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肠闭锁、脐膨出、膈疝、闭肛、食管闭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新生儿甲低复查通过率
新生儿甲低复查通过率较高,但仍存在不通过的情况,一般在95%以上。 一般来说,新生儿甲低复查通过率较高,但仍存在不通过的情况。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足跟采血进行甲低初筛未通过,需要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率较高,一般在95%以上。这是因为足跟采血甲低初筛只是一种初步的检查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复查通常会采用更准确的方法,如血清甲状腺素测定和促甲状腺素测定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新生儿在复查中仍被怀疑患有甲低,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治疗。甲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确诊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情况都不同,复查通过率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甲低复查结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8-07 14:49:25 -
新生儿皮肤白不白看手吗
不能根据新生儿皮肤白不白看手,其颜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准确,如有疑虑应咨询医生。 虽然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可能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手和脚的皮肤颜色通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颜色相似。而且,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摩擦、温度等,这也可能导致手部皮肤颜色的变化。 此外,新生儿的皮肤颜色还可能受到遗传、孕期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通过观察新生儿的手部皮肤颜色来判断其皮肤是否白皙是不准确的,也不能代表其整体的皮肤状况。 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皮肤颜色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或皮肤科医生的意见。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评估,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保持其清洁、干燥,并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 总之,新生儿的皮肤颜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观察手部皮肤来判断。家长应该关注新生儿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5-08-07 14:48:28 -
新生儿刚出生时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以预防乙肝,同时需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特殊人群新生儿需经医生评估健康状况后确定接种时间及方案以保障接种安全与有效性。 一、乙肝疫苗第一针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该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抵御HBV感染。 二、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后也需接种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卡介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力,降低儿童患严重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风险,一般在出生后尽快接种。 对于特殊人群新生儿,如早产、低体重儿等,需由医生评估健康状况后,再确定具体接种时间及方案,以确保接种安全与有效性,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保障新生儿健康。
2025-08-07 14:47:42 -
为什么早产儿比较聪明
早产儿比较聪明无科学依据,早产儿生理发育可能有未成熟情况,临床研究未发现其智力有绝对优势,智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关注早产儿出生后健康监测、早期干预和科学养育,给予家庭关爱与科学护理保障其健康发展 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大量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早产儿群体在智力水平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智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特征,包括遗传、后天的养育环境、教育等多方面。不能单纯因为部分早产儿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某些突出表现就错误地认为早产儿普遍更聪明。对于早产儿群体,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出生后的健康监测、早期干预和科学养育,以最大程度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而不是基于没有科学依据的“早产儿比较聪明”这种错误认知。对于早产儿的家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科学的护理,密切关注孩子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2025-08-07 14:47:35 -
新生儿呛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办
呛奶从鼻子出来可能会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侧卧拍背、清理口鼻、及时送医等。 呛奶从鼻子出来可能会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将宝宝侧卧或头低脚高位,拍打宝宝的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奶液咳出。 其次,清理宝宝口鼻中的奶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擦拭宝宝的口鼻。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控制喂奶速度,避免宝宝吃得太急。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及时调整喂奶方式。 对于早产儿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宝宝,呛奶的风险更高,家长需要更加小心。如果宝宝经常呛奶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呛奶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但家长不能掉以轻心。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宝宝的安全。
2025-08-07 14: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