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鼻子吸入农药会中毒吗
鼻子吸入农药可能中毒,不同农药毒性不同,中毒表现分轻、中、重,轻度有头晕等,中度加重且有肌束震颤,重度可致昏迷等。需立即脱离现场、清洗,及时就医,儿童、老人、特殊职业人群有特殊情况,要谨慎防护,发生后速采急救并送医。 一、鼻子吸入农药导致中毒的原理 农药可通过呼吸道(包括鼻子吸入)进入人体,农药中的有毒成分会被呼吸道黏膜吸收,进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中毒。不同种类的农药毒性不同,其经鼻吸入后引发中毒的机制也有所差异,但总体都是通过干扰人体的酶系统、神经系统等正常功能来造成危害。例如有机磷农药,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二、鼻子吸入农药后的中毒表现 1.轻度中毒: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农药对神经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和干扰,影响了神经传导和正常的生理调节。 2.中度中毒:除了上述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轻度肌束震颤等表现。此时,农药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肌束震颤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后,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蓄积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 3.重度中毒:会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脑水肿等严重症状。重度中毒时,农药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非常强烈,导致意识丧失;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可引起肺水肿,严重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导致呼吸衰竭;脑水肿则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颅内压升高所致。 三、急救与应对措施 1.立即脱离现场: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户外或空气新鲜处,去除被农药污染的衣物等,防止继续吸入农药。 2.清洗:如果农药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对于鼻子吸入农药的情况,虽然重点是脱离现场,但如果有条件,可以用清水清洗鼻腔周围,减少残留农药的刺激。 3.及时就医:无论中毒轻重,都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在送往医院途中,要密切观察中毒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如有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身体代谢和解毒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农药中毒的耐受性更差。如果儿童鼻子吸入农药,更容易出现严重中毒症状,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将农药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儿童接触到农药。一旦发生儿童鼻子吸入农药的情况,要争分夺秒地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医。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鼻子吸入农药后,中毒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本身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吸入农药后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引发呼吸困难等更严重的情况。所以老年人接触农药时要更加谨慎,一旦发生中毒,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3.特殊职业人群:如农药喷洒人员等,由于长期接触农药,身体可能对农药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即使如此,鼻子吸入农药仍可能导致中毒,而且一旦中毒,由于长期接触农药,其体内的解毒机制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中毒表现可能更为复杂。这类人群在工作时要严格按照防护要求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口罩等,防止鼻子吸入农药。 总之,鼻子吸入农药是有可能导致中毒的,一旦发生相关情况,应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应对措施。
2025-10-11 14:14:47 -
吃虾和葡萄中毒症状
吃虾和葡萄可能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有过敏相关症状如皮肤瘙痒皮疹、严重时呼吸道症状。症状一般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有个体差异,年龄、过敏体质、胃肠道功能状态等都会影响中毒症状及恢复情况。 一、吃虾和葡萄中毒的常见症状表现 (一)消化系统症状 1.恶心呕吐:食用虾和葡萄后,可能会出现恶心感,随后引发呕吐。这是因为虾中的某些成分与葡萄中的鞣酸等物质相互作用,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从而引起恶心呕吐。例如,有研究表明,葡萄中的鞣酸会与虾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胃黏膜,引发呕吐反射。不同人群对这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较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 2.腹痛腹泻:腹痛通常表现为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可能是绞痛或隐痛。腹泻则是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稀薄。这是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后,蠕动加快,肠道内水分吸收减少,同时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吃虾和葡萄后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且恢复时间可能较长。而老年人因为胃肠道功能逐渐衰退,也更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腹痛腹泻情况。 (二)过敏相关症状 1.皮肤症状: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表现。皮肤瘙痒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觉皮肤有明显的瘙痒感,搔抓后可能出现红斑、风团等皮疹。这是因为虾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葡萄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相应症状。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此类皮肤过敏症状,不同过敏体质的人对虾和葡萄中过敏原的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只是轻微的皮肤瘙痒,而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广泛皮疹。 2.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呼吸道过敏症状。这是由于过敏反应累及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痉挛、水肿等。对于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来说,吃虾和葡萄后引发呼吸道过敏症状的风险更高,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二、症状出现的时间及个体差异 (一)症状出现时间 一般来说,食用虾和葡萄后,症状可能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如果食用量较少,可能症状出现时间相对较晚,症状也相对较轻;如果食用量较多,症状出现时间可能较早,且症状可能更严重。例如,少量食用时,可能在1-2小时后出现轻微恶心,而大量食用后可能在半小时内就出现明显的呕吐、腹痛等症状。 (二)个体差异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虾和葡萄中可能的刺激物质及过敏原的耐受能力较弱,所以出现中毒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等都有所下降,对毒素的代谢和耐受能力降低,所以吃虾和葡萄后出现中毒症状后恢复相对较慢,且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2.过敏体质: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无论是对虾还是葡萄中的某些成分敏感,吃虾和葡萄后发生过敏相关中毒症状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如呼吸道过敏症状可能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3.胃肠道功能状态:胃肠道功能较好的人相对能更好地耐受虾和葡萄中的成分相互作用带来的刺激,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概率较低;而本身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的人,胃肠道黏膜本身就处于相对敏感或受损状态,吃虾和葡萄后更易出现消化系统的中毒症状。
2025-10-11 14:14:03 -
维生素D中毒有什么表现
维生素D中毒会有多系统表现,消化系统早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后期可出现腹胀便秘;泌尿系统早期多尿,后期有蛋白尿、血尿等;神经系统早期烦躁不安等,后期有肌张力改变等;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律不齐;还会有钙磷代谢相关表现如血钙升高、异位钙化等,不同年龄段及有基础疾病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消化系统表现 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患儿往往对进食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等情况。对于成人来说,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食欲改变和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若不及时发现,可能会导致营养状况逐渐变差。 后期:严重时可能出现腹胀、便秘等情况。长期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会进一步影响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例如影响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的吸收,从而对整体健康产生更广泛的不良影响。 二、泌尿系统表现 早期:肾脏是维生素D代谢和排泄相关的重要器官,维生素D中毒时早期可能出现多尿症状。这是因为维生素D过多会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功能等,导致尿液排出量增加。 后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功能受损。长期的肾脏损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等,因为肾脏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种平衡难以维持,会进一步影响全身的生理功能。 三、神经系统表现 早期: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表现,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难以用语言表达不适,只能通过哭闹等方式来体现。成人可能会出现头痛等症状。 后期:严重时可能出现肌张力改变、精神萎靡等情况。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会对患儿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可能导致患儿的运动协调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等;对于成人来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 维生素D中毒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律不齐等情况。长期的心血管系统异常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例如,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症状等。 五、其他表现 钙磷代谢相关表现:血液中钙、磷水平会发生改变,血钙浓度升高,可能会出现异位钙化的情况,例如在软组织、血管壁等部位出现钙盐沉积。这会影响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血管壁的钙化可能会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对于儿童来说,异位钙化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和结构,干扰骨骼的生长板等结构,从而影响身高增长等。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维生素D中毒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和突出,而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成人则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上述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相关症状,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长期的维生素D中毒也会对成人的整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另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存在肾脏疾病等,维生素D中毒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基础疾病,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所以这类人群需要更加谨慎地预防维生素D过量的情况。
2025-10-11 14:13:15 -
儿童甲醛中毒症状
儿童甲醛中毒有呼吸道相关症状(眼部刺激、呼吸道炎症)、全身症状(皮肤反应、神经系统表现),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有差异,应对是转移至通风处、严重送医,预防要选环保材料、充分通风、定期检测室内甲醛浓度使其达标。 眼部刺激:儿童接触甲醛后,首先可能出现眼部的明显刺激症状。甲醛会刺激眼结膜,导致儿童眼睛发红、流泪,孩子可能会频繁用手揉眼睛。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的儿童,约70%会出现眼部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水肿等。 呼吸道炎症:甲醛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儿童可能出现咳嗽症状,初期可能是偶尔干咳,随着甲醛暴露时间延长或浓度升高,咳嗽会加重,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咳嗽,有的儿童还可能出现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比如,在一些室内甲醛污染严重的家庭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环境家庭,且呼吸道炎症持续时间更长,这与甲醛对呼吸道的持续刺激有关。 全身症状 皮肤反应:部分儿童接触甲醛后会出现皮肤症状,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如果是接触性的甲醛暴露,如皮肤直接接触到含有甲醛的物品,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起疹。有临床观察发现,约20%-30%的甲醛中毒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皮疹多为红斑疹,可分布在身体暴露部位或非暴露部位。 神经系统表现: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甲醛可能对其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轻度甲醛中毒的儿童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精神烦躁等。有研究显示,长期处于低浓度甲醛环境中的儿童,在认知功能测试中得分低于正常环境儿童,提示甲醛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产生潜在影响。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差异表现 婴幼儿:婴幼儿对甲醛更为敏感。由于他们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单位时间内吸入的甲醛量相对较多。婴幼儿甲醛中毒时,除了上述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甲醛中毒可能影响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从而阻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学龄儿童:学龄儿童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情况。甲醛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学龄儿童身上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学习相关的认知功能方面,如记忆力、注意力等受到干扰,这会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一定影响。 儿童甲醛中毒的应对与预防 应对措施 一旦怀疑儿童甲醛中毒,应立即将儿童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减少继续接触甲醛的机会。如果儿童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严重咳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进行吸氧、对症支持等治疗。 预防要点 装修选材:在儿童房装修时,要选择环保达标的建筑材料和家具,如选择甲醛释放量达标的板材、涂料等。例如,选择E0级及以上标准的板材,其甲醛释放量相对较低,能有效降低儿童接触甲醛的风险。 通风换气:新装修的儿童房要充分通风,一般建议通风3-6个月后再让儿童入住。在通风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通风情况,保证室内空气的有效置换。例如,在夏季高温时,通风换气效果较好,可以加速甲醛的散发。 定期检测:定期对儿童房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使用专业的甲醛检测设备或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室内甲醛浓度在安全标准以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应≤0.08mg/m3,要定期监测并保持在该标准以下。
2025-10-11 14:12:06 -
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
为预防中暑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补充水分,根据不同人群定时少量多次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二是合理着装,选轻薄宽松浅色透气衣物;三是适当避暑,室内用空调调节温度且注意人群差异,户外用遮阳设施;四是合理饮食,多吃清热解暑的蔬菜水果并考虑不同人群特点;五是关注身体状况,留意自身及不同人群的中暑先兆症状,出现不适及时处理。 一、补充水分 原理: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而充足的水分摄入能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止脱水,保证血液循环等正常运行。 具体做法:在高温天气下,即使不感觉口渴也应定时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5-2L左右。比如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每升水加0.3-0.5克盐)等。对于儿童,由于其新陈代谢较快且体温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更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每小时可少量饮水50-100ml;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可分多次饮用,每次饮用100-150ml。 二、合理着装 原理:穿着轻薄、宽松、浅色的衣物有助于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从而降低体温升高的风险。 具体做法:夏季应选择棉质、亚麻等透气性好的面料制作的衣服,颜色尽量选择白色、浅蓝色等浅色系。对于儿童,要选择宽松、吸汗的童装,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老年人同样要穿着宽松舒适、散热性好的衣物,并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的同时保证散热良好。 三、适当避暑 室内降温 原理:在室内通过使用空调等设备将温度调节到适宜范围,可有效避免高温对人体的直接影响。 具体做法: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较为适宜。但需要注意,儿童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要避免直吹空调,可将空调出风口调向上方,并且定时通风换气;老年人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且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可适当到室外活动,同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以内。 户外避暑 原理:在户外时利用遮阳设施减少阳光直射,降低人体受热程度。 具体做法:外出时携带遮阳伞、遮阳帽等,选择在树荫下行走等。儿童外出时要使用儿童专用的遮阳帽和遮阳伞,并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外出;老年人外出时同样要做好遮阳措施,且外出时间不宜过长,若感觉不适要及时寻找阴凉处休息。 四、合理饮食 原理:一些食物有助于清热解暑,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帮助身体抵御高温影响。 具体做法: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西瓜不仅水分含量高,还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黄瓜、西红柿富含维生素和水分,能为身体补充营养和水分。对于儿童,要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多样化,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可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消暑作用的食物摄入。 五、关注身体状况 原理:及时察觉身体出现的中暑先兆,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中暑情况加重。 具体做法:要留意自身是否出现头晕、乏力、口渴、大量出汗、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暑先兆症状。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哭闹等情况;老年人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并根据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如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10-11 1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