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向 Ta 提问
李志臻,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内科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垂体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内分泌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发表论文近20篇,多为核心期刊,参编著作1部,获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甲亢病人,在长期药物治疗时,为什么需要经常检查白细胞
抗甲状腺药物可能致粒细胞减少,而通过定期检查白细胞可早期发现,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不同人群如老年、儿童、有基础疾病的甲亢病人检查白细胞有特殊考量,因他们在药物致粒细胞减少后发生不良后果风险不同,需密切监测白细胞来降低风险保障健康。 一、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粒细胞减少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可能会引起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患者中,约有1%-2%会出现粒细胞缺乏症,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粒细胞缺乏时,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会大幅下降,易发生严重感染。 二、白细胞检查的重要性——早期发现粒细胞减少 1.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定期检查白细胞,可以早期发现患者是否出现了药物导致的粒细胞减少情况。一旦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降低,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避免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防止患者因感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例如,当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时,可能需要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或者考虑改用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其他甲亢治疗方式。 2.保障患者安全:对于甲亢病人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经常检查白细胞能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系统状况,因为粒细胞减少可能在患者毫无明显自觉症状时就已发生,而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客观、准确地发现这种异常。比如一些患者可能在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前,白细胞计数已经开始下降,此时及时发现并处理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三、不同人群检查白细胞的特殊考量 1.老年甲亢病人: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抗感染等的耐受能力较差,药物导致粒细胞减少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所以对于老年甲亢病人,更需要密切监测白细胞,以便能更早发现问题并处理,降低因粒细胞减少带来的不良后果。 2.儿童甲亢病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白细胞检查同样重要。儿童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有差异,定期检查白细胞可以及时发现药物对儿童血液系统的影响,保障儿童在治疗甲亢过程中的身体安全,避免因粒细胞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引发感染等问题。 3.有基础疾病的甲亢病人:如果甲亢病人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其身体的整体状况较为复杂,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时,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因此这类患者更需要经常检查白细胞,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甲亢的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对整体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
2025-10-11 12:19:13 -
糖尿病人能吃西兰花吗
糖尿病人能吃西兰花,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波动、增加饱腹感;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简单,把握好食用量,还存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人、妊娠糖尿病患者食用时也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西兰花的营养成分与糖尿病人的关系 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为平缓。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食物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 二、西兰花对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益处 1.降低餐后血糖波动:其丰富的膳食纤维特性使得食用西兰花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变得相对缓慢,使得血糖不会在进食后迅速大幅上升。例如,有临床研究对比了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含膳食纤维食物与不含膳食纤维食物后的血糖变化,发现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西兰花等食物能显著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的峰值。 2.增加饱腹感:西兰花的热量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能让糖尿病人在进食后较长时间内保持饱腹感,有助于控制总体食量,避免因过度进食导致血糖升高。这对于维持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稳定也有积极作用,因为体重超标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合适的体重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三、糖尿病人食用西兰花的注意事项 1.烹饪方式:建议采用清蒸、清炒等简单的烹饪方式,避免使用过多的油、盐、糖等调料。因为高油、高盐的烹饪方式可能会增加食物的热量和钠含量,对糖尿病人的血脂、血压控制不利,而过多的糖分会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2.食用量的把握:虽然西兰花对糖尿病人有益,但也需要适量食用。一般来说,每餐可食用100-150克左右,可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身体活动量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例如,运动量较大的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食用量,但要相应地调整当天的主食摄入量,以保持总热量的平衡。 3.个体差异:不同的糖尿病人个体对食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有些糖尿病人可能在食用西兰花后血糖控制效果非常明显,而有些可能反应相对不那么突出。因此,糖尿病人在食用西兰花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自身血糖情况来调整西兰花的食用量和食用频率。 对于特殊人群的糖尿病人,如老年糖尿病人,由于其消化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在食用西兰花时更要注意烹饪得软烂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妊娠糖尿病患者食用西兰花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还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结合孕期的营养需求和血糖控制目标来合理安排西兰花的食用量,确保母婴健康。
2025-10-11 12:17:37 -
糖尿病人不吃早餐的危害
不吃早餐对糖尿病患者有多方面不良影响,会加剧血糖波动、增加低血糖风险、影响血脂代谢、加重胃肠道负担与功能紊乱,不同年龄段、病史、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受影响程度有差异,需积极纠正不吃早餐的不良生活方式来维持健康。 引发低血糖风险增加 不吃早餐时,体内储存的肝糖原等能量物质逐渐被消耗,而糖尿病患者如果本身服用降糖药物,在没有进食补充能量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低血糖。轻度低血糖可引起患者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低血糖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更是雪上加霜,会大大增加再次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可能性。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在不吃早餐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差异可能不显著,但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身体状态有所变化,可能对低血糖的耐受程度和反应有所不同,需要更加留意。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长期有不吃早餐习惯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高,需要积极纠正这种不良生活方式。 影响血脂代谢 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会干扰正常的血脂代谢节律。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食后会促进脂肪的代谢等过程,而不吃早餐会使血脂代谢的节奏被打乱,导致血脂水平异常。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长期不吃早餐可能会使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肥胖倾向的糖尿病患者,这种血脂代谢的紊乱会进一步加重肥胖相关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因为血脂异常又可能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而体重增加会使糖尿病病情更难控制。不同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如病史较长且已经出现一定程度血管病变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带来的心血管风险会更高,更需要注重早餐的摄入来维持正常的血脂代谢。 加重胃肠道负担与功能紊乱 长期不吃早餐,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也会受到影响。胃肠道在正常情况下有规律的消化节律,不吃早餐会使胃肠道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之后进食时胃肠道需要突然大量分泌消化液等进行消化工作,容易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症状。而且,胃肠道功能的紊乱也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但合理的早餐摄入可以保证胃肠道在相对规律的状态下工作,维持其正常功能。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不吃早餐更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进而影响整体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需要特别注意保证规律的早餐摄入来维护胃肠道健康。
2025-10-11 12:16:05 -
糖尿病柚子能吃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柚子,不同情况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控量;老年患者要选新鲜成熟的,关注胃肠反应和血糖;久坐者控量且食用后适当活动,运动量大者运动后可适当吃但也不能过量;合并糖尿病肾病者根据肾功能定能否及食用量,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也需适量。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食用柚子的注意事项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食用柚子需在家长监督下进行,要注意控制量,因为儿童的饮食量与成人不同,避免因过量食用柚子影响血糖的稳定。同时,要考虑儿童的味觉偏好,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但不能因为是水果就无限制食用,要结合其每日总热量摄入来规划。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柚子时要注意选择新鲜、成熟的柚子。由于老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要关注食用柚子后胃肠道的反应。如果有胃肠道不适,应适当减少食用量或暂停食用。并且老年患者的血糖监测可能相对更需要关注,食用柚子后要留意血糖的变化情况。 不同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食用柚子的考量 sedentary(久坐)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运动较少,食用柚子时更要注意控制量,因为久坐的生活方式本身可能导致能量消耗低,过多食用柚子可能使摄入的糖分不能及时消耗,影响血糖。但柚子的营养成分又对身体有益,所以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可以食用,并且食用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慢走等,帮助消耗能量。 active(运动量大)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大的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可以适当吃一些柚子来补充能量和营养。因为运动后身体需要补充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柚子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身体提供一定能量。但也要注意,即使运动量大,食用柚子也不能过量,要根据运动消耗的能量和每日总热量需求来合理安排柚子的食用量。 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食用柚子的注意事项 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需要注意柚子中钾的含量。因为肾功能不全时,钾的排泄会受到影响,而柚子含有一定量的钾。此时要咨询医生,根据肾功能情况来确定能否食用及食用量。如果肾功能轻度受损,可能可以少量食用;如果肾功能损害较严重,可能需要限制柚子的食用。 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于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食用柚子一般没有特殊的禁忌,但同样要注意适量。因为柚子本身的营养成分对眼睛的健康可能有一定益处,如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可能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但过量食用可能对血糖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所以也要控制食用量。
2025-10-11 12:14:40 -
糖尿病人发烧了怎么办,如何退烧
糖尿病人发烧后要先观察体温,低热时可通过多饮水、擦拭身体、调节环境温度等非药物方法降温,高热超38.5℃可谨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烧,若发烧持续不退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就医时要告知糖尿病病史以便针对性治疗。 一、观察体温情况 糖尿病人发烧后首先要密切观察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属于低热范围,可先尝试非药物的退烧方法;若体温达到或超过38.5℃,则需要考虑适当的退烧措施,但要注意用药安全等问题。 (一)低热时的非药物退烧方法 1.物理降温 多饮水:糖尿病患者发烧时身体水分丢失较多,多饮水不仅可以补充因发热而散失的水分,还能促进排尿,通过尿液排出部分热量。一般建议饮用温开水,每天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大约1500-20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可少量多次饮用。 擦拭身体: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通过擦拭可以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擦拭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因擦拭导致患者受凉而加重病情。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要动作轻柔,水温不宜过低。 2.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5℃左右,室内空气要流通,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度的调节,防止因环境温度不适导致病情加重。 二、高热时的处理 如果体温超过38.5℃,在考虑退烧时,要谨慎选择退烧方式。对于成人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物,但要注意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较小的特点。而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肝肾功能等的不恰当退烧药物,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对血糖影响小的退烧措施。 (一)药物退烧的注意事项 使用退烧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相对比较安全,对血糖的影响较小。但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其他并发症,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尤其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要谨慎用药。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糖尿病人发烧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要及时就医。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烧可能是感染等原因引起,而感染又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及时就医可以明确发烧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如果是肺部感染引起的发烧,需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发烧,也需要相应的抗感染等处理。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告知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病情进行合理的治疗。
2025-10-11 1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