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导师,老年临床医学部消化内科科主任。1982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或医学学士学位。现兼任河南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肝炎学组副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康复(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毕业近30年来,长期从事肝病、胃肠病、老年病临床治疗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肝脏疑难病如难治型丙肝、隐匿型乙肝伴随脂肪肝、转氨酶反复升高、不明原因肝病、妊娠期合并肝损伤治疗有独到见解;对重症肝炎、肝硬化腹水、黄疸、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晚期肿瘤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擅长各种肝病(乙肝、丙肝、脂肪肝、自免肝、药物性肝损伤)、晚期肿瘤(肝癌、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胆囊癌、食管癌)综合治疗,及>各种疾病导致营养不良的肠内外营养应用。擅长应用肝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的诊断与治疗。毕业来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论著编写若干部,获发明专利1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二等奖2项,省科委立项课题1项,参与申报国家科技奖1项。研究方向:1.肝纤维化非创治疗的检查及治疗评估; 2.晚期消化道肿瘤综合(姑息)治疗; 3.肝癌(转移、原发)综合治疗; 4.肠内外营养。
展开-
结肠脂肪瘤会表面溃疡吗
结肠脂肪瘤为结肠内常见间叶组织来源良性肿瘤小体积者多无明显症状且较少出现表面溃疡体积较大时可突出肠腔与肠黏膜产生摩擦受肠道蠕动等因素影响易致表面黏膜受损出现溃疡较大者相较于小体积者更易发生黏膜糜烂溃疡等改变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存较大结肠脂肪瘤均可能面临表面溃疡风险老年因肠道功能等因素大脂肪瘤更易引发局部黏膜损伤男女面临相同大小脂肪瘤理论上风险无显著差异但具体个体需结合自身肠道状态判断发现结肠脂肪瘤患者尤其是体积大者需留意自身有无便血腹痛等疑似溃疡相关表现必要时需进一步通过内镜等检查明确情况并采取相应诊疗举措。
2025-08-07 14:41:38 -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什么原因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包括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发现该指标偏高需进一步检查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使用伤肝药物、定期复查。 1.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损伤,使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可引起肝脏脂肪堆积,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3.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肝脏炎症,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4.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降脂药等可能会导致肝损伤,使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5.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可导致肝脏炎症,使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6.遗传代谢性疾病:如Wilson病、血色病等可导致肝脏损伤,使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7.其他:心脏疾病、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如果发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2.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肝脏情况。 3.定期复查: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很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05 14:32:32 -
脂肪泻什么意思
脂肪泻是一种因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腹泻症状,其病因包括胰腺、胆道、小肠等部位的疾病,以及一些其他疾病。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等,诊断需要进行粪便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 脂肪泻是一种由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完全吸收,从粪便中排出,引起的腹泻症状。以下是关于脂肪泻的一些信息: 1.病因: 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导致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 小肠疾病:如小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影响小肠的正常功能。 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热带口炎性腹泻等。 2.症状: 腹泻:粪便中脂肪含量增加,呈油脂状或泡沫状,量大,次数多。 腹痛:多位于上腹部,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 其他: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3.诊断: 粪便检查:粪便中脂肪含量增加,苏丹Ⅲ染色阳性。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腹部超声、CT等,以明确病因。 4.治疗: 对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胰腺疾病、胆道疾病等。 对症治疗:补充消化酶、止泻、调节肠道菌群等。 饮食调整: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 总之,脂肪泻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饮食调整也非常重要,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2025-08-05 14:23:32 -
腹部游走性疼痛的原因
腹部游走性疼痛通常与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肠梗阻等因素相关: 一、胃肠炎。这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引发的胃肠粘膜炎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游走性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而导致。比如常见的细菌感染性胃肠炎,多因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患者会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疼痛位置不固定,可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而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所致,患者除了腹部游走性疼痛外,还会有发热、腹泻等表现。 二、胃肠功能紊乱。此情况多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属于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综合征。其症状可以有腹部游走性疼痛、腹泻、便秘、恶心等。例如,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腹部出现间歇性的游走疼痛,同时可能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三、肠梗阻。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主要呈现出腹部游走性疼痛、便秘、呕吐等症状。导致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结直肠肿瘤等。比如腹部手术后,可能会因为肠管粘连而造成肠梗阻,此时患者会有腹部阵发性绞痛,且疼痛位置不固定,同时伴有停止排气排便等情况。 总结概括提示:腹部游走性疼痛的原因多样,主要包括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和肠梗阻等,每种情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表现和引发原因。了解这些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腹部游走性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05 14:15:01 -
左下腹经常胀痛
左下腹经常胀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如肠道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左下腹经常胀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可能导致左下腹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2.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也可能引起左下腹疼痛。 3.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结石等,可能导致左下腹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4.其他:如疝气、肠梗阻、肿瘤等,也可能引起左下腹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左下腹经常胀痛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应特别关注左下腹经常胀痛的情况,因为妇科疾病是导致左下腹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此外,对于长期便秘、腹泻或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患者,也应特别注意左下腹经常胀痛的情况,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肠道炎症或其他并发症。 总之,左下腹经常胀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8-05 14: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