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聚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展开
  • 轻微中暑应该怎么办

    出现轻微中暑迹象时,首先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接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含盐分糖分的饮料或淡盐水,少量多次;采取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大动脉搏动部位、用冰袋等敷额头)和适当散热(解开衣物穿宽松透气的);然后观察症状变化,若未缓解甚至加重要送医;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降温要温和,老年人降温速度不宜过快防并发症,孕妇补充水分别过量、降温要温和且必要时就医。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轻微中暑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最好饮用含有适量盐分和糖分的电解质饮料,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身边没有电解质饮料,也可以自行调配淡盐水饮用,一般每升水加入约5克盐。同时,要少量多次饮水,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比如可以每隔15-20分钟饮用100-200毫升的淡盐水。 采取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额头,帮助降低体温。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擦拭和敷冰的过程要轻柔,避免冻伤。 适当散热:解开患者的衣物,使其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促进散热。但要注意避免让患者直接吹冷风或处于风口,以防受凉。 观察症状变化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果经过休息和简单处理后,患者的头晕、乏力、口渴等轻微中暑症状逐渐缓解,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出现头痛加剧、体温明显升高(如超过38.5℃)、恶心呕吐频繁、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中暑。在发现儿童有轻微中暑迹象时,除了上述一般措施外,要更加注意降温的温和性,避免过度降温导致儿童不适。同时,要时刻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中暑后可能病情变化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中暑后恢复相对较慢。在处理老年人轻微中暑时,要更加小心,降温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发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如果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中暑情况更要谨慎处理,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由于身体负担较重,中暑风险较高。发现孕妇轻微中暑后,要尽快转移到凉爽环境,补充水分时要注意不要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降温措施要温和,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11 11:49:06
  • 吃柿子喝酸奶会不会中毒

    吃柿子喝酸奶一般不会中毒,但过量食用或特殊人群可能出现不适,儿童、老年人、胃肠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应注意适量食用及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食用量和方式。 一、吃柿子喝酸奶一般不会中毒的原因 柿子中含有鞣酸等成分,酸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等。正常情况下,适量食用柿子和酸奶,鞣酸与酸奶中的蛋白质相遇,一般不会形成大量难以溶解和排出的坚硬团块。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在大量食用柿子且同时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等极端情况下,才可能有形成胃柿石的潜在风险,但这种情况并非普遍的中毒现象。例如,一般人体的消化功能可以处理适量搭配的柿子和酸奶,不会直接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可能出现不适的情况及原因 (一)可能引起胃部不适 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柿子和酸奶,柿子中的鞣酸可能与酸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在胃内形成一些比较难消化的物质。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胃肠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因为儿童的胃酸分泌量和胃肠蠕动功能与成人不同,对这种混合食物的消化适应能力较弱。而对于一些本身胃肠功能不佳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也可能会加重胃部的负担,引起不适。 (二)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同反应 不同人群对柿子和酸奶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过敏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虽然不是因为中毒,但可能对柿子或酸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从而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逐渐衰退,食用后也可能更易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应避免过量食用柿子和酸奶。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过量食用可能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建议儿童食用时要控制量,并且最好在饭后适量食用,不要空腹吃柿子和喝酸奶,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二)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食用柿子和酸奶时要注意适量。可以选择少量食用,并观察食用后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停止食用,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适当活动促进消化等。 (三)胃肠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的人群,要谨慎食用柿子和酸奶。如果食用后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这类人群的胃肠黏膜本身可能存在一定损伤,过多食用柿子和酸奶可能会加重病情。 总之,正常情况下吃柿子喝酸奶不会中毒,但要注意适量食用,特殊人群更需谨慎,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食用量和食用方式。

    2025-10-11 11:48:19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原因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引起,其原因包括病原体方面的痢疾杆菌感染及产毒致病,人群易感性方面儿童因免疫系统未成熟、个体免疫低下易患,外界因素方面卫生条件差、不良生活方式及人群聚集场所易致感染。 痢疾杆菌感染:志贺菌属中的某些血清型菌株,如B群福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等可引发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这些痢疾杆菌具有侵袭力和产毒力等特性。痢疾杆菌可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并生长繁殖,引起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等病变。同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如内毒素等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内毒素进入人体后,可作用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出现发热、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例如,内毒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休克等表现;还可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脑水肿甚至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人群易感性方面 年龄因素:儿童相对更容易患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尤其是2-7岁儿童。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痢疾杆菌的抵抗力较弱。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对痢疾杆菌的易感性会相对降低。例如,幼儿的肠道屏障功能、免疫细胞功能等相对不完善,当接触痢疾杆菌后,更容易受到感染并发展为中毒型。 个体免疫状态:如果个体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无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还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其对痢疾杆菌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痢疾杆菌并发展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比如,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感染痢疾杆菌后发生中毒型痢疾的风险显著增加。 外界因素方面 卫生条件: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如水源被污染、食物被痢疾杆菌污染等情况,会增加感染痢疾杆菌的机会。例如,在一些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水源可能被含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人们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就容易感染痢疾杆菌。另外,食物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如果被痢疾杆菌污染,如凉拌菜没有清洗干净、熟食被痢疾杆菌污染等,食用后也会引发感染。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比如,儿童如果有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手指容易接触到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物品,然后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增加感染机会。另外,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如果卫生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痢疾杆菌的传播,使儿童更容易感染并发展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025-10-11 11:47:30
  • 中暑了怎么办最快办法

    中暑急救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进行体表和环境降温,补充水分电解质,严重时及时就医,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降温处理 体表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以让中暑者浸泡在$18\sim20^{\circ}\text{C}$的水中,不断淋水,帮助快速降低体温,但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浸泡的方法,防止溺水等意外。比如,用浸湿的凉毛巾反复擦拭中暑者的颈部两侧,因为颈部两侧有颈动脉,血液循环丰富,降温效果较好。 环境降温: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风扇吹或者开启空调等方式降低周围环境温度,使中暑者所处环境温度保持在$22\sim25^{\circ}\text{C}$左右,进一步协助中暑者散热降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让中暑者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大量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如果中暑者意识不清或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不要强行口服补液,以免发生误吸。例如,准备一杯加了少量盐的温开水,让中暑者慢慢小口饮用。 及时就医 如果中暑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如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circ}\text{C}$)、意识模糊、抽搐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在转运过程中,继续采取降温等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中暑。在夏季要避免带儿童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打遮阳伞等。如果儿童发生中暑,要更加迅速地采取降温措施,且要格外小心,避免降温过程中对儿童造成额外的伤害,如擦拭身体时动作要轻柔。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循环系统和体温调节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发生中暑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所以老年人在夏季要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家中要保持通风凉爽。一旦发生中暑,要及时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医,因为老年人中暑后可能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有基础疾病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中暑风险更高,且中暑后病情可能更复杂。这类人群在夏季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暑措施,如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用药和生活方式等。如果发生中暑,除了进行常规的急救处理外,还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送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基础疾病情况。

    2025-10-11 11:46:46
  • 电热水器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吗

    电热水器本身正常不产一氧化碳,但安装使用不当会有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包括安装在密闭不通风环境易致一氧化碳积聚,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受影响,以及电热水器与燃气设备共用通风系统等不合理设置也有风险,所以电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处且避免与其他产一氧化碳设备共用通风系统。 一、电热水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一氧化碳 电热水器是通过电加热元件将水加热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水,整个过程不涉及燃料的燃烧,所以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常见于燃气热水器因燃烧不充分等情况产生一氧化碳。 二、电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 1.安装环境密闭不通风 情况描述:如果电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浴室等空间内,且通风不良。当热水器出现故障等情况时,可能会因为空气不流通,使得一氧化碳积聚。例如,浴室空间狭小,门窗紧闭,电热水器若有轻微的燃烧不充分(虽然电热水器一般不会燃烧,但如果是伪造成电热水器的燃气热水器则另当别论,这里假设是正规电热水器),但实际上正规电热水器无此问题,不过若安装在类似密闭环境,当有其他燃气设备同时使用且通风差时可能间接影响,但对于纯电热水器安装在密闭不通风环境主要是空气不流通问题。对于儿童来说,密闭不通风环境下一旦发生一氧化碳积聚,儿童因为身体代谢等特点,更易受到一氧化碳影响,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对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一氧化碳的耐受性和反应能力不如年轻人,更易发生严重中毒情况。 应对措施:电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如开放式的卫生间等,保证空气能够有效流通,降低一氧化碳积聚的风险。 2.电热水器故障导致间接产生一氧化碳相关风险 情况描述:虽然电热水器本身不产生一氧化碳,但如果电热水器与燃气设备等共用同一通风系统等不合理设置。例如,有的家庭将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同一个通风管道系统中,当燃气热水器出现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时,可能会通过通风管道影响到电热水器所在空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对一氧化碳的敏感性更高,即使是少量一氧化碳也可能对其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损伤;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基础疾病,一氧化碳中毒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如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等。 应对措施:电热水器与其他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应避免共用通风系统,各自独立设置通风良好的安装环境。

    2025-10-11 11:46: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