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肝硬化及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照,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活体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肝硬化及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自参加临床工作以来已参与完成肝移植手术200余例,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术后重症监护及长期随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在日本红十字会医院、美国Cleveland Clinic、Indiana University Hospital、University of Michigan Hospital、Johns Hopkins Hospital和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学习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具有规范化的肝胆外科临床诊治经验。参与了多部肝移植相关书籍如《门脉高压症》、《移植:专业外科实践指南》等书的翻译和编写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及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负责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研究,在肝癌分子影像研究方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活体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肝硬化及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展开
  • 肝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肝钙化灶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人群中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通常为单个钙化灶。 一、形成原因 1.肝内胆管结石,这是最常见的因素。 2.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 3.寄生虫感染。 4.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 5.先天发育形成,如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且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057%。 二、性质特点 肝内钙化灶是肝脏某些病变稳定或愈合后的一种病理改变,形成后会长期稳定存在。 三、影响及处理 根据临床观察结果,病灶不会自行消退,也不会继续发展,因病灶多较小,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所以,在排除肝内胆管结石等肝脏其它病变,明确诊断后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进行B型超声检查,随访观察即可。 肝钙化灶是一种肝脏影像学表现,有多种形成原因,其性质稳定,通常影响较小,明确诊断后多数情况下只需定期观察。

    2025-10-28 11:21:31
  • 肝癌靶向治疗费用多少

    肝癌靶向药的价格因药物种类而异。临床上常用的靶向药索拉菲尼,其进口一个疗程费用约18000元,在国外可能稍便宜。除索拉菲尼外,还有如国产的小分子多靶点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一个疗程费用约8000元,且医保能报销约一半。在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时,患者要多注意休息,保持积极心态很重要。目前靶向药物已较成熟,还减少了部分副作用,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肝癌靶向药价格差异: 1.不同的肝癌靶向药价格是不同的。 2.索拉菲尼进口一个疗程费用大概18000元,国外相对便宜些。 二、其他靶向药物: 1.有国产的阿帕替尼等。 2.阿帕替尼一个疗程费用约8000元,医保可报销一半左右。 三、靶向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1.患者应多休息。 2.调整积极心态很关键。 四、靶向药物的特点: 1.目前已较为成熟。 2.减少了一些副作用。 3.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2025-10-28 11:21:17
  • 肝血管瘤会引起肝区疼痛吗

    肝血管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体检时发现,较小的肝血管瘤通常不引起肝区疼痛,较大的肝血管瘤可能牵拉包膜、压迫组织等致肝区隐痛、胀痛,巨大者还可因瘤内出血等致突然剧烈疼痛,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患者均应定期检查观察血管瘤情况。 肝血管瘤较小时:通常不会引起肝区疼痛。当肝血管瘤直径较小,如小于5厘米时,瘤体对肝脏组织的压迫及刺激较轻,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肝区疼痛症状,多无自觉不适,往往是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肝血管瘤较大时:可能会引起肝区疼痛。当肝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时,瘤体增大可能会牵拉肝脏包膜,或者压迫周围的肝组织、神经等,从而引发肝区隐痛、胀痛等不适。此外,巨大的肝血管瘤还可能出现瘤内出血、血栓形成等情况,此时可导致肝区突然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等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肝血管瘤引起肝区疼痛的情况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较小的肝血管瘤也可能不会有明显疼痛;而年轻患者可能对疼痛更敏感,即使肝血管瘤不是很大,也可能因瘤体的刺激等出现较明显的肝区疼痛表现。有长期饮酒、患有肝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其肝血管瘤引起肝区疼痛的情况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评估。对于肝血管瘤患者,无论是否出现肝区疼痛,都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密切观察血管瘤的大小、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2025-09-17 13:08:39
  •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检查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查方法有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内镜检查。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初步筛查;CT检查能鉴别病变但有辐射;MRI检查无辐射分辨率高但时间长价格高;超声内镜检查可准确判断但有创,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有不同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CT检查 CT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是螺旋CT增强扫描。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壁及息肉的情况,有助于鉴别息肉与其他胆囊病变,如胆囊癌等。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对于儿童等对辐射敏感人群应谨慎选择。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进行CT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成人一般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进行。 MRI检查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优势,尤其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能更清楚地显示胆囊与胆道的关系。MRI检查无辐射,对软组织的分辨优于CT,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价格也较高。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进行,不过儿童检查时需根据情况适当镇静等处理以配合检查。 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检查可以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消化道内,近距离观察胆囊壁及息肉,能更准确地判断息肉的大小、起源、与胆囊壁的关系等,对于鉴别息肉的性质有重要意义。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有恶性病变时才考虑进行,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进行该检查需特别谨慎,严格评估风险。

    2025-09-17 13:07:32
  •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食物

    胆结石患者需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辛辣刺激性及过甜食物,高脂肪食物会促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高胆固醇食物易形成胆固醇结石,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诱发不适症状,过甜食物会影响胆汁成分增加发病风险,儿童胆结石患者更应严格避免相关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易形成胆固醇结石。常见的高胆固醇食物包括蛋黄、蟹黄、鱼子等。比如,一个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经常大量食用蛋黄可能会影响胆汁成分平衡,增加胆结石发病或加重病情的风险。在女性胆结石患者中,由于雌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对胆固醇代谢的调节可能相对较弱,因此更需注意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间接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可能诱发胆结石相关的不适症状。常见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花椒、芥末等。例如,过量食用辣椒可能会导致胆囊痉挛,引发胆区疼痛等不适。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经常进食辛辣食物的胆结石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过甜的食物 过甜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影响胆汁成分,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或加重病情。常见的过甜食物有糖果、甜饮料、奶油蛋糕等。儿童胆结石患者如果经常食用过甜食物,会影响其正常的营养代谢和胆汁分泌,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控制儿童对过甜食物的摄入。

    2025-09-17 13:05: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