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钟微主任医师(3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钟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肠闭锁、脐膨出、膈疝、闭肛、食管闭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肠闭锁、脐膨出、膈疝、闭肛、食管闭锁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生儿晒黄疸晒哪个部位

    新生儿晒黄疸需暴露皮肤,但要保护眼睛,可选择早晚晒太阳,每次10-15分钟,注意保暖,观察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对于新生儿晒黄疸,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晒太阳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阳光强烈时晒太阳,以免晒伤新生儿的皮肤。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 2.晒太阳部位:可以暴露新生儿的皮肤,如手臂、腿部、背部等,但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阳光直射。 3.保暖措施:晒太阳时,需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可以给新生儿穿上适量的衣物,盖上薄被子等。 4.环境选择:晒太阳时,需要选择适宜的环境,如室内、阳台等,避免在有风、寒冷的地方晒太阳。 5.观察皮肤:晒太阳后,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如有无皮疹、红肿等。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晒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正确的晒太阳方法和时间,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05 15:24:06
  • 36周加5天算早产儿吗

    36周加5天的胎儿属于早产儿,可能存在呼吸、体温调节、喂养和感染等问题,医生会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1.呼吸问题:早产儿的肺部可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问题。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氧气支持和呼吸治疗。 2.体温调节问题: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保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确保其体温稳定。 3.喂养问题: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能力可能较弱,需要特别的喂养方式。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奶瓶喂养或滴管喂养。 4.感染问题: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早产儿的护理,保持其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36周加5天的胎儿属于早产儿,需要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如果您的宝宝是早产儿,建议您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宝宝的具体情况,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

    2025-06-05 15:22:33
  • 新生儿黄疸多少天消退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持续时间更长,一般在3~4周消退。 一般情况下,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能超过2周;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会更长,一般在3~4周消退。 如果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过重(胆红素值过高)、消退过晚(超过2周)或黄疸退而复现,都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同族免疫性溶血的婴儿等),黄疸消退时间可能会更长,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治疗。 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黄疸情况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初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如果发现宝宝皮肤黄染加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6-05 15:21:51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皮肤硬肿最先出现在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因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治疗主要是复温。 对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复温,通过逐渐提高环境温度来恢复新生儿的体温。对于轻度的寒冷损伤综合征,通常可以在产房内采取保暖措施,如放置在预热的保温箱中,给予适当的热量和水分供应,以帮助新生儿恢复体温。对于严重的寒冷损伤综合征,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包括使用温热的液体输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此外,医生还会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以确保其健康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体温过低、皮肤硬肿等症状,应及时带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其受到寒冷的刺激。

    2025-06-05 15:21:13
  • 新生儿嗓子有痰呼噜呼噜的怎么办

    针对新生儿嗓子有痰呼噜呼噜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空气湿度、拍背排痰、调整体位。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喉咙不适。 2.拍背排痰:将新生儿竖着抱起,空心掌由下往上、由外向内拍背,有助于痰液排出。 3.调整体位:如果左侧有痰,可以将宝宝右侧卧;如果右侧有痰,可以将宝宝左侧卧,头低脚高位,也能缓解嗓子呼噜呼噜的情况。 4.及时就医:如果新生儿嗓子呼噜呼噜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治疗。如果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在照顾新生儿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等刺激物,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025-06-05 15:20: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