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是多少
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此标准有临床研究和循证依据,不足会降低复苏成功率,过大易致并发症,老年人要适度把握深度防骨折等,肥胖人群需用合适力量达规定深度防影响效果或自身损伤。 一、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深度的标准及依据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5-6厘米。这一标准是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的。例如,多项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均明确指出,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能够有效地为心脏和大脑提供血流。研究发现,按压深度达到5-6厘米时,能较好地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二、小于该深度或大于该深度的影响 按压深度不足的影响:如果胸外按压深度小于5厘米,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流来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从而降低心肺复苏成功的概率。例如,研究表明,当按压深度过浅时,冠状动脉灌注压会明显降低,无法满足心脏自身及全身器官的血液供应需求,导致复苏效果不佳。 按压深度过大的影响:而如果按压深度大于6厘米,可能会增加患者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过度的按压深度会对胸廓和内部脏器造成机械性损伤,如导致肋骨骨折,骨折断端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进一步的健康损害。 三、不同人群实施心肺复苏时的注意要点 老年人:老年人的骨骼相对脆弱,在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更要注意按压深度的适度把握。因为老年人的肋骨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骨折等损伤,所以在实施按压时,要在保证达到5-6厘米深度的同时,尽量轻柔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胸部脂肪较厚,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来达到规定的按压深度。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因用力过度而导致自身疲劳,同时要确保按压深度仍能维持在5-6厘米。因为肥胖人群的胸壁较厚,若按压深度不足,会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而如果用力过猛,又容易造成自身损伤。
2025-10-11 10:24:04 -
解酒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可参与肝脏酒精代谢,芹菜中的芹菜素等成分能促进酒精代谢,牛奶可在胃黏膜形成保护膜减少酒精刺激,儿童肝脏代谢不完善饮酒不适需立即就医,孕妇必须严格戒酒以防胎儿受损,肝脏疾病患者选解酒食物需咨询医生避免加重负担。 一、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橙子、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具有一定解酒作用。维生素C可参与肝脏中酒精的代谢过程,有研究显示,柑橘类水果中的相关成分能够加速乙醇的代谢。例如,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为丰富,人体摄入后,维生素C可促进肝脏内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将酒精逐步氧化为乙醛,再进一步代谢为乙酸等排出体外,从而减轻酒精对机体的影响。 二、芹菜 芹菜中含有芹菜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对酒精代谢有促进作用。实验研究发现,芹菜提取物能够增强肝脏中与酒精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加快酒精在体内的分解代谢。日常生活中食用芹菜,如凉拌芹菜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饮酒后的不适症状,促进酒精的代谢排出。 三、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质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精的吸收。临床观察表明,饮酒前或饮酒过程中饮用适量牛奶,能够减轻酒精对胃部的刺激,降低酒精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醉酒带来的不适,但需注意牛奶不能替代专业的解酒医疗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肝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通过食物解酒效果有限且不安全,若儿童饮酒或出现酒精相关不适,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依赖食物解酒延误病情。 孕妇:孕妇饮酒会严重影响胎儿发育,不能依赖食物解酒,必须严格戒酒,以防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胎儿畸形、发育迟缓等问题。 肝脏疾病患者:肝脏疾病患者本身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较差,选择解酒食物时需谨慎,应咨询医生后再进行选择,避免因不当食用食物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025-10-11 10:22:44 -
孩子中暑呕吐怎么办
孩子中暑呕吐后,首先快速脱离中暑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平躺休息;接着进行适当降温,包括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大血管丰富部位或用退热贴)和补充水分(能吞咽则少量多次给清凉淡盐水或温开水,呕吐频繁则送医静脉补液);然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呕吐不缓解或出现严重情况立即送医;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有基础疾病孩子要特别留意,做好防护。 一、快速脱离中暑环境 当发现孩子中暑呕吐后,应立即将孩子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比如室内阴凉处或树荫下等,让孩子平躺休息,以减少身体的热负荷,防止中暑情况进一步加重。 二、进行适当降温 1.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也可以给孩子使用退热贴,退热贴中的成分有助于降低局部温度。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要注意擦拭时动作轻柔,避免孩子受凉。 2.补充水分:如果孩子还能吞咽,要少量多次给孩子喝一些清凉的淡盐水或温开水,补充因呕吐和中暑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不要一次喝太多,以免引起再次呕吐。如果孩子呕吐频繁,无法口服补充水分,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三、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呕吐情况等。如果孩子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高热不退、抽搐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中暑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更要格外留意孩子的状况。在进行降温等处理时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降温或造成孩子不适。同时,要避免让婴幼儿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外出时可以给孩子使用婴儿车遮阳篷等设施来遮挡阳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患有心肺疾病等,中暑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在炎热天气更要做好防护,防止孩子中暑。
2025-10-11 10:21:00 -
汞中毒 症状
汞中毒会引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多系统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如儿童神经系统更敏感,老年人泌尿系统症状更早更严重,长期接触汞且通风不良者易现呼吸系统症状等。 消化系统症状 汞中毒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口腔炎,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出血,口腔有金属味等。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汞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破坏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接触汞的人群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加重消化系统症状,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会进一步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汞中毒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需要特别注意。 泌尿系统症状 汞中毒可损害肾脏,导致泌尿系统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汞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尿量减少等。老年人汞中毒时,由于其肾脏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对汞毒性的耐受能力下降,泌尿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得更早且更严重,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呼吸系统症状 急性汞中毒时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可发生肺炎、肺水肿。这是因为汞蒸气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汞接触的工人如果工作环境通风不良,吸入汞蒸气的浓度较高,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且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儿童汞中毒时,呼吸系统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咳嗽等表现,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 皮肤症状 部分汞中毒患者会出现皮肤症状,如皮疹、痤疮样皮炎等。汞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吸收后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接触汞后皮肤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难以缓解。在生活中,接触汞后应及时清洁皮肤,避免汞在皮肤上长时间停留,以减少皮肤症状的发生风险。
2025-10-11 10:20:07 -
解酒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非药物快速解酒可通过缓慢分次补充水分、摄入香蕉葡萄西瓜等特定食物及保证充足休息来进行,老年人解酒要缓慢少量补水并选舒适体位休息,孕妇绝对禁止解酒,肝脏疾病患者靠非药物干预且不适及时就医。 一、非药物快速解酒措施 1.补充水分: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导致人体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可饮用适量温水、淡盐水或含糖饮料,一般建议一次饮用500~1000毫升,通过增加排尿来促进酒精排出体外,加速代谢进程。需注意,饮水应缓慢进行,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道负担,尤其老年人因心脏功能等因素,更需缓慢补水以降低心脏负荷。 2.摄入特定食物:香蕉富含钾元素,能缓解酒后的肌肉疲劳与不适,可适量食用1~2根;葡萄中含有的酒石酸可与酒精结合,降低血液中酒精浓度,建议食用100~150克葡萄;西瓜具有利尿作用,且含水量高,适量食用200~300克西瓜,有助于通过尿液排出酒精。 3.保证充足休息:睡眠时人体的代谢功能仍在持续工作,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有时间代谢体内的酒精。建议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长,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利于酒精代谢。 二、特殊人群解酒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肝脏代谢酒精的功能减弱,解酒时应更注重缓慢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心脏等方面的不适,补水方式可改为少量多次,每次饮用100毫升左右,间隔15~20分钟再饮用。同时,休息时需选择舒适的体位,保障身体机能平稳代谢酒精。 2.孕妇:孕妇绝对禁止通过任何方式解酒,因为酒精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智力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孕期应严格避免接触酒精。 3.肝脏疾病患者:此类人群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已受损,解酒主要依靠非药物干预,如缓慢补水、适度休息等,且需避免自行采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方法,若解酒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2025-10-11 1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