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展开
  • 血糖高的人便秘怎么办

    血糖高且便秘可通过生活调节、药物治疗改善,少数因肠道息肉、肿瘤等引起的需手术治疗。 一、生活调节: 1.饮食方面,多吃蔬菜和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魔芋、燕麦等,既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其低糖特点又不会加重血糖高症状。 2.要保证充足饮水,有助于缓解大便干结。 3.适量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减轻便秘状况。 二、药物治疗: 1.患者要积极服用降糖药。 2.可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包括乳果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等。 3.也可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的药物。 4.还可使用麻仁润肠丸、芪蓉润肠口服液等来改善便秘症状。 三、手术:若肠道有息肉、肿瘤等导致便秘,需及时就医,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血糖高且便秘的情况,要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改善方法,包括生活调节、药物治疗等,若存在特殊病因则可能需手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025-05-06 15:02:39
  • 促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怎么样

    通常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影响,如导致心慌、心悸、呼吸加快等,患者需及时治疗。 一、肾上腺素的作用 肾上腺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使人呼吸加快、心跳和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从而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让反应更加迅速。 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的不良影响 1.会造成心慌、心悸、呼吸加快等状况。 2.可能引起气短、胸闷、头晕等现象。 3.在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 三、不同情况的应对 如果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是由于身体处于紧张、焦虑或者运动、奔跑等状态引起的,通常在充分休息后可缓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 总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对身体有明显不良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患者自身也需做好生活方面的调整。

    2025-05-06 15:01:02
  • 餐后血糖9正常吗

    餐后血糖9mmol/L是否正常要依据检测时间与自身不良症状综合判断。餐后血糖通常会有波动,较易超7.8mmol/L。 一、若餐后即刻测血糖且无乏力、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一般属正常,无需过度担心。因为此时食物刚摄入,血糖处于上升阶段。 二、若餐后两小时测血糖达9mmol/L,且频繁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则多考虑存在糖尿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胸闷等表现,对健康不利。这是因为餐后两小时血糖的参考意义较大,此值升高且伴有相关症状可能提示血糖异常。 建议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食物摄入。且最好在餐后两小时内进行血糖监测,准确率相对较高。除自行监测外,还可及时到医院进行空腹血糖监测,以了解血糖是否正常。 总之,要准确判断餐后血糖9mmol/L是否正常,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同时要重视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如有疑虑及时就医检查。

    2025-05-06 14:59:44
  • 甲状腺萎缩怎么治疗

    甲状腺萎缩是指甲状腺体积逐渐缩小的现象,目前对此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一、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1.若甲状腺萎缩但未影响甲状腺功能,无需特殊处理,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检查甲状腺功能。 二、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1.甲状腺萎缩到一定程度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甲状腺激素药物,如常见的左甲状腺素钠片等,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此外,甲状腺萎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清淡饮食为主,戒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可起到一定预防或延缓甲状腺萎缩的作用。在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能有效监测具体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控制甲状腺分泌功能正常,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甲状腺萎缩要根据是否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患者要注意日常习惯,治疗中要重视甲状腺功能监测。

    2025-05-06 14:57:40
  • 胆固醇的吸收在小肠还是回肠

    胆固醇的吸收主要在回肠,其吸收过程受胆汁酸、饮食脂肪含量、肠道微生物等因素调节,特殊人群需注意调节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的吸收主要在回肠。 这是因为回肠是小肠中吸收胆固醇的主要部位。在回肠黏膜细胞的内质网中,胆固醇与脂肪酸、胆汁酸等结合形成胆固醇酯,然后通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 此外,胆固醇的吸收还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胆汁酸、饮食中的脂肪含量、肠道微生物等。当胆汁酸分泌不足或饮食中脂肪含量较低时,胆固醇的吸收会增加,以满足身体对胆固醇的需求。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等,胆固醇的吸收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些人群可能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方式来调节胆固醇水平。 总之,胆固醇的吸收主要在回肠,但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如果有相关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5-06 14:56: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