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瘦肉精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瘦肉精摄入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相关急性中毒症状,长期可致心血管系统慢性损害及其他系统潜在影响,儿童因代谢弱更易蓄积风险高,孕妇摄入可通过胎盘干扰胎儿发育,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接触会显著加重病情。 一、急性中毒表现 瘦肉精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引发急性中毒症状,通常在摄入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常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如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节律不齐;手抖,手部不自主震颤;头痛,头部出现胀痛或刺痛感;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肌肉震颤等,这是由于瘦肉精激动β受体,导致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效应。 二、长期健康风险 1.心血管系统影响 长期摄入含瘦肉精的肉类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慢性损害。研究显示,瘦肉精可导致血压异常,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还会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等,长期积累可能显著提升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因为其持续刺激β受体,干扰心脏正常电生理活动,破坏心血管稳态。 2.其他系统潜在影响 除心血管系统外,长期接触瘦肉精可能对呼吸系统等产生潜在影响,虽然相关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但已有证据表明其可能干扰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过程,影响多器官功能的协同运作。 三、特殊人群易感性 1.儿童群体 儿童的代谢功能相较于成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瘦肉精的清除能力较弱,摄入后更易在体内蓄积,从而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例如,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引发更剧烈的心跳异常等表现。 2.孕妇群体 孕妇摄入瘦肉精后,药物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干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影响胎儿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增加胎儿日后患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可能对胎儿的神经发育产生不良作用,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正常构建。 3.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 本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接触瘦肉精后病情会显著加重。瘦肉精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使血压波动加剧,增加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极大提升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等)的发生风险。
2025-10-11 11:05:15 -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主要特征
神经型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杆菌外毒素引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颅神经受损及外周神经麻痹)、潜伏期与病情发展特点(潜伏期1-14天,多数1-4天,起病急、症状渐重,未治疗持续进展,及时治疗可缓解但恢复慢),还有特殊人群特点(儿童与蜂蜜相关、表现特殊且呼吸易衰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并发症风险高;孕妇需关注胎儿及治疗兼顾胎儿安全)。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 颅神经受损表现:早期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前驱症状,随后很快出现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等,这是因为毒素作用于颅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影响动眼、滑车、外展等颅神经功能。继而可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声音嘶哑等,是由于毒素累及支配咽喉部肌肉的神经,导致吞咽和发音功能障碍。 外周神经麻痹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四肢弛缓性瘫痪,首先受累的多为肢体近端肌肉,然后逐渐累及远端肌肉,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这是因为肉毒毒素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潜伏期与病情发展 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1-4天,潜伏期的长短与摄入毒素的量有关,摄入毒素量越多,潜伏期越短。 病情发展:起病较急,症状逐渐加重,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病情会持续进展,严重威胁生命。但如果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可逐渐缓解,一般恢复较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肉毒中毒多与进食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蜂蜜等有关,儿童发病时除了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可能更容易出现喂养困难、哭闹不安等表现,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观察需更加细致,且儿童呼吸储备功能较差,呼吸肌受累时更容易发生呼吸衰竭,需要密切监测呼吸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减退,肉毒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如肺炎等,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和恢复能力较差。 孕妇:孕妇患肉毒中毒时,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需要特别关注胎儿的情况,同时孕妇的治疗需兼顾胎儿的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1:03:57 -
大拇指抽搐是什么原因
大拇指抽搐的原因可能有过度使用或损伤、神经问题、肌肉问题、关节炎、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及其他因素,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等。 1.过度使用或损伤:过度使用大拇指或遭受手部损伤,如扭伤、骨折等,可能导致大拇指抽搐。 2.神经问题:神经受压、神经炎或神经病变等问题可能影响大拇指的神经功能,导致抽搐。 3.肌肉问题:肌肉疲劳、痉挛或肌肉疾病,如肌肉萎缩症,也可能引起大拇指抽搐。 4.关节炎:拇指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进而引起抽搐。 5.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镁等,可能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导致抽搐。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肌肉抽搐,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7.其他因素:电解质失衡、低血糖、怀孕、寒冷刺激等也可能引起大拇指抽搐。 如果大拇指抽搐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1.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2.血液检查:检查电解质、维生素水平等。 3.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以排除骨骼或其他结构性问题。 治疗方法将根据具体原因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措施: 1.休息和保护:避免过度使用大拇指,给予手部充分的休息。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伸展等,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3.药物治疗:根据原因和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肌肉松弛剂或营养神经的药物。 4.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果抽搐是由于神经问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原发疾病。 5.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适度运动,增强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大拇指抽搐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因此,如果抽搐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麻木、无力、疼痛等,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在出现大拇指抽搐时应特别注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10-11 11:03:10 -
婴儿甲醛中毒症状
婴儿甲醛中毒会出现呼吸系统、眼部、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症状,因其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善更敏感,家长要保持婴儿生活环境通风良好,发现疑似症状要立即带婴儿脱离污染环境并就医,留意家居空气质量为婴儿创造安全健康空间。 一、呼吸系统症状 婴儿甲醛中毒时,呼吸系统方面可能出现咳嗽症状,这是因为甲醛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咳嗽。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这是机体为了获取更多氧气来应对甲醛中毒带来的影响而做出的代偿性呼吸改变,由于呼吸道受到刺激,气道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或通气功能受限,从而需要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 二、眼部症状 眼睛会受到甲醛的刺激,出现流泪现象,甲醛接触眼部黏膜后,会引起黏膜的刺激反应,导致泪腺分泌增加以试图排出刺激物。还可能有眼睛红肿的表现,这是眼部黏膜在甲醛刺激下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充血、水肿等情况。 三、皮肤症状 皮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等。婴儿皮肤相对娇嫩,甲醛接触皮肤后,容易引起接触性过敏,导致皮肤的炎性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不适,婴儿可能会因为瘙痒而不停搔抓皮肤。 四、神经系统症状 轻度甲醛中毒时婴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因为甲醛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调节。如果中毒较严重,可能会出现嗜睡等表现,这是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一种体现,甲醛干扰了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得婴儿的神经活动处于异常状态。 五、消化系统症状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甲醛进入体内后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恶心、呕吐。 特殊人群(婴儿)温馨提示:婴儿的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对甲醛等有害物质更为敏感。家长要注意保持婴儿生活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让婴儿处于新装修且未充分通风散味的房间内。一旦发现婴儿出现上述疑似甲醛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带婴儿脱离可能有甲醛污染的环境,并及时就医。因为婴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儿的身体状况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意家居环境的空气质量,为婴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防止甲醛中毒事件的发生。
2025-10-11 11:02:25 -
柠檬水和牛奶喝完中毒怎么办
刚喝完柠檬水和牛奶怀疑中毒要立即停止摄入,然后判断中毒严重程度采取对应措施,轻度中毒可大量饮水稀释排泄,中重度中毒需立即就医,同时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特别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症状送医时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人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孕妇要立即就医并告知饮用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和针对性治疗。 判断中毒严重程度并采取对应措施 轻度中毒:若只是有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轻度恶心、呕吐等,可通过大量饮水来稀释胃内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促进排泄。可以多次少量饮用温开水,每次饮用100-200毫升左右,每隔几分钟饮用一次,一般饮用1000-2000毫升左右,通过排尿等方式将部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中度或重度中毒:如果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腹痛剧烈、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时候不能仅靠饮水来解决问题,需要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要让患者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中毒的耐受能力较差。如果儿童喝完柠檬水和牛奶后怀疑中毒,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表现。一旦发现儿童有任何异常,如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哭闹不止等情况,应尽快送医。在送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如果儿童呕吐,及时清理口腔异物。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如果老年人喝完柠檬水和牛奶后中毒,其基础疾病可能会因为中毒而加重。例如,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老年人脱水,进而影响心脑血管的供血,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所以老年人出现中毒症状时,应尽快送医,并且在送医途中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心跳等。 孕妇:孕妇的身体状况关系到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如果孕妇怀疑喝完柠檬水和牛奶中毒,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某些中毒症状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一旦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向医生说明饮用了柠檬水和牛奶的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2025-10-11 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