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李志臻副主任医师(6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李志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展开
  • 怀孕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孕期血糖高的症状包括口渴、易饥饿、尿多尿频、乏力、消瘦等。孕期出现高血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口渴:会出现容易感觉口渴的情况,总是想喝水,即便喝了很多水依然觉得口渴,此时就需要留意是否是妊娠血糖升高了。 二、易饥饿:孕妈妈虽然是一人吃但供两人营养,容易饿常被视为正常现象,然而这也可能是高血糖所致,因为血糖过高不能被细胞利用,刺激大脑饥饿中枢兴奋从而使人感到很饿。 三、尿多尿频: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尿尿次数明显增多,一天内可达20多次,而且尿液容量也比以往增加很多,这也需要提高警惕,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四、乏力和消瘦:还容易出现乏力以及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症状。 总之,建议孕妈妈们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血糖,以免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025-05-28 11:03:30
  • 低血糖要吃什么糖果

    低血糖患者可以吃葡萄糖片、含糖饮料和硬糖来缓解症状,但糖尿病患者或其他特殊人群需遵医嘱,预防低血糖的关键是定时进食和避免过度运动,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1.葡萄糖片 这是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的首选。葡萄糖能够被身体迅速吸收,快速缓解低血糖症状。 2.含糖饮料 如可乐、果汁等。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血糖水平。 3.硬糖 如水果糖、奶糖等。这些糖果中的糖分含量较高,可以作为缓解低血糖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其他特殊人群,在选择糖果时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同时,低血糖的预防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过定时进食、避免过度运动等方式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果低血糖症状严重或频繁发生,应及时就医。

    2025-05-28 11:00:50
  • 甲状腺3类严重吗

    甲状腺结节3级通常不算很严重,但具体情况需结合患者症状综合判断。临床上将甲状腺结节分为6级,1至3级多为良性增生改变,4级及以上结节恶性程度相对较高,4b及以上则需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当患者检查出甲状腺结节3级时,多考虑是甲状腺良性增生性变化,病情相对较轻,不必过度紧张,定期复查就行。 一、如果甲状腺结节3级患者的结节体积过大或持续增大,且出现明显不适,如吞咽困难、局部压痛、声音嘶哑等情况,就应及时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测。 1.若检测结果异常,那么病情就相对严重,此时必要时应进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 总之,疾病的严重性不能一概而论,确诊后应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025-05-28 10:57:30
  • 糖尿病人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苹果、蓝莓、草莓、柚子和橙子等水果,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并与医生保持沟通以确保血糖控制良好。 1.苹果 富含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蓝莓 含有抗氧化剂,对血糖控制有益。 3.草莓 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低糖水果。 4.柚子 含有类黄酮和植物化学物质,有助于降低血糖。 5.橙子 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对血糖影响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水果时应控制摄入量,并根据个人血糖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与医生保持沟通,以确保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2025-05-28 10:52:35
  • 高血糖要怎么降下来

    高血糖可通过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监测血糖、管理压力、定期体检等方法降下来。 1.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糖、低盐、低脂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糖饮料和加工食品。 2.合理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药物治疗 如果饮食和运动调整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开处方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等。 4.监测血糖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5.管理压力 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通过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或寻求心理支持来管理压力。 6.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

    2025-05-22 16:34: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