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展开
  • 孕妇空腹血糖高如何控制

    孕妇血糖高需从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心理调节和定期产检多方面进行管理。饮食要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与食物组成、控制糖分摄入;运动选合适方式、注意时间与频率;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产检及时反馈调整方案。 控制糖分摄入:严格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糕点等。一些水果虽然美味,但也含有一定糖分,应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梨、草莓等,且在两餐之间食用,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左右。以苹果为例,其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每天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较为合适。 运动干预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孕妇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较为安全且容易实施的运动方式,每天可进行3次,每次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以孕妇能保持呼吸顺畅但稍感气喘为宜。孕妇瑜伽则能帮助孕妇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调节血糖。但要注意,运动前需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缓慢地活动四肢、腰部等,运动后也要进行放松活动。 注意运动时间与频率: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每周运动的频率至少应达到150分钟,可分散到5-6天进行。对于有妊娠并发症或身体状况特殊的孕妇,如存在前置胎盘、先兆流产等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运动方案。 血糖监测 监测频率与方法:孕妇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一般来说,每天至少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可在早晨起床后空腹状态下进行血糖测量;餐后血糖可选择餐后1小时和餐后2小时进行监测,餐后1小时血糖值应小于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小于8.5mmol/L。血糖监测可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操作时要注意按照血糖仪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确保监测结果准确。 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孕妇在孕期由于血糖高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因此,孕妇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家人也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孕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血糖的控制也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孕妇可以每天听30分钟舒缓的音乐,与家人每周进行一次轻松的交流活动。 定期产检 及时反馈与调整方案:孕妇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通过产检可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自身血糖控制的效果。医生会根据产检的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考虑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胰岛素治疗等,但具体治疗需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同时,产检也能及时发现孕期可能出现的其他并发症,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1 12:29:23
  • 女性肾上腺瘤症状

    女性肾上腺瘤有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症状,包括雄激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的不同表现,还有局部压迫相关症状如腰部疼痛、腹部不适等,育龄女性需注意对生育的影响,老年女性症状可能不典型,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并治疗。 雄激素分泌增多:女性可能出现多毛症状,表现为面部、下巴、胸部等部位毛发增多增粗,类似男性毛发分布;还可能出现痤疮,由于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所致;另外,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等情况,这是因为雄激素水平升高干扰了正常的内分泌调节,影响了卵巢的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和月经量。 雌激素分泌异常:如果肾上腺瘤分泌过多雌激素相关物质,可能导致乳腺增生,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还可能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因为雌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 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常见的是皮质醇增多,可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即脂肪主要堆积在面部、颈部、腹部等部位,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特征;还会有皮肤薄、容易出现瘀斑的情况,这是由于皮质醇增多影响了蛋白质代谢,使皮肤的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皮肤变薄;血压也可能升高,皮质醇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长期皮质醇增多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另外,还可能出现血糖升高,因为皮质醇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影响糖代谢。 局部压迫相关症状 肾上腺瘤增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肾脏时可能引起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如果压迫到腹腔神经丛等,可能导致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 特殊人群情况需注意 育龄女性:肾上腺瘤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对生育产生影响,除了上述提到的月经紊乱可能导致受孕困难外,激素水平的改变还可能影响卵子的质量和排卵功能。因此,育龄女性如果发现肾上腺瘤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对生育的潜在影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便更好地规划生育计划。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肾上腺瘤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向心性肥胖可能被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表现而被忽视;血压升高可能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混淆,容易漏诊肾上腺瘤。所以老年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分布改变、血压难以控制等情况时,应警惕肾上腺瘤的可能,及时进行肾上腺相关检查。 总之,女性肾上腺瘤的症状多样,涉及激素分泌异常和局部压迫等多方面,不同年龄的女性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当出现上述相关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肾上腺相关激素测定、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如肾上腺CT、MRI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2:26:05
  • 怎样处理自己总是莫名奇妙的雌激素过高

    通过饮食调控保持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蔬菜全谷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适度进行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证充足规律7-9小时睡眠来调整生活方式,及时就医做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排查激素水平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注意避免接触含塑化剂等环境雌激素物质,育龄女性关注月经变化,孕期女性异常雌激素需专业评估,儿童雌激素异常升高要警惕及时排查。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调控: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有助于调节雌激素代谢,例如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能对维持激素平衡有帮助;同时控制红肉及加工肉的食用量,这类食物可能影响内分泌环境。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身体代谢,帮助维持健康体重,而肥胖可能是导致雌激素过高的诱因之一,规律运动能通过改善代谢状态间接调节雌激素水平。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长建议维持在7~9小时。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激素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长期睡眠不足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雌激素的正常分泌与代谢。 二、医学检查与原发病排查 1.激素水平检测: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等相关检查,重点检测雌二醇等雌激素指标,明确雌激素具体水平及波动情况。通过检测可初步判断雌激素是否异常升高及大致原因。 2.疾病排查:排查可能导致雌激素过高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其典型特征包括雄激素升高、雌激素相对异常等,需通过超声等检查辅助诊断;此外,某些卵巢肿瘤、肾上腺疾病等也可能引起雌激素异常,需进行相应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三、避免环境雌激素影响 注意避免接触环境中可能的雌激素类物质,例如减少使用含塑化剂的塑料制品,避免长期暴露于含有雌激素样成分的化妆品、某些农药残留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干扰人体自身的内分泌调节,导致雌激素水平异常。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需密切关注月经周期、经量等变化,若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更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月经异常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相关,不同年龄阶段的育龄女性激素变化特点不同,需针对性评估。 孕期女性:孕期雌激素本身会生理性升高,但若出现异常升高情况需由专业医生评估,排除病理因素导致的异常升高,因为孕期激素变化复杂,需谨慎对待。 儿童:儿童期若出现雌激素异常升高情况需高度警惕,可能与内分泌相关疾病有关,如性早熟等,需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排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1 12:23:28
  • 空腹血糖7.5严重吗

    空腹血糖7.5mmol/L已高于正常范围,接近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一定严重性,受生活方式、年龄、病史等因素影响,需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及时就诊内分泌科,由医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若确诊糖尿病可能需药物干预等,应及时采取措施明确病情并合理干预。 一、空腹血糖7.5mmol/L的严重性评估 空腹血糖正常值一般为3.9~6.1mmol/L,当空腹血糖达到7.5mmol/L时,已高于正常范围,具有一定的严重性。首先,从糖尿病诊断角度来看,若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所以空腹血糖7.5mmol/L已接近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二、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这类人群应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比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同时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年龄因素:对于老年人,空腹血糖7.5mmol/L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并发症风险,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血糖波动的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饮食和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且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可能更大。而对于年轻人群,若出现空腹血糖7.5mmol/L,也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病史因素:如果本身有家族糖尿病史,那么空腹血糖7.5mmol/L提示患病风险更高,这类人群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外,更应密切监测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进一步检查及建议 一旦发现空腹血糖为7.5mmol/L,应进一步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能更全面地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同时,还应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因为高血糖往往常伴随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建议及时就诊内分泌科,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可能包括更详细的血糖监测计划、饮食和运动指导等。如果确诊为糖尿病,还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考虑是否需要药物干预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患者自身不要自行盲目用药。 总之,空腹血糖7.5mmol/L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应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明确病情并进行合理干预。

    2025-10-11 12:22:23
  • 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

    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值因人群而异,成人一般0.3-5.0mIU/L(不同机构略有差异);儿童不同年龄范围值不同,新生儿期、2周、2个月-12岁范围有别;妊娠期女性不同孕期范围不同,早期0.1-2.5mIU/L、中期0.2-3.0mIU/L、晚期0.3-3.0mIU/L;老年人一般0.5-7.0mIU/L左右;患有其他疾病人群需综合基础疾病及临床情况判断TSH水平。 成人:一般情况下,成人促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范围是0.3-5.0mIU/L。但在不同的医疗机构,由于检测方法、试剂等因素的不同,可能会略有差异。例如,有些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是0.5-4.5mIU/L等。 儿童:儿童的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新生儿期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对较高,一般在出生后2-4天内,促甲状腺激素可达到10-30mIU/L,在1周后逐渐下降,2周时约为2-10mIU/L,2个月-12岁儿童的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范围一般在0.5-5.0mIU/L之间,但具体也会因实验室而异。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妊娠早期(前3个月),促甲状腺激素应控制在0.1-2.5mIU/L;妊娠中期(4-6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范围约为0.2-3.0mIU/L;妊娠晚期(7-9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范围大概是0.3-3.0mIU/L。这是因为妊娠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甲状腺功能,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如果妊娠期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促甲状腺激素过高可能增加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等风险,促甲状腺激素过低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 特殊人群方面: 老年人:老年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范围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老年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范围在0.5-7.0mIU/L左右,但也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来判断。老年人的甲状腺功能可能会出现生理性减退,所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如果升高过多,也可能提示存在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从而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在评估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如促甲状腺激素过高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心率减慢等,进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2025-10-11 12:19: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