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疑难胃肠病,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老年临床医学部消化内科科主任。1982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或医学学士学位。现兼任河南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肝炎学组副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康复(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毕业近30年来,长期从事肝病、胃肠病、老年病临床治疗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肝脏疑难病如难治型丙肝、隐匿型乙肝伴随脂肪肝、转氨酶反复升高、不明原因肝病、妊娠期合并肝损伤治疗有独到见解;对重症肝炎、肝硬化腹水、黄疸、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晚期肿瘤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擅长各种肝病(乙肝、丙肝、脂肪肝、自免肝、药物性肝损伤)、晚期肿瘤(肝癌、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胆囊癌、食管癌)综合治疗,及>各种疾病导致营养不良的肠内外营养应用。擅长应用肝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的诊断与治疗。毕业来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论著编写若干部,获发明专利1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二等奖2项,省科委立项课题1项,参与申报国家科技奖1项。研究方向:1.肝纤维化非创治疗的检查及治疗评估; 2.晚期消化道肿瘤综合(姑息)治疗; 3.肝癌(转移、原发)综合治疗; 4.肠内外营养。

展开
个人擅长
疑难胃肠病,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喝牛奶腹泻,可以喝酸奶吗

    喝牛奶腹泻常见因乳糖不耐受或蛋白过敏,酸奶乳糖含量降低且含益生菌,对部分乳糖不耐受者可能缓解腹泻,但个体差异大,饮用酸奶要注意个体耐受情况及选择正规、保质期内的产品,有肠道基础疾病者需谨慎。 一、喝牛奶腹泻的常见原因 喝牛奶腹泻通常是因为乳糖不耐受,人体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道,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也可能导致喝牛奶后腹泻,但相对乳糖不耐受来说比例较低。 二、酸奶与牛奶的差异及喝酸奶缓解腹泻的可能性 1.成分差异 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相对较高,而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会将部分乳糖分解为乳酸等物质。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酸奶中的乳糖含量降低,且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肠道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大部分乳糖不耐受者可以耐受适量的酸奶,但个体差异较大。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5%的乳糖不耐受者能够耐受120-180毫升的酸奶而不出现明显腹泻症状,但也有部分严重乳糖不耐受者即使是酸奶也可能引起不适。 酸奶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这些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例如,研究发现,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可以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对肠道功能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2.适合情况 对于单纯乳糖不耐受导致喝牛奶腹泻的人群,在不过敏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少量饮用酸奶,观察反应。如果饮用后无明显不适,可以逐渐增加饮用量。但如果是牛奶蛋白质过敏引起的喝牛奶腹泻,则不建议饮用酸奶,因为酸奶中仍可能含有牛奶蛋白成分,会引发过敏反应。 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表现,儿童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若儿童喝牛奶腹泻,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尝试适量饮用酸奶。对于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较弱,适量饮用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但同样要注意个体差异,从少量开始尝试。 三、饮用酸奶的注意事项 1.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酸奶的耐受程度不同,即使是乳糖不耐受人群,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都能喝酸奶。有些人可能对酸奶中的益生菌不适应,饮用后也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所以在饮用酸奶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如先尝试50毫升左右,观察数小时内是否有不适症状,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 对于有肠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用酸奶时更要谨慎。应在医生的评估下决定是否适合饮用酸奶以及饮用的量,因为肠道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肠道对酸奶中成分的耐受和反应。 2.酸奶的选择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障的酸奶。一些酸奶中可能添加了过多的糖分等添加剂,过量饮用可能对健康不利。应选择低糖或无糖、成分简单的酸奶,以减少额外糖分等物质对身体的影响。例如,选择纯酸奶,其主要成分是牛奶和益生菌,相对更健康。 注意酸奶的保存条件,要在保质期内饮用,避免饮用变质的酸奶,以免引起肠道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变质的酸奶可能会含有大量有害细菌,饮用后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重肠道不适。

    2025-09-29 13:04:51
  • 胃部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部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分增生性息肉(常见、与炎症刺激有关、体积小、恶变低、中老年及饮食不规律者易患、有慢性胃炎病史者风险高)和腺瘤性息肉(肿瘤性、有恶变倾向、体积大、与遗传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者风险高);多数无明显症状,息肉大时可致上腹部隐痛等不适;靠胃镜检查诊断,取组织病理活检明性质;小的良性增生性息肉可随访,腺瘤性息肉多内镜下切除,治疗需考虑年龄,治疗后要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复发。 增生性息肉 相关情况:较为常见,多与炎症刺激有关,比如长期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在炎症反复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增生性息肉。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恶变几率较低。在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中老年人群相对更常见一些,生活方式上,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喜食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 与病史关系:有慢性胃炎病史的人群发生增生性息肉的概率相对更高,因为炎症持续刺激胃黏膜。 腺瘤性息肉 相关情况:属于肿瘤性息肉,有一定恶变倾向。体积通常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径可超过1厘米。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年龄上,多见于中年及以上人群,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等可能增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风险。 与病史关系: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胃部息肉的表现 多数胃部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胃镜检查等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当息肉较大时可能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若息肉表面糜烂、溃疡还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导致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等情况。不同类型息肉表现可能略有差异,腺瘤性息肉相对更易出现上述较明显的不适症状,而增生性息肉在体积较小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息肉相关不适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而中青年人群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也可能较早出现症状。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比如长期熬夜、饮食无规律的人,可能更易较早出现息肉相关症状。 胃部息肉的诊断 主要依靠胃镜检查,胃镜下可以直接观察息肉的形态、大小、部位等情况,并且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是增生性还是腺瘤性等,这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关键。在检查时,不同年龄人群操作略有不同,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要更谨慎的操作和充分的麻醉准备等,而成年人相对操作相对常规一些。对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更需要定期进行胃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处理。 胃部息肉的治疗 对于较小的、良性倾向大的增生性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定期随访观察;而腺瘤性息肉一般建议内镜下切除,比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在治疗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胃部息肉非常罕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治疗需谨慎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时,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等情况。生活方式方面,在治疗后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戒烟限酒等,以促进胃部恢复和预防息肉复发。

    2025-09-29 13:03:19
  • 肠胃消化不良吃什么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西兰花、菠菜、苹果、香蕉等,易消化的谷物及制品有大米粥、燕麦片等,还有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它们分别对促进消化、调节肠道等有不同作用,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此类食物。 一、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蔬菜类: 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中约含膳食纤维1.6克。西兰花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例如,研究表明,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加快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速度,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以将西兰花做成软烂的泥状食用,如蒸煮后用料理机打成泥;成年人则可以清炒、白灼等多种方式烹饪;老年人可以选择较为软嫩的西兰花部分,采用清淡的烹饪方法,如蒜蓉西兰花,有助于消化。 菠菜:每100克菠菜含膳食纤维1.7克左右。菠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儿童食用菠菜时可以做成菠菜蛋花汤等;成年人可以清炒菠菜,搭配主食;老年人则要注意烹饪时不要过于油腻,避免加重消化负担。 2.水果类: 苹果:苹果含有果胶等膳食纤维成分。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膳食纤维2克左右。果胶具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的作用,能促进肠道蠕动。儿童可以将苹果做成苹果泥或者切块让其慢慢咀嚼;成年人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榨汁,但榨汁时最好保留部分果肉,以保留更多膳食纤维;老年人可以选择熟透的苹果,避免食用过硬的部分,可将苹果蒸煮后食用,帮助消化。 香蕉:香蕉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每100克香蕉约含膳食纤维2.6克。香蕉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对于缓解消化不良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注意,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控制香蕉的摄入量,因为香蕉含糖量相对较高。儿童可以少量食用香蕉,成年人正常食用时要注意适量,老年人如果有血糖问题则要谨慎选择。 二、易消化的谷物及制品 1.大米粥:大米经过煮制后变得软烂,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大米粥能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而且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重的负担。对于儿童来说,大米粥是常见的易消化食物,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一些南瓜等食材增加营养;成年人在肠胃消化不良时可以将大米粥作为主食选择;老年人食用大米粥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凉刺激胃肠道。 2.燕麦片:燕麦片相对容易消化,且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燕麦片可以煮成燕麦粥,每100克燕麦片含膳食纤维达到10.6克左右。儿童可以在家长的监护下适量食用燕麦粥;成年人可以将燕麦片与牛奶等搭配食用,增加营养的同时帮助消化;老年人食用燕麦片时要注意选择煮得软烂的燕麦粥,并且如果有糖尿病等病史,要选择无糖或低糖的燕麦片品种。 三、益生菌相关食物 1.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如乳酸菌等。适量饮用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例如,研究发现,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可以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促进消化。对于儿童来说,要选择适合儿童饮用的低糖酸奶;成年人可以选择普通的原味酸奶;老年人如果有胃肠道疾病史,在饮用酸奶时要注意选择无刺激性的酸奶,并且控制饮用量。

    2025-09-29 13:02:16
  • 频繁拉肚子怎么办呢

    频繁拉肚子可能由感染、饮食、肠道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等非药物干预,不同人群有特殊应对,若出现严重脱水、剧烈腹痛、便血、发热及持续超2-3天不缓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明确频繁拉肚子的可能原因 频繁拉肚子即腹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感染因素方面,病毒(如轮状病毒等)、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寄生虫感染都可导致腹泻;饮食因素也较为常见,食用不洁食物、过多进食生冷食物、食物过敏等都可能引发腹泻;还有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此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频繁腹泻。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调整饮食 1.急性期:如果是急性腹泻,短期内应减少进食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选择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对于婴幼儿腹泻,要注意合理喂养,继续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喂养次数,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将奶粉适当稀释。 2.缓解期:随着腹泻情况有所缓解,可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但仍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蒸蛋、煮熟的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等)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可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 (二)腹部保暖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腹部着凉都可能加重腹泻症状。对于儿童,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使用肚兜或温暖的毛巾热敷腹部;成年人也应注意根据气温适当增添衣物,保持腹部温暖,以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腹泻。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应对 (一)儿童 1.婴儿:婴儿频繁腹泻时,要特别注意臀部皮肤的护理,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护臀膏,防止出现红臀。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 2.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除了上述饮食、保暖等措施外,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防止病从口入。如果是因为食物过敏导致的腹泻,要明确过敏原并避免儿童再次接触过敏食物。 (二)成年人 1.上班族:由于工作忙碌可能容易忽视饮食和休息,当出现频繁腹泻时,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在饮食上尽量规律,避免因工作原因经常食用快餐等不卫生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2.老年人:老年人频繁腹泻要更加重视,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易于消化,同时,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腹泻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频繁腹泻伴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严重脱水表现:如口渴明显、尿量极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 2.剧烈腹痛:腹痛程度严重且持续不缓解。 3.便血:大便中带有鲜血或暗红色血便。 4.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 5.持续时间长:腹泻症状持续超过2-3天仍无缓解迹象。

    2025-09-29 13:01:24
  • 下消化道出血什么感觉

    下消化道出血有不同表现,便血时粪便颜色随出血部位、量和速度而异,还可能伴黏液,腹痛部位与出血部位相关,性质多样,全身症状有慢性小量出血的贫血表现及急性大量出血的休克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等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粪便颜色改变:下消化道出血时,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不同,粪便颜色有差异。若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中的铁被氧化成亚铁血红蛋白,粪便可呈暗红色;当出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较快时,粪便多为鲜红色,有时甚至是暗红色血块。例如,结肠出血可能表现为鲜红色血便,而小肠出血相对更易呈现暗红色血便,但这并非绝对,还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下消化道出血时便血表现可能因儿童自身特点而与成人有别,比如儿童可能因肠道蠕动等因素影响,便血外观可能更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评估。 便血的伴随情况:有时下消化道出血还会伴有黏液,如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粪便中常混有黏液脓血。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出现下消化道出血时便血情况可能更复杂,需综合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分析。 腹痛表现 疼痛部位:下消化道出血时可能伴有腹痛,腹痛部位与出血部位相关。如回盲部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右下腹疼痛;左半结肠出血则多表现为左下腹疼痛。不同性别在腹痛感受上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需注意与妇科疾病导致的腹痛相鉴别。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下消化道出血时腹痛可能因肠道蠕动等因素影响而有不同表现,相对而言,运动少的人群肠道功能可能较弱,腹痛感受可能更明显或有差异。 疼痛性质:腹痛性质多样,可能是隐痛、胀痛、绞痛等。如果是肠道痉挛引起的出血相关腹痛,可能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而肠道肿瘤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腹痛可能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且可能逐渐加重。对于有既往肠道手术史的人群,下消化道出血时腹痛情况需特别关注,因为术后肠道粘连等情况可能影响腹痛表现,增加诊断难度。 全身症状表现 贫血相关表现:慢性小量下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这是因为长期慢性失血导致机体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不同年龄的人群贫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慢性失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出现发育迟缓等情况;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贫血时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等方面的负担,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更明显。女性若本身月经量较多,下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可能会使贫血症状更早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休克表现:急性大量下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可出现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这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对于老年人,其各脏器功能相对减退,发生急性大量下消化道出血时,更易迅速出现休克,且休克纠正相对困难;儿童急性大量下消化道出血时,因自身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休克发生可能更急骤,需要更紧急的救治措施。

    2025-09-29 12:58: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