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聚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展开
  • 中暑会引起咽喉肿痛吗

    中暑有可能引发咽喉肿痛,不同人群中暑致咽喉肿痛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从病理角度看中暑时机体应激等因素会影响咽喉局部组织,严重中暑如热射病等会更易致较严重咽喉肿痛。 不同人群中暑致咽喉肿痛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中暑后更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且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咽喉肿痛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由于儿童的特殊生理情况,应更注重及时采取降温、补充水分电解质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因中暑导致更严重的身体机能紊乱进而加重咽喉不适等情况。例如,发现儿童有中暑迹象时,应尽快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进行物理降温,并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清凉饮品等。 成年人:成年人中暑后出现咽喉肿痛,可能与工作生活中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等因素相关。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成年人,如建筑工人等,更易发生中暑,进而可能出现咽喉肿痛。此时成年人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若咽喉肿痛较明显,在脱离中暑环境后仍不缓解,需考虑是否合并有其他咽喉部疾病,但首先要针对中暑进行处理,如充分休息、补充水分等。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中暑后发生咽喉肿痛时,需要更加谨慎处理。老年人中暑后身体的代偿能力较弱,在采取降温、补水等措施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因快速降温等导致身体不适加重。同时,对于老年人咽喉肿痛情况,要关注是否与中暑引发的身体整体机能下降有关,也需留意是否有基础咽喉疾病在中暑后诱发加重。 中暑引起咽喉肿痛的其他相关因素 从病理角度看,中暑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的一些细胞因子等的变化可能影响咽喉局部的组织。而且,中暑导致人体出汗过多,咽喉部黏膜水分丢失,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等,也可能引发咽喉肿痛。另外,若中暑情况严重,发展为热射病等重症中暑时,全身的炎症反应等会更明显,对咽喉部位的影响也可能更突出,更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咽喉肿痛等表现。

    2025-10-11 10:28:55
  • 中暑了怎么治疗

    中暑急救需先脱离高温环境,将中暑者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平卧解衣散热,儿童转移要注意安全;接着进行降温,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等,儿童用柔软湿毛巾且防冻伤,药物降温慎用于儿童;然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意识清者少量多次给含盐清凉饮料,儿童控量速,不清醒则就医静脉补充;最后密切观察病情,出现严重情况立即送医,儿童病情变化快更要关注。 一、脱离高温环境 将中暑者迅速转移至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物,以利于散热。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选择凉爽且安全的转移地点,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比如避免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拖拽等。 二、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对于儿童,要使用柔软的湿毛巾,避免用力过大刺激皮肤,擦拭速度要适中。也可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 对于能配合的较大儿童,可让其饮用少量凉水,同时用风扇吹风辅助降温,但要注意风不能直吹头部等。 药物降温:一般优先采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作为首选,且儿童应谨慎使用药物降温。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药物,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若中暑者意识清楚,能口服,可给予适量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等,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呕吐等不适。对于儿童,要控制饮用量和饮用速度,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若中暑者意识不清或不能口服,应及时就医,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四、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中暑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神志等变化。如果中暑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高热不退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对于儿童,由于其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更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处理。

    2025-10-11 10:27:09
  •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怎么办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治疗需先明确病因并针对治疗,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别,儿童可能因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引发;要纠正通气功能障碍,成人可调整呼吸方式,儿童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机械通气;要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给不同年龄患者处理需谨慎,儿童遵儿科用药原则,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及整体情况。 一、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如因高热导致的需积极控制体温,因严重感染引起的需控制感染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因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更易引发相关酸碱失衡,要根据儿童特点寻找感染源并及时处理。 二、纠正通气功能障碍 若呼吸性碱中毒是因通气过度引起,需改善通气。对于成人,可通过调整呼吸方式等;对于儿童,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气等方式,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及参数,以改善通气状况,纠正呼吸性碱中毒。 三、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 密切监测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补充碱性物质等。但在给不同年龄患者处理时需谨慎,儿童对酸碱失衡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滥用碱性药物。同时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因为酸碱失衡往往伴随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情况,需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电解质水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患者,要格外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在纠正酸碱失衡过程中,要考虑到儿童处于生长阶段,药物及治疗措施对其未来健康的潜在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变化;对于老年患者,要同时关注其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因为酸碱失衡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评估,谨慎调整治疗方案,注重老年患者的整体舒适感和预后情况。

    2025-10-11 10:26:19
  • 吃河豚中毒有救吗

    吃河豚中毒有救,但需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如立即催吐并紧急送医,医生会进行洗胃、导泻等救治及对症支持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情况特殊,且河豚毒素中毒死亡率高,关键是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食用河豚。 一、急救措施 1.立即催吐:发现有人吃河豚中毒后,应尽快让患者进行催吐,尽可能排出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素。可以用手指、筷子等刺激患者咽部,引发呕吐反射。 2.紧急送医:迅速将中毒者送往医院,在运送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变化。到达医院后,医生会采取一系列救治措施,如洗胃、导泻、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素等。还可能会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比如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若出现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维持循环功能,纠正休克等情况;对于神经毒素导致的症状,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儿童的身体代谢和解毒功能相对较弱,吃河豚中毒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所以一旦怀疑儿童吃河豚中毒,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急救并送医,在送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密切关注其意识状态等变化。 2.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毒素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较差,吃河豚中毒后救治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医生更加精心地进行综合治疗,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吃河豚中毒后,病情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对毒素的代谢和对救治措施的反应,医生在救治时需要同时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采取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手段。 总体而言,吃河豚中毒后及时、正确的急救和治疗是有挽救生命的可能的,但关键在于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要严格避免食用河豚,因为河豚毒素中毒的死亡率较高,且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主要依靠及时的急救和对症支持治疗来争取救治时机。

    2025-10-11 10:25:52
  • 氯氟氰菊酯多久出现中毒症状

    氯氟氰菊酯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因接触方式而异,经皮肤接触中毒者数小时内出现症状,经呼吸道吸入中毒者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经口服中毒者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出现症状,且不同人群接触后症状表现及出现时间有差异。 皮肤接触中毒表现及出现时间 皮肤接触氯氟氰菊酯后,局部可能先有轻微的麻木、刺痛感,一般在接触后0.5-2小时左右开始出现局部皮肤的瘙痒、烧灼感,随后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疹表现,部分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水肿等情况。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且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接触后吸收可能更快,症状出现时间可能相对更早,程度可能相对更重。对于有基础皮肤疾病的人群,如皮肤破损、湿疹等情况者,接触氯氟氰菊酯后,症状出现时间可能会缩短,且中毒反应可能更明显。 呼吸道吸入中毒表现及出现时间 呼吸道吸入氯氟氰菊酯后,早期可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等,一般在吸入后10-3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随后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胸闷、气短等,随着中毒加重,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呼吸道吸入中毒后,症状出现后进展可能更快,出现严重呼吸抑制等情况的风险更高。长期吸烟的人群,呼吸道本身存在一定损伤,吸入氯氟氰菊酯后,呼吸道刺激症状可能更明显,症状出现时间可能相对提前。 口服中毒表现及出现时间 口服氯氟氰菊酯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即可出现口腔及咽喉部的麻木感、烧灼感,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儿童口服中毒时,由于其对毒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较差,症状出现后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胃炎等,口服氯氟氰菊酯后,消化道症状可能更严重,症状出现后可能更快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025-10-11 10:25: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