时间及方案,以确保接种安全与有效性,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保障新生儿健康。

    2025-08-07 14:47:42
  • 为什么早产儿比较聪明

    早产儿比较聪明无科学依据,早产儿生理发育可能有未成熟情况,临床研究未发现其智力有绝对优势,智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关注早产儿出生后健康监测、早期干预和科学养育,给予家庭关爱与科学护理保障其健康发展 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大量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早产儿群体在智力水平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智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特征,包括遗传、后天的养育环境、教育等多方面。不能单纯因为部分早产儿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某些突出表现就错误地认为早产儿普遍更聪明。对于早产儿群体,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出生后的健康监测、早期干预和科学养育,以最大程度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而不是基于没有科学依据的“早产儿比较聪明”这种错误认知。对于早产儿的家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科学的护理,密切关注孩子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2025-08-07 14:47:35
  • 新生儿呛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办

    呛奶从鼻子出来可能会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侧卧拍背、清理口鼻、及时送医等。 呛奶从鼻子出来可能会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将宝宝侧卧或头低脚高位,拍打宝宝的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奶液咳出。 其次,清理宝宝口鼻中的奶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擦拭宝宝的口鼻。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控制喂奶速度,避免宝宝吃得太急。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及时调整喂奶方式。 对于早产儿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宝宝,呛奶的风险更高,家长需要更加小心。如果宝宝经常呛奶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呛奶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但家长不能掉以轻心。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宝宝的安全。

    2025-08-07 14:47:25
  • 新生儿黄疸要不要吃药

    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吃药取决于胆红素水平、宝宝情况等因素,一般可采用光照疗法,胆红素水平较高或有高危因素需进一步治疗,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对于胆红素水平较低、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的黄疸,可以采用光照疗法,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胆红素水平。这种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之一。 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黄疸,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如静脉输注白蛋白、换血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此外,在等待黄疸消退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宝宝更快地恢复,如尽早开奶、增加喂养频率、让宝宝多晒太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要保护好宝宝的眼睛,避免阳光直射。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用药。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8-07 14:46:13
  • 新生儿拍嗝拍不出来怎么办

    新生儿拍嗝拍不出来,家长可以尝试调整喂奶姿势、轻轻按摩、改变体位、刺激肛门等方法,如拍嗝不成功并伴有哭闹、呕吐、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调整喂奶姿势:喂奶时,让新生儿的头部略高于身体,这样可以减少胃内气体的积聚。 2.轻轻按摩:在喂奶后,用手轻轻按摩新生儿的腹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3.改变体位:可以让新生儿趴在家长的肩膀上,轻轻拍打背部,也可以让新生儿侧卧,帮助排出气体。 4.刺激肛门:用干净的棉签刺激新生儿的肛门,促进其排气。 5.及时就医:如果新生儿拍嗝拍不出来,同时出现哭闹、呕吐、腹胀等症状,可能是存在其他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来说,拍嗝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呛奶、呕吐等情况。但是,拍嗝的方法需要正确,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2025-08-07 14:45: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