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甲状腺结节喝蒲公英水好不好
蒲公英水对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制不明且无充分临床证据证实其能治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喝蒲公英水需考虑个体差异,特殊人群更需谨慎,甲状腺结节应先明确性质,良性结节根据情况定期随访或手术治疗。 一、蒲公英水对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制及现有研究证据 (一)作用机制推测 蒲公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等,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其抗炎特性可能对甲状腺局部炎症有一定调节潜力,但目前对于甲状腺结节相关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有明确且被广泛认可的定论。 (二)现有研究证据 目前并没有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喝蒲公英水能够直接消除甲状腺结节或对甲状腺结节的病情发展起到确切的治疗作用。一些小型的观察性研究可能会提及蒲公英水的某些作用,但证据力度较弱,不能作为可靠依据来支持其对甲状腺结节有明确疗效。 二、甲状腺结节患者喝蒲公英水的注意事项 (一)个体差异方面 不同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患者是良性结节且较小,有的患者是恶性结节或结节较大,个体差异会影响蒲公英水可能产生的效果。对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蒲公英水的饮用可能需要更谨慎考虑,因为蒲公英需要经过肝肾代谢,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具体情况需根据个体的肝肾功能状态来判断。 (二)特殊人群情况 1.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目前缺乏蒲公英水对孕妇及胎儿安全性的充分研究,为避免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孕妇不建议随意饮用蒲公英水。 2.儿童: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于蒲公英水的代谢等情况与成人不同,且目前没有针对儿童饮用蒲公英水用于甲状腺结节相关情况的安全有效依据,所以不建议儿童饮用蒲公英水来处理甲状腺结节相关问题。 3.肝肾功能不全者:本身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饮用蒲公英水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谨慎决定是否饮用以及饮用的量等情况。 三、甲状腺结节的正确处理方式 (一)明确结节性质 首先要通过超声、穿刺活检等检查手段明确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恶性结节,需要及时采取手术等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良性结节,要根据结节的大小、有无压迫症状等情况来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二)良性结节的管理 对于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良性甲状腺结节,通常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每隔6-12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结节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明显增大、有恶变倾向等情况,再考虑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手术等;对于有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等)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多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025-10-17 12:46:45 -
糖尿病患能不能吃皮蛋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皮蛋,但需注意:控制食用量,每次不超半个到一个;搭配低升糖指数食物如蔬菜;食用后密切关注血糖变化;老年糖尿病患者要严控量并监测血压;合并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需更谨慎,依自身情况合理安排。 一、皮蛋的营养成分与糖尿病的关联 皮蛋含有一定量的钠、蛋白质等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钠的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血压等产生影响,而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皮蛋中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糖尿病患者如果过量食用皮蛋,过多的钠摄入可能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而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在食用皮蛋时需要关注盐分的摄入量。 二、糖尿病患者食用皮蛋的注意事项 1.控制食用量: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皮蛋,但要严格控制每次的食用量。因为皮蛋中的盐分等成分需要被合理把控,一般建议每次食用皮蛋的量不超过半个到一个,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钠摄入过多,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尤其是对血压和血糖控制的负面影响。 2.搭配其他食物:在食用皮蛋时,可搭配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蔬菜等。例如搭配黄瓜、番茄等蔬菜一起食用,这样可以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平衡整体的膳食结构,使餐食的升糖指数相对降低,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比如一份凉拌皮蛋黄瓜,黄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升糖指数低,与皮蛋搭配既能丰富口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血糖水平。 3.关注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皮蛋后,要密切关注自身血糖的变化情况。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不同,通过监测血糖可以了解皮蛋对自己血糖波动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如果食用皮蛋后血糖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那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减少皮蛋的食用量或者调整食用频率。 三、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食用皮蛋的情况 1.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对于钠的代谢能力可能减弱。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皮蛋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过量食用皮蛋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合并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肾脏疾病,那么对于皮蛋的食用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皮蛋中的蛋白质代谢产物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肾脏功能已经受到影响,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这类患者在食用皮蛋时,不仅要控制量,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肾脏功能情况来合理安排皮蛋的食用。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皮蛋,但需要在食用量、搭配食物以及自身血糖监测等多方面进行注意,尤其是特殊人群更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对待皮蛋的食用。
2025-10-17 12:45:41 -
甲状腺大小正常值
甲状腺大小可通过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评估,正常左右叶长度约4-5厘米、宽度2-2.5厘米、厚度1-1.5厘米,峡部厚度小于0.5厘米,不同人群有差异,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偏离较多要结合甲功等检查明确是否有疾病并由专业医生诊断制定方案。 甲状腺大小可通过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评估,正常左右叶长度约4-5厘米、宽度2-2.5厘米、厚度1-1.5厘米,峡部厚度小于0.5厘米,不同人群有差异,需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偏离较多要结合甲功等检查明确是否有疾病并由专业医生诊断制定方案 甲状腺大小存在一定的正常范围,通常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测量甲状腺的相关径线来评估其大小是否正常。一般来说,正常甲状腺的左右叶长度约为4-5厘米,宽度约为2-2.5厘米,厚度约为1-1.5厘米;峡部厚度一般小于0.5厘米。 不同人群的差异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甲状腺相对会比成人稍大一些。新生儿甲状腺大小有其自身特点,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接近成人的正常范围。青少年时期甲状腺的发育基本趋近于成熟状态,但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比如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甲状腺可能会有生理性的轻度增大,但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成年女性甲状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略大于成年男性,但差异通常在正常范围之内。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激素水平等有一定关系,但只要在上述的正常径线范围内,都属于正常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高碘或低碘环境中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大小。例如,长期高碘饮食地区的人群,甲状腺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变化,但如果仍在正常的径线范围内,也属于正常情况;而长期低碘地区的人群,甲状腺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代偿性增大,但也应在正常的变异范围内。如果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如从高碘地区到低碘地区生活,甲状腺大小可能会逐渐调整,但一般仍维持在正常范围附近。 病史影响:有甲状腺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甲状腺炎等疾病,在疾病恢复后,甲状腺大小可能会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但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持续监测。如果曾经因甲状腺结节等疾病进行过治疗,如手术等,那么甲状腺的大小会根据手术情况等发生相应变化,但也会有其术后的正常范围。例如,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组织会有其相应的大小范围要求,一般要保证剩余甲状腺能够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其大小会在术后通过超声等检查来评估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温馨提示:甲状腺大小的评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指标等综合判断。如果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大小偏离正常范围较多,需要进一步结合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疾病,并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2025-10-17 12:44:19 -
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饮食要控制总热量、营养均衡等,运动要规律且根据不同人群调整;药物治疗有二甲双胍(注意肾功能)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注意副作用及特殊人群慎用);特殊人群中儿童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药物慎用,老年要综合考虑整体状况、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增加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十分重要。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以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为宜。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因为肌肉细胞是胰岛素的重要靶组织,增加肌肉量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需适当调整,儿童患者应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趣味性运动,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老年患者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选择平稳的运动方式,如慢走、太极拳等,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运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运动风险后再制定运动计划。 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是常用的治疗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之一,它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输出,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时,二甲双胍常作为首选药物之一。但在使用时需注意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二甲双胍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药物蓄积。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类药物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可能会有水肿、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对于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胰岛素抵抗相对较少见,多与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胰岛素抵抗患者,首先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如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治疗需非常谨慎,只有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且病情较为严重时,才考虑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药物,且要密切监测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老年患者:老年胰岛素抵抗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干预方面,饮食要易于消化、营养均衡,运动要温和、安全,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女性老年患者还需考虑绝经后激素变化对代谢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和代谢指标的评估。
2025-10-17 12:43:09 -
什么时间进行内分泌治疗合适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在术后身体状况允许时尽早启动且疗程长,转移性乳腺癌HR阳性确诊即需启动;前列腺癌早期局限在治疗方案确定后据情况选时机,晚期转移确诊后尽早启动;不同人群里老年患者要评估基础指标,年轻育龄女性乳腺癌患者需考虑生育影响,合并其他疾病患者要多学科评估权衡内分泌治疗与合并症治疗的相互影响来确定时机。 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时机 1.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一般在手术、放化疗等基础治疗后身体状况允许时尽早启动,通常术后1-2周左右,对于激素受体(H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疗程可长达5-10年,此阶段需综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基础健康状态等因素,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开始以降低复发风险。 2.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当确诊为转移性乳腺癌且HR阳性时,应立即考虑启动内分泌治疗,以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需依据患者转移部位、肿瘤负荷等情况精准把握起始时机,若患者出现明显转移相关症状(如骨转移导致的疼痛等),则需更快启动治疗来改善预后。 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时机 1.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在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前后可能需要配合内分泌治疗,一般在治疗方案确定后根据患者整体状况选择合适时机启动,需综合评估肿瘤分期、患者身体耐受及预期生存等,若患者适合综合治疗方案,应在基础治疗前或同步考虑内分泌治疗的起始。 2.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确诊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后,就应尽早启动内分泌治疗,以延缓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时间,需密切关注患者转移相关情况及全身状况,及时开始内分泌干预来控制病情。 三、不同人群影响及特殊情况考量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内分泌治疗时机需充分评估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基础健康指标,若患者基础状况尚可,能耐受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影响,则在符合疾病治疗指征时尽早启动;若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谨慎评估后调整时机,优先保障患者身体耐受性。 2.年轻患者(尤其育龄女性):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时,需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在启动内分泌治疗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时机选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在保存生育功能措施后再启动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时机,综合肿瘤控制需求与生育规划来权衡。 3.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对于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内分泌治疗时机需综合评估内分泌治疗与合并症治疗的相互影响,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需在心内科等多学科评估后,选择既利于肿瘤控制又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心血管安全的时机启动内分泌治疗。
2025-10-17 12: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