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降血脂的药有哪些
降血脂药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其他降脂药,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并注意饮食、运动和定期复查。 1.他汀类药物 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2.贝特类药物 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该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并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烟酸类药物 如烟酸、阿昔莫司等。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并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4.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如依折麦布等。该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5.其他降脂药 如普罗布考、ω-3脂肪酸等。这些药物也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但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降脂药作用机制不同,适用人群也不同。在使用降脂药时,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合并疾病、年龄、性别等因素,个体化选择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降脂药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降脂效果。
2025-08-08 15:00:20 -
高胆固醇症的食品有哪些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适宜食用燕麦、大蒜、洋葱、深海鱼、橄榄油、大豆及其制品、坚果等食品,饮食调整对控制血脂水平很重要,还需结合药物治疗和适当运动。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以下是一些高胆固醇症的食品: 1.燕麦 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帮助调节血脂。 2.大蒜 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3.洋葱 能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4.深海鱼 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预防心血管疾病。 5.橄榄油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6.大豆及其制品 如豆腐、豆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7.坚果 如杏仁、核桃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饮食调整只是治疗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适当运动等综合措施来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在选择食品时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8-08 15:00:03 -
什么药能治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治疗涉及抗感染药物依据病原菌类型选对应抗生素,前列地尔可扩张血管改善足部微循环,甲钴胺能促进神经修复,降糖药物严格控糖是基础,老年人用要关注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儿童不常规用成人药,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控血糖及处理足部情况。 一、抗感染药物 当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时,需依据病原菌类型选用相应抗生素。若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药物;若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等。例如,对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会选用合适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二、改善循环药物 前列地尔属于前列腺素类似物,可扩张血管,改善足部的微循环,有助于促进足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利于创面修复。 三、神经营养药物 甲钴胺可促进神经的修复,糖尿病足常伴有神经病变,使用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病变相关症状。 四、综合管理相关药物 降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维持在合理范围,有利于足部病变的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使用药物时需关注肝肾功能,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儿童一般不常规使用治疗成人糖尿病足的上述药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来控制血糖及处理足部情况,以保障母婴安全。
2025-08-08 14:59:47 -
高脂血症是什么病?
高脂血症,即高血脂,在医学上也叫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或)总胆固醇升高,还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从发病原因看,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关于高脂血症的病因: 一、原发性高脂血症:多数与基因突变相关,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故而呈现家族聚集性。有相当数量的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病因不明,可能是基因突变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环境因素有: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过多摄入高油高脂食物;体力活动匮乏;肥胖;抽烟;酗酒;以及年龄增长。 二、继发性高脂血症:致使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常见疾病主要涵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 三、雌激素缺乏:雌激素缺乏也会引发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治疗办法: 一、药物治疗:可服用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错误用药。 二、饮食方面: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取,补充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纤维。 三、运动:坚持运动以控制体重,使其达到或接近标准体重。 四、其他:戒烟,限制盐的摄入量,限制饮酒且禁饮烈性酒。 总结概况提示: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病因多样,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等,治疗上可通过药物、饮食调整、运动及其他生活方式改变来进行。
2025-08-08 14:59:20 -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原因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遗传、生活方式、体重及其他因素,部分人偏高可能是疾病表现,需就医评估。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这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例如,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富含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低脂肪、低糖和低盐)、不吸烟、限制饮酒等。 体重:体重正常或偏低的人通常具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肥胖或超重可能导致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糖皮质激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肝炎)或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E、铬)也可能影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此,如果发现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在这些情况下,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总之,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但具体原因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2025-08-08 14: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