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内分泌是什么意思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分泌的物质叫激素。这些激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等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过程。当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内分泌系统会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这些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环境稳定。例如,当人体进食后,血糖会升高,胰岛会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肝醣和脂肪;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甲状腺会分泌甲状腺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等。 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密切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如果内分泌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因此,保持内分泌系统的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2025-06-25 15:54:50 -
新生儿正常血糖值
正常新生儿的血糖值在2.2-7.0mmol/L之间,但不同检测方法和时间可能会有差异。 正常新生儿的血糖值通常在2.2-7.0mmol/L之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时间可能会导致结果略有差异。 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其糖原储备和代谢能力相对较弱,血糖值可能会相对较低,但一般也不会低于2.2mmol/L。如果新生儿的血糖值低于2.2mmol/L,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嗜睡、颤抖、呼吸急促等,需要及时治疗。如果血糖值高于7.0mmol/L,可能是由于母亲血糖过高、胎儿胰岛细胞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此外,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血糖值,如出生时的窒息、感染、低血糖等,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关注新生儿的血糖值对于保障其健康非常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都应该重视。
2025-06-25 15:53:37 -
高血糖能吃芝麻吗
高血糖患者可以吃芝麻,但需注意食用量,同时建议饮食多样化、均衡化,并结合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高血糖患者可以吃芝麻,但需注意食用量。 芝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钙、铁等营养成分。其中,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然而,芝麻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热量。因此,高血糖患者在食用芝麻时需要注意控制食用量,以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高血糖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多样化、均衡化,建议适量摄入各种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等,同时注意控制糖分、油脂和盐分的摄入量。 总之,高血糖患者可以吃芝麻,但需注意食用量,并结合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果您对饮食控制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6-25 15:51:55 -
车厘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车厘子,但需适量,并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下食用。 糖尿病人可以吃车厘子,但需适量,并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下食用。 车厘子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但每100克车厘子中含有10-12克的碳水化合物,属于中等含糖量的水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适量食用车厘子。建议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颗。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个体化,应根据个人的血糖、体重、运动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同时,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车厘子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有血糖波动,应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车厘子,但需适量,并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下食用。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5-06-25 15:51:11 -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是临床常见问题,严重可危及生命,需及时诊断治疗,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治疗应针对病因。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原因: 1.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原因复杂,包括肾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 2.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症状多样,如脱水、水肿、酸中毒、碱中毒等,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3.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延伸内容: 1.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特别关注。 2.长期卧床、慢性疾病患者等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问题,需要定期监测和预防。 3.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治疗不仅要纠正失衡,还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防止复发。
2025-06-25 15: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