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糖尿病人能喝蜂蜜水吗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蜂蜜水,饮食需控制糖分、脂肪和盐分摄入量,适量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甜味剂代替糖。 糖尿病人一般不能喝蜂蜜水。 蜂蜜水含有大量的糖分,进入人体后被肠道吸收,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此外,蜂蜜水还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饮用蜂蜜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非常重要。除了避免饮用蜂蜜水外,还应该注意控制饮食中的糖分、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同时,应该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如果糖尿病患者需要饮用甜味剂代替糖,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6-25 15:33:07 -
糖尿病人可以吃罗汉果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罗汉果,但其不能替代药物,食用需适量并咨询专业人士。 糖尿病人可以吃罗汉果。罗汉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主要成分包括罗汉果糖苷、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现代研究表明,罗汉果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辅助防治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罗汉果虽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益处,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罗汉果或其他食物时,应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同时,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罗汉果或其他食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确保饮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025-06-25 15:32:03 -
糖尿病可以喝普洱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普洱,但需注意饮茶方式和饮用量。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较为刺激,熟茶相对温和。对于糖尿病患者,熟茶更为适宜。此外,饮茶时应避免过浓,同时注意监测血糖,防止血糖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饮用普洱茶时,要结合个人情况,如血糖控制情况、药物作用等。如果有任何疑虑或不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他们能够根据个人情况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关爱健康,从细节开始,让我们一起科学饮茶,享受健康生活。
2025-06-25 15:30:49 -
糖尿病能吃牛肉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牛肉,但要注意摄入量和烹饪方式,建议选择合适部位,采用健康烹饪方式,并搭配其他食物,同时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牛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摄入牛肉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摄入量:牛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牛肉的摄入量。 2.选择合适的部位:相较于其他部位,牛肉的某些部位脂肪含量较低,如瘦牛肉、牛里脊等,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3.烹饪方式:糖尿病患者在烹饪牛肉时,应尽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煮、炖、烤等,避免使用过多的油和调味料。 4.搭配其他食物:牛肉的饱腹感较强,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牛肉时,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 5.注意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牛肉后,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药物或饮食方案。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牛肉,但需要注意摄入量和烹饪方式,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如果对饮食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6-18 18:41:53 -
孕妇有甲减怎么办
女性孕期因激素变化导致甲减是常见问题,需以积极心态治疗。 一、治疗方面:主要是服药直接补充甲状腺素,要将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在2.5uiu/ml以下的正常范围,以此保障胎儿健康。 1.通过药物精准调节,使甲状腺素水平处于合适状态。 2.定期检测促甲状腺激素,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含碘食物摄入:适量食用海带、紫菜、海苔、海藻类等含碘食物,以及选用含碘食盐。 (1)这些食物中的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 (2)合理摄入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2.适度运动:孕妇适度运动可提升新陈代谢,如选择散步。 (1)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对自身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散步较为舒缓,适合孕妇。 3.作息与压力调节:保持正常作息,适时释放压力,且每月至少就医复查一次。 (1)规律作息能帮助稳定身体机能。 (2)释放压力可避免因情绪等因素影响激素水平。 (3)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准确掌握病情变化。 总之,对于孕期甲减,既要重视治疗,也要在日常生活各方面做好配合,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06-18 18: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