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心肺功能不好的表现
心肺功能不好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疲劳、心悸心跳过快、胸痛或不适感、水肿、咳嗽咳痰、运动耐力下降以及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改善心肺功能不好的方法包括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定期随访。 1.呼吸困难:这是心肺功能不好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气喘吁吁,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2.乏力和疲劳:心肺功能不好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从而引起乏力和疲劳感。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疲倦,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也会感到非常吃力。 3.心悸和心跳过快:心肺功能不好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出现心悸或心跳过快的现象。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有力,甚至有心慌的感觉。 4.胸痛或不适感:心肺功能不好可能会引起胸部不适或疼痛。疼痛可能表现为闷痛、压痛或压榨样疼痛,有时还可能放射到肩部、手臂或颈部。 5.水肿:心肺功能不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液体容易在身体组织中积聚,引起水肿。常见的水肿部位包括腿部、脚部、腹部和脸部。 6.咳嗽和咳痰:心肺功能不好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道问题,引起咳嗽和咳痰。咳嗽可能是干咳或带有痰,痰的颜色和质地也可能有所不同。 7.运动耐力下降:心肺功能不好会影响身体的耐力和运动能力。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运动时更容易感到疲劳和气喘吁吁。 8.其他症状:心肺功能不好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在不同人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组合。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怀疑心肺功能有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身体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和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以下措施有助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整体健康。 2.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治疗心肺功能不好的原因,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并缓解症状。 3.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4.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回诊,以便医生监测病情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肺功能不好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护心肺功能的健康。
2025-10-11 12:13:14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一般在进食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泻(大便多样且次数不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可喷射),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38℃-39℃,不同人群表现有别)、乏力(影响日常活动)。 胃肠道症状: 腹痛:多为上腹部、脐周等部位的阵发性绞痛,这是因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后会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腹痛症状,一般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会有哭闹不安等表现,而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能腹痛症状相对更明显或与原发病症状有叠加。例如,儿童可能因不会准确表达腹痛位置而表现为拒食、哭闹,而患有慢性胃炎的成人可能在原有上腹部不适基础上腹痛加重。 腹泻:大便多为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腹泻是肠道受到细菌侵袭后,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功能紊乱导致的。不同人群中,婴幼儿由于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可能更易引起脱水等并发症,需特别关注;老年人可能因肠道功能减退,腹泻后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比如,婴幼儿患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出现腹泻时,若不及时处理,很快会出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在腹泻后出现乏力、心悸等电解质紊乱相关症状。 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引起胃肠道逆蠕动所致。对于儿童来说,频繁的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误吸等风险,需要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妊娠期女性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需注意保证营养供给。例如,儿童呕吐时要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妊娠期女性可少食多餐来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全身症状: 发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部分患者体温可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略有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感染风险更高。比如,儿童体温超过38.5℃时需及时采取退热措施,以防发生惊厥;老年患者即使体温稍高,也应积极查找感染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这与机体处于感染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无论何种年龄、性别,乏力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例如,年轻患者可能只是感觉活动耐力下降,而老年患者可能连简单的自理活动都难以完成,需要家人协助。
2025-10-11 12:13:11 -
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是什么
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是通过检测血液中pH、PaCO、HCO、PaO等指标判断呼吸性酸中毒的检查方法,其中pH低于7.35提示酸中毒,PaCO超过45mmHg为呼吸性酸中毒,急性时HCO无明显变化,慢性时因肾脏代偿HCO升高,常伴PaO低于80mmHg,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血气分析有不同特点及监测重要性。 pH值:正常范围为7.35~7.45。在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二氧化碳潴留,pH值会降低,低于7.35。其意义在于反映血液的酸碱状态,pH值降低提示酸中毒。例如,当肺部疾病导致通气不足时,二氧化碳排出减少,血液中碳酸增多,pH值下降。 PaCO:正常范围是35~45mmHg。呼吸性酸中毒时,PaCO会升高,超过45mmHg。因为二氧化碳是由肺通气排出的,当肺通气功能障碍时,二氧化碳在体内潴留,导致PaCO升高。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气道狭窄、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下降,PaCO会明显升高。 HCO:正常范围是22~27mmol/L。在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HCO可无明显变化;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通过肾脏代偿,HCO会升高。这是因为肾脏在慢性酸中毒时会增加碳酸氢根的重吸收,以试图维持酸碱平衡。例如,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期存在呼吸性酸中毒,肾脏会逐渐调整HCO的水平来进行代偿。 PaO:正常范围是80~100mmHg。呼吸性酸中毒常伴有缺氧,所以PaO会降低,低于80mmHg。这是由于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导致氧气吸入减少,氧分压降低。比如严重的肺部感染患者,同时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和氧分压降低的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的变化可能更为复杂,且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往往较快,需要密切监测血气分析指标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的变化特点也有其特殊性,比如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成人较弱,PaCO升高和pH值降低可能更为明显,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处理,注重保护儿童的呼吸功能,避免因治疗不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本身存在肺功能的基础病变,血气分析的监测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生和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通气功能,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2025-10-11 12:10:45 -
热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热射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核心体温升高至40℃以上且持续不降,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等,还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其他系统表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的热射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儿童易迅速出现惊厥等中枢神经症状且核心体温升迅猛,老年人病情更严重、中枢神经等症状突出且预后差,有基础疾病人群病情更复杂。 核心体温升高:这是热射病最典型的表现,患者核心体温通常会迅速升高至40℃以上,且体温持续不降。这是因为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急剧上升。例如,有研究显示,热射病患者入院时核心体温多在40℃-42℃之间,且体温越高,预后可能越差。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这是由于高温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脑功能紊乱。比如,部分患者会出现定向力障碍,无法正确识别时间、地点和人物;严重者会陷入深度昏迷状态。 其他系统表现 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可达160-180次/分钟以上,血压早期可升高,随后下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这是因为高温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负担加重。 呼吸系统: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温环境下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同时可能伴有肺部的炎症反应,影响呼吸功能。 消化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与高温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泌尿系统:早期可能出现少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无尿,提示出现急性肾衰竭,这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管受损等原因导致。 血液系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等,与高温导致的机体应激反应、凝血因子消耗等因素相关。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发生热射病,且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在临床表现上,儿童热射病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核心体温升高可能更为迅猛。对于老年人,其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高温的耐受性降低,热射病时病情往往更为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突出,且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障碍出现的概率更高,预后相对更差。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热射病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临床表现可能更为复杂,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在热射病时出现心律失常等更严重的心脏问题。
2025-10-11 12:09:07 -
小孩中暑的症状
小孩中暑分为轻度和重度症状。轻度中暑有体温升高、皮肤潮红出汗增多、全身不适(乏力、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等);重度中暑有高热、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抽搐等)、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还可能有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易中暑,需避免长时间户外高温,发现症状及时转移降温,严重送医。 一、轻度中暑症状 体温升高:小孩轻度中暑时,体温会有所升高,一般可达到38.5℃以上。这是因为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产热增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暂时失调,使得体温上升。例如,在炎热的夏季长时间户外活动后,小孩可能出现体温较平时明显升高的情况。 皮肤表现:皮肤可能会变得潮红,并且伴有出汗增多的现象。这是身体试图通过出汗来散热的表现,但如果中暑情况持续,后续出汗可能会减少。比如小孩额头、颈部等部位皮肤发红,同时大量出汗。 全身不适:小孩可能会感到乏力、头晕、口渴,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高温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神经功能,导致全身各系统出现不适反应。像小孩会说自己没力气,走路摇摇晃晃,同时感觉口渴想喝水,但喝了之后可能很快又出现恶心想呕吐的情况。 二、重度中暑症状 高热:体温会显著升高,可超过40℃,而且可能持续不退。这是重度中暑比较典型的表现,高温对身体的损害进一步加重,体温调节机制严重紊乱。例如在极端炎热环境中长时间未得到妥善处理的小孩,体温可能急剧上升至很高的水平。 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情况。还可能有抽搐的表现,这是因为高温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功能紊乱。比如小孩原本活泼好动,突然变得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或者出现四肢抽搐的现象。 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中暑导致机体循环功能障碍,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例如小孩面色发白,触摸皮肤感觉凉凉的,脉搏跳动加快但很微弱,血压测量值低于正常范围。 其他严重表现: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失常等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比如小孩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超过正常范围,或者心跳节律不正常等。 对于小孩中暑,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群体的特点,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中暑。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要避免让小孩长时间处于户外高温环境中,一旦发现小孩有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小孩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025-10-11 12: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