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聚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郑大一附院急诊外科主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创伤骨科专家,创伤外科救治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中国急救理事,中国灾害医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

  在骨科工作近30年,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急诊科任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5本,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2项。

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各种复合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骨关节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四肢创伤的微创诊治。展开
  • 发生煤气中毒后如何自救

    发生煤气中毒后要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立即开窗通风并关闭煤气阀门;采取正确自救措施,尽快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在专业人员到来前做好观察与简单处理;同时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要点,通过及时正确的一系列步骤最大程度减少煤气中毒损害。 一、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1.立即开窗通风:发现煤气泄漏导致中毒后,第一时间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因其呼吸频率相对较快,更需迅速改善通风状况,减少一氧化碳继续吸入。对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脱离中毒环境也至关重要,避免因持续吸入一氧化碳加重身体损害。 2.关闭煤气阀门:尽快关闭煤气总阀门,阻止煤气继续泄漏。若患者自身行动不便,同处现场的其他人应快速完成这一操作。 二、采取正确自救措施 1.尽快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迅速将自身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通畅。对于婴幼儿,要轻柔地转移,避免因慌乱造成二次伤害。例如用包裹轻柔地包裹住婴幼儿转移,确保其呼吸不受阻碍。 2.保持呼吸通畅: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身体的部位,让患者能够顺畅呼吸。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脱离中毒环境后更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必要时及时采取进一步呼吸支持措施。 三、及时寻求帮助 1.呼叫急救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向急救人员准确告知中毒地点等信息。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持续观察其意识、呼吸等状况。如果儿童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情况,需格外留意,及时向急救人员说明。 2.在专业人员到来前的观察与简单处理:若患者出现意识不清,但还有呼吸,可将其放置成复苏体位(即侧卧位)。对于有自主呼吸但昏迷的患者,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但需注意操作要规范,对于儿童和成人的心肺复苏操作力度等有区别,儿童心肺复苏要注意力度适中。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儿童: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煤气中毒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在发现儿童可能煤气中毒时,要第一时间检查儿童的呼吸、面色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格外留意儿童是否有头痛、头晕、恶心等疑似煤气中毒的表现。一旦怀疑儿童煤气中毒,应迅速按照上述步骤脱离环境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煤气中毒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老年人中毒后,除了按照常规步骤处理外,要更加密切监测其血压、心率等情况。在转移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搬运不当加重老年人基础疾病的病情。 发生煤气中毒后,迅速、正确的自救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及时脱离中毒环境、采取正确自救措施并及时寻求帮助等一系列步骤,最大程度减少煤气中毒对身体的损害,同时针对特殊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恰当处理。

    2025-10-11 13:09:59
  • 小儿酸中毒有哪些原因

    小儿酸碱平衡紊乱包括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有摄入不足(与年龄、病史有关)、丢失过多(消化道、肾脏丢失)、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缺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通气不足导致,与年龄、疾病、生活方式有关。 一、代谢性酸中毒 1.摄入不足 年龄因素: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如果长时间不能进食,机体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使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同时蛋白质分解加速,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而肾脏排泄酸性物质的能力有限,从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例如,新生儿出生后若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喂养,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病史影响:一些患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小儿,其体内的代谢途径存在缺陷,导致酸性物质产生异常增多或排出障碍,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2.丢失过多 消化道丢失:小儿腹泻时,大量碱性肠液丢失,而肠道对酸性物质的重吸收减少,使得大量酸性物质从消化道丢失。婴幼儿腹泻较为常见,若腹泻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就极易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比如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会导致大量碱性肠液丢失,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肾脏丢失:某些肾脏疾病会影响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使肾脏丢失大量碱性物质。例如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碳酸氢盐重吸收障碍或氢离子分泌障碍,使得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不同年龄的小儿肾小管酸中毒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时期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多尿等,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3.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缺氧:小儿在缺氧状态下,如患有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时,机体进行无氧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当乳酸产生过多且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时,就会导致乳酸酸中毒。例如,重症肺炎患儿由于肺部气体交换障碍,机体缺氧,无氧代谢增强,乳酸生成增多,若不能及时代谢,就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患有糖尿病的年长儿,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等,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属于代谢性酸中毒的一种类型。 二、呼吸性酸中毒 1.通气不足 年龄因素:新生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早产儿呼吸中枢调节功能较差,胸廓运动较弱等,容易出现通气不足。例如,早产儿因呼吸肌力量弱,呼吸频率低,导致肺泡通气量不足,二氧化碳潴留,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疾病影响:小儿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如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重症肺炎等,会导致气道阻塞或肺部通气功能障碍,使二氧化碳排出受阻,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比如喉头水肿的小儿,气道狭窄,通气不畅,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从而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生活方式影响:小儿在睡眠中如果姿势不当,压迫呼吸道,也可能导致短时间的通气不足,长期以往可能会影响酸碱平衡,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025-10-11 13:07:54
  • 水喝多会中毒吗

    正常情况下适量饮水不会中毒,但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可能致水中毒,不同人群水中毒风险及表现不同,健康成年人短时间饮超4-5升水可出现症状,儿童因肾功未熟易中毒,肾、心功能不全者饮水多会加重病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饮水避免水中毒,如健康人依环境等调整饮水量,儿童家长合理控量,肾、心功能不全者遵医嘱控饮。 一、水中毒的定义及发生机制 水中毒是指机体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正常情况下,肾脏有强大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来维持体内水和钠的平衡。但当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超过了肾脏的排水能力时,就会引发水中毒。例如,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长时间大运动量出汗后大量饮用淡水而未补充盐分,或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排水能力下降时,大量饮水容易导致水中毒。 二、不同人群水中毒的风险及表现 健康成年人:健康成年人在一般情况下,肾脏可以较好地调节水的平衡,但如果在短时间内(如1-2小时内)饮用超过4-5升的水,就可能出现水中毒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儿童的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水的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弱,因此儿童更容易发生水中毒。例如,一些儿童可能因为好奇大量饮水,或者在发热、呕吐、腹泻等情况下,家长过量给孩子补水而未考虑肾脏的调节能力,就可能导致儿童水中毒。儿童水中毒早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随后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排水功能下降,即使是正常量的饮水也可能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从而容易发生水中毒。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水量,根据肾功能情况由医生制定合理的饮水方案。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体内水分潴留,此时如果饮水过多,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心功能不全患者也需要限制饮水量。 三、如何避免水中毒 健康成年人:一般情况下,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较为适宜,但也应根据环境、活动量等因素适当调整。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可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水分,如运动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钠等电解质,而不是单纯饮用大量淡水。 儿童:家长要合理控制儿童的饮水量,教育儿童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在儿童发热、呕吐、腹泻等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水,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补水。 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患者:这类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制定的严格的饮水计划,密切监测水的出入量,根据自身病情控制饮水量,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减轻肾脏和心脏的负担。 总之,水喝多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水中毒,不同人群由于身体状况不同,发生水中毒的风险和表现有所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饮水以避免水中毒的发生。

    2025-10-11 13:07:22
  • 吃完蘑菇中毒反应

    不同种类蘑菇中毒反应有差异,毒蝇伞0.5-6小时出现胃肠道及神经精神症状,白毒伞潜伏期长,初期胃肠道症状后肝肾功能受损;中毒后要尽快清除毒物,包括催吐、洗胃,还需促进毒物排泄,如补液、利尿;儿童、老年人、孕妇误食蘑菇中毒需特别注意,儿童后果更严重,老年人病情进展快,孕妇中毒会影响胎儿。 一、不同种类蘑菇中毒的反应差异 (一)毒蝇伞中毒反应 毒蝇伞中毒一般在食用后0.5-6小时内出现症状。初期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可能出现精神错乱、幻觉、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有研究表明,毒蝇伞中的毒素如蝇蕈素等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 (二)白毒伞中毒反应 白毒伞中毒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6-24小时,有时甚至可达48小时。初期也是胃肠道症状,如剧烈呕吐、腹泻等,但之后会进入假愈期,看似症状缓解,但实际上肝脏、肾脏等器官已开始受到严重损害。肝脏受损可表现为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肾脏受损则可能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这是因为白毒伞中的毒肽类物质会特异性地抑制肝脏和肾脏细胞的RNA聚合酶,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二、中毒后的一般处理原则 (一)尽快清除毒物 1.催吐:如果患者食用蘑菇时间较短(一般在1-2小时内),且意识清楚,可以让患者饮用大量温水,然后刺激咽后壁进行催吐,尽量排出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或有昏迷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催吐。 2.洗胃:催吐不彻底或中毒时间稍长时,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洗胃,洗胃可以用清水、生理盐水等,通过洗胃能有效清除胃内残留的蘑菇毒素。 (二)促进毒物排泄 1.补液:通过静脉补液,补充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以促进毒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补液的速度和量,避免引起心肺功能负担过重。 2.利尿: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加速毒物的排泄,但使用利尿剂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情况,防止电解质紊乱。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误食蘑菇中毒的后果往往更严重,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毒素的代谢和耐受能力较差。家长要特别注意将蘑菇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一旦儿童误食蘑菇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要立即送往医院,并且在送往医院途中尽量让儿童保持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 (二)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对蘑菇毒素的代谢能力下降。老年人误食蘑菇中毒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出现中毒症状后应尽快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要更加谨慎。 (三)孕妇 孕妇误食蘑菇中毒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孕妇出现蘑菇中毒症状后,要立即就医,医生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胎儿的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法。

    2025-10-11 13:06:25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识别评估,通过气道、呼吸、循环支持初始复苏,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液体复苏,针对失血、脱水等进行病因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实验室指标,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立即识别与评估 1.识别低血容量性休克:通过病史(如大量失血、脱水等)、临床表现(如神志改变、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来识别,需快速判断患者循环状况,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因代偿能力不同,休克早期可能面色尚可但已有心率明显增快等表现。 二、初始复苏 1.气道、呼吸、循环支持:确保气道通畅,给予吸氧维持氧合。迅速建立至少2条大口径静脉通路,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位置及大小以保证液体快速输入。 三、液体复苏 1.晶体液选择:首选等张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液或0.9%氯化钠溶液,儿童可按20ml/kg快速静脉输注,成人也可先快速输入1000-2000ml晶体液观察反应。 2.胶体液选择:若晶体液复苏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但需注意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禁忌及风险,对于儿童要谨慎评估使用。 四、病因治疗 1.针对失血的处理:如果是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需快速寻找出血部位并进行控制,如外伤出血需压迫止血、手术止血等;对于消化道出血等情况需采取相应的内科或外科止血措施。 2.针对脱水的处理:如果是脱水引起,要明确脱水原因是等渗、低渗还是高渗性脱水,然后针对性补充相应的液体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如等渗性脱水主要补充等张晶体液,低渗性脱水需注意钠的补充速度等。 五、监测与再评估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儿童要密切关注囟门情况等,以评估复苏效果及病情变化。 2.尿量监测:留置尿管监测尿量,儿童尿量正常婴儿应≥1ml/(kg·h),儿童≥0.5ml/(kg·h),通过尿量变化评估肾脏灌注情况及循环状况。 3.实验室指标监测:监测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指标,根据指标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实验室指标范围不同,需结合儿童自身生理特点进行评估。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代偿能力有限,复苏过程中要更精细地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和量,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表现,避免因液体输入过快导致心衰等并发症,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需求及后续的生长发育影响。 2.老年人:老年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多伴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减退,复苏时要缓慢补液,密切监测心功能,防止输液过快诱发心衰、肺水肿等,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电解质平衡及脏器功能的保护。 3.孕妇:孕妇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要考虑胎儿的情况,液体复苏时需注意补液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优先保证母体循环稳定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必要时需多学科协作进行处理。

    2025-10-11 13:05: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