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脚抽搐怎么治疗
脚抽搐可通过拉伸肌肉、按摩、补充电解质、注意休息、穿合适鞋子、治疗潜在疾病、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预防可通过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运动、保持适当营养和水分摄入、保暖、保持良好心态等实现。 1.拉伸肌肉:当脚抽搐发生时,可以通过拉伸抽搐的肌肉来缓解症状。例如,伸直抽搐的腿,用手握住脚趾,缓慢地将脚向身体方向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放松。 2.按摩肌肉:轻轻按摩抽搐的肌肉,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3.补充电解质:脚抽搐可能与电解质失衡有关,特别是缺钙、缺镁。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补充这些电解质。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镁的食物包括全麦面包、坚果、豆类等。 4.注意休息:过度疲劳、缺乏睡眠或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能导致脚抽搐。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穿合适的鞋子:穿着合适的鞋子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减少脚抽搐的发生。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 6.治疗潜在疾病:某些潜在疾病,如神经病变、肌肉疾病或肾脏问题,可能导致脚抽搐。治疗这些疾病可以帮助缓解抽搐症状。 7.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脚抽搐,如钙剂、镁剂、肌肉松弛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脚抽搐频繁发生、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此外,预防脚抽搐也很重要,包括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伸展运动、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营养均衡等。
2025-07-22 15:15:36 -
吃小龙虾过敏怎么办
吃小龙虾过敏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可致呼吸困难、休克,应立即停止食用,清洗口腔,严重者需就医治疗,并避免再次接触。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过敏史的人群需特别注意。 1.停止食用小龙虾:如果已经确定对小龙虾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以免症状加重。 2.清洗口腔:用清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小龙虾残留。 3.观察症状:密切观察症状的发展,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家中观察,多喝水,促进身体代谢。 4.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果症状较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5.就医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会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6.避免再次接触:以后应避免再次接触小龙虾或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7.告知医生: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过敏的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食物过敏的反应可能更为严重。如果孩子吃了小龙虾后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就医。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一时期的女性身体较为敏感,应避免食用小龙虾等易过敏的食物。 3.有过敏史的人群:如果本身有其他过敏史,如花粉过敏、药物过敏等,吃小龙虾过敏的风险可能更高。在食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吃小龙虾过敏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同时,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2025-07-22 15:15:11 -
菌类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吗
一般情况下菌类和茄子一起吃不会中毒,但其特殊人群需注意,过敏体质人群可能因对其中一种过敏而引发过敏反应,胃肠功能较弱人群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以利于消化。 一、一般情况下不会中毒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菌类和茄子一起食用会引发中毒现象。从成分角度来看,茄子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矿物质等成分;常见可食用菌类如香菇、平菇等,主要含有蛋白质、多糖类等营养成分,二者的成分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大量的饮食安全相关研究也未发现菌类与茄子同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过敏体质人群:如果本身对菌类或者茄子其中一种食物过敏,那么无论是单独食用还是一起食用,都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人群在食用菌类和茄子时,要格外留意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因为过敏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不同表现,且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过敏体质人群需要高度警惕。 2.胃肠功能较弱人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在食用菌类和茄子时,要注意烹饪方式,确保菌类充分熟透,茄子也烹饪得软烂些,以便于消化。因为胃肠功能弱的人消化能力相对较差,若菌类未熟透可能会增加胃肠消化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茄子若过硬也不利于胃肠消化吸收。例如老年人胃肠蠕动相对缓慢,儿童胃肠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这类人群在食用时需特别关注食物的烹饪状态对消化的影响。
2025-07-22 15:13:51 -
大蒜味是什么中毒
大蒜味中毒主要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其分为轻、中、重三度及相应症状,救治需迅速脱离环境、清洗并给予解毒药物等,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相关情况及救治特点。 有机磷农药中毒根据中毒轻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血液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50%-7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等,血液胆碱酯酶活性在30%-50%;重度中毒会出现肺水肿、昏迷、呼吸衰竭、脑水肿等,血液胆碱酯酶活性在30%以下。 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等。然后尽快给予解毒药物治疗,常用的有胆碱酯酶复能剂(如氯解磷定等)和抗胆碱药(如阿托品等)。在救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胆碱酯酶活性等指标变化。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耐受性更差,一旦发生中毒病情进展往往更快,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将有机磷农药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使用解毒药物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各项指标,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孕妇若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要考虑母体的救治,还要重视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时需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
2025-07-22 15:12:54 -
中暑了不能吃什么
中暑后应避免高盐、辛辣刺激性、油腻及生冷食物,高盐食物会加重细胞外液高渗状态不利电解质平衡恢复;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致不适并加重燥热感;油腻食物增加胃肠负担致消化不良等;生冷食物会影响胃肠血液循环致不适甚至引发腹痛腹泻等。 一、高盐食物 中暑后应避免高盐食物。因为中暑时人体出汗较多,细胞外液丢失,此时若摄入高盐食物,会进一步加重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不利于机体电解质平衡的恢复。例如,过量食用咸菜等高盐食品,会使口渴感加剧,同时干扰身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正常调节机制。 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也不宜食用。这类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在中暑后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泻等,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恢复,还可能加重身体的燥热感,与中暑后需要散热、舒缓的身体状态相悖。 三、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中暑后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降低,食用油腻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身体从中暑状态中恢复,因为身体此时需要将能量更多地用于调节生理功能和补充水分电解质,而非消化油腻食物。 四、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等,中暑后食用生冷食物可能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胃肠道的不适,还可能导致腹部受凉,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来说,其胃肠道更为脆弱,更应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以防加重中暑后的不适反应。
2025-07-22 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