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如何通过调理来改善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调理需保障成年人7~8小时高质量睡眠、儿童青少年依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睡眠,根据自身选合适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明确自身过敏食物种类严格规避,多食用富含维C食物、适当摄取益生菌,定期清扫室内保持湿度40%~60%并清洗床上用品等,花粉高峰期关门窗用空气净化器隔绝过敏原,宠物过敏者避免宠物进卧室等,特殊人群如儿童注重饮食安全营养均衡、老年人兼顾身体耐受程度,遵循科学免疫调节干预不盲目采用未经验证方式。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充足睡眠保障:成年人每日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及青少年需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睡眠(如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等),睡眠过程中身体各系统进行自我修复与调节,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过敏体质有积极作用,睡眠不足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加重过敏相关症状。 2.适度运动规划: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但需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空气质量差的时段进行户外剧烈运动,以免接触过敏原加重过敏反应,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二、饮食调理 1.规避过敏原:明确自身过敏的食物种类并严格避免,例如对海鲜过敏者应杜绝食用各类海鲜及其制品。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精准确定过敏原是关键步骤,以此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 2.营养物质补充: 维生素C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草莓、西兰花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过程,有助于减轻过敏炎症反应。一般建议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成年人约100毫克,可通过合理膳食达到该摄入量需求。 益生菌摄取:适当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像原味酸奶等,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良好的肠道菌群环境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对过敏体质的改善有一定帮助,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消化情况适量摄入。 三、环境控制 1.室内清洁维护:定期清扫室内灰尘,可使用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吸尘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适宜范围,湿度不适宜易滋生尘螨等过敏原,同时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建议每周至少清洗一次,降低尘螨等过敏原接触风险。 2.过敏原隔绝:在花粉传播高峰期,关闭门窗减少室外花粉进入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对于宠物过敏者应避免宠物进入卧室等经常活动区域,通过多维度措施减少过敏原接触机会。 四、免疫调节相关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还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免疫调节相关干预,但需遵循科学依据。例如对于因免疫失衡导致的过敏情况,可通过合理的生活及饮食调整从整体上改善机体免疫内环境,但不建议自行盲目采用未经科学验证的免疫调节方式,需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进行规范操作。特殊人群中,儿童过敏体质调理时要尤其注重饮食的安全性与营养均衡性,避免给儿童摄入可能引发过敏的高风险食物;老年人则要综合考虑身体机能状况,在运动和饮食调整时兼顾身体耐受程度,确保调理措施安全有效且符合自身健康状况。
2025-10-11 13:52:40 -
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
气管异物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人群及特殊人群有不同临床表现。异物吸入期立刻剧烈呛咳等;安静期可无症状或轻微咳嗽喘鸣;刺激与炎症期咳嗽加重伴发热等;并发症期可致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儿童易因气管窄、好奇放物入口误吸;成人有明确误吸史,表现或隐匿;老年人呛咳轻但呼吸困难重,且加重基础病;婴幼儿不会吐痰易窒息,要避免喂易误吸食物,怀疑异物立即就医。 一、不同阶段表现 异物吸入期:异物经声门入气管时,立刻发生剧烈呛咳,有的还可出现短暂憋气和面色青紫。若异物贴附于气管壁,咳嗽可暂时缓解。小儿异物吸入时,多有家长在场目睹,常能提供异物吸入的病史。 安静期:异物吸入后,若停留于气管或支气管内,一段时间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及喘鸣,尤其异物较小、表面光滑时,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例如,小的圆形异物如瓜子、玉米粒等,可能在气管内相对稳定,导致患儿仅有轻度咳嗽,易被家长忽视。 刺激与炎症期:异物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刺激及继发炎症反应,可引起咳嗽加重,多为持续性咳嗽,常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气管异物时,炎症主要局限于气管,可出现气管性喘鸣;支气管异物时,炎症累及相应支气管,可导致患侧呼吸音减低等表现。如较大异物长时间存留,可引起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并发症,此时咳嗽症状可能持续且加重,伴有咳痰,痰中可能带血。 并发症期:若异物未及时取出,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阻塞性肺气肿,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阻塞性肺不张,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还可能并发肺部感染,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咳脓痰等症状。 二、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特点 儿童:儿童气管异物较为常见,由于儿童气管相对狭窄,且好奇心强,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易发生异物吸入。幼儿异物吸入后呛咳明显,常出现面色涨红、呼吸困难等表现,且因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家长需高度警惕。例如,1-3岁儿童是气管异物的高发人群,此阶段儿童牙齿发育不完善,咀嚼功能差,吞咽反射不健全,在进食花生、瓜子、豆类等食物时易发生误吸。 成人:成人发生气管异物多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如进食时谈笑、剧烈咳嗽等情况下误吸。成人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相对儿童可能更隐匿一些,但也会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异物较小,可能仅有轻微咳嗽及胸部不适,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吞咽功能可能减退,发生气管异物时,呛咳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但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较为严重。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气管异物可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因此,老年人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谈笑,有假牙的老人要确保假牙佩戴合适,防止进食时假牙脱落误吸。 婴幼儿:婴幼儿不会吐痰,气管异物导致的分泌物增多可引起呼吸困难加重,且婴幼儿气管较窄,异物易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家长应避免给婴幼儿食用整粒的坚果、豆类等易导致异物吸入的食物,在婴幼儿哭闹、嬉笑时不要喂食,以防发生误吸。一旦怀疑有气管异物,应立即就医,争取尽早取出异物。
2025-10-11 13:51:49 -
铅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铅中毒会引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症状,儿童与成人表现有别,儿童更易受影响且有特殊表现,孕妇铅中毒会影响胎儿,需注意避免相关人群接触铅暴露环境。 一、神经系统症状 (一)儿童表现 儿童铅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减退等情况。这是因为铅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影响神经传导。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水平升高时,大脑皮层的突触传递会受到影响,导致认知功能方面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还可能出现发育迟缓,这是由于铅对神经系统的持续损害影响了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二)成人表现 成人铅中毒神经系统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隐匿,早期可能有头痛、头晕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等情况。长期接触铅的成人,铅在体内蓄积,会逐渐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引发这些神经系统症状。 二、消化系统症状 (一)儿童表现 儿童铅中毒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铅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例如,铅可抑制肠道内某些消化酶的活性,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出现上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需要家长特别关注。 (二)成人表现 成人铅中毒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有腹部隐痛、便秘等。成人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稳定,但长期铅暴露也会使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铅在肠道内积累,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出现这些消化系统症状。 三、血液系统症状 (一)儿童表现 儿童铅中毒可影响血液系统,导致贫血。这是因为铅会抑制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例如,铅可干扰铁的代谢过程,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会影响其身体的供氧和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二)成人表现 成人铅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症状相对儿童可能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贫血情况。成人长期铅暴露导致血液系统受损,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活动后气短等。 四、其他症状 (一)儿童表现 儿童铅中毒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除了神经系统发育受影响外,在体格生长方面也会体现,如身高、体重增长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另外,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异食癖,这是由于铅中毒影响了儿童的味觉和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其出现异常的进食行为。 (二)成人表现 成人铅中毒可能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影响,男性可能出现精子质量下降等情况,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这是因为铅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相关的激素调节和生殖细胞的正常发育。同时,成人铅中毒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出现蛋白尿等表现,因为铅会对肾脏组织造成损害,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铅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受到铅中毒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物品,如含铅油漆的玩具、餐具等。孕妇如果铅中毒,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胎儿出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受损等情况,所以孕妇要特别注意远离铅暴露环境,如避免在含铅工厂附近居住等。
2025-10-11 13:50:50 -
水中毒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水中毒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排水能力弱易致水潴留;某些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可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促进水重吸收引发水潴留;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静脉补液过多过快也会导致水中毒,不同人群包括儿童、成人、老年等在不同情况下均可能受水中毒威胁,需注意控制水分摄入、合理补液等。 一、肾功能不全相关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对水的调节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水能力减弱。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肾脏排出水分的能力逐渐下降,当摄入较多水分时,就容易导致水中毒。这是因为肾脏无法像健康人那样有效地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使得水在体内潴留。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因为他们的肾脏调节水代谢的能力受限,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加重水潴留的风险。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相关 1.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会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导致ADH异常分泌增加。ADH增多会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水重吸收增多,进而引起水潴留。以脑外伤患者为例,脑外伤可能导致下丘脑受损,使得ADH分泌失控,大量分泌的ADH促使肾脏重吸收大量水分,若不注意水分摄入的控制,就容易引发水中毒。对于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儿童,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ADH分泌异常的影响,需要密切监测液体平衡。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引起ADH分泌增多,如抗精神病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ADH的分泌和释放,导致水重吸收增加。例如,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轴,促使ADH分泌过多,从而使机体水潴留风险增加。在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中,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需要关注液体平衡情况,避免在用药期间过量摄入水分。 三、摄入水分过多相关 1.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健康人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超过了肾脏的排水能力,也可能引起水中毒。比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进行大量出汗后的快速大量饮水,或者过度饮水比赛等情况,机体摄入水分过多,而肾脏一时无法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就会导致水在体内潴留。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可能因为好奇或不懂得控制而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引导儿童合理饮水,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成人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也可能出现短时间大量饮水的情况,如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后大量饮水而不注意方式方法,也可能增加水中毒风险。 2.静脉补液过多过快:在临床治疗中,如果静脉补液的速度过快或量过大,超出了机体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会导致水中毒。例如,对于一些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在补液抢救过程中,如果补液速度把握不当,快速大量补液,就可能引起水潴留。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其心肾功能相对较弱,静脉补液时更需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量,因为他们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因补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水中毒。儿童在静脉补液时也需要精确计算补液量和速度,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补液,避免出现补液相关的水中毒情况。
2025-10-11 13:45:54 -
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有多种类型及表现,神经系统中毒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致嗜睡昏迷等)和惊厥(如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惊厥);呼吸系统中毒有呼吸加快(如氨气中毒)和呼吸抑制(如吗啡中毒);消化系统中毒有恶心呕吐(如铅中毒)和腹痛(如毒蕈中毒);循环系统中毒有心律失常(如洋地黄中毒)和血压异常(如亚硝酸盐中毒致血压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患者可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呼吸中枢受抑制导致呼吸浅慢甚至停止。这是因为巴比妥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传导。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意识障碍,且恢复相对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其呼吸和意识状态的变化。 惊厥: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可能出现惊厥症状,这是由于有机磷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过度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不同年龄的患者惊厥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惊厥可能更频繁且不易控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终止惊厥发作,以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进一步损伤。 呼吸系统中毒症状 呼吸加快:某些刺激性气体中毒,如氨气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呼吸加快的症状。氨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呼吸频率增加,以试图排出刺激物。对于有基础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氨气中毒可能会加重其呼吸功能障碍,需要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呼吸抑制:吗啡中毒可导致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吗啡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和深度降低。老年人由于其呼吸中枢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吗啡中毒时呼吸抑制的风险更高,在使用可能影响呼吸的药物时需要谨慎评估。 消化系统中毒症状 恶心呕吐:重金属中毒,如铅中毒,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铅在体内干扰多种酶的活性,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反应。儿童铅中毒时,除了恶心呕吐外,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腹痛等表现,这与儿童的代谢特点和对铅的易感性有关,需要关注儿童的饮食和腹部症状,早期发现铅中毒迹象。 腹痛:毒蕈中毒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症状,不同种类的毒蕈中毒腹痛表现有所差异,有的为剧烈绞痛,有的为隐痛。毒蕈中的毒素作用于消化系统,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反应导致腹痛。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毒蕈中毒引起的腹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中毒表现进行诊断和治疗。 循环系统中毒症状 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时,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洋地黄抑制钠-钾-ATP酶,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储备下降,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事件,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血压异常:亚硝酸盐中毒可导致血压下降,这是因为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血压下降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需要及时纠正缺氧状态,维持血压稳定。
2025-10-11 13: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