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各种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疾病、以及宫颈疾病、外阴阴道病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专家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秘书,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更年期(中文版)》杂志编委。
展开-
正常月经一般来几天结束
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2~8天,平均4~6天,其受年龄(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有不同表现)、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压力会影响)、疾病(妇科疾病、内分泌疾病可致异常)等因素影响,月经持续时间明显偏离或伴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保障生殖健康。 影响月经持续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 青春期:青春期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不太规律,月经持续时间也可能有所波动,一般在2~7天左右,多数会逐渐趋于稳定。例如,初潮后的1~2年内,月经持续时间可能短至2天或长达7天,但随着身体的进一步发育,会逐渐接近正常的4~6天范围。 育龄期:对于生育期的女性,若没有其他病理因素影响,月经持续时间相对比较稳定,多维持在4~6天左右。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只要在2~8天这个范围内,且周期相对规律,一般属于正常情况。 围绝经期:接近绝经的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月经持续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出现经期延长或缩短的情况,一般在2~8天范围内,但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如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等,因为这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等问题相关。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可能影响月经持续时间。长期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营养缺乏,影响激素的正常合成和分泌,从而可能使月经持续时间缩短或延长。而暴饮暴食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对月经持续时间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节食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持续时间缩短至2~3天的情况。 运动:过度剧烈运动可能影响月经。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进而影响月经持续时间。一般来说,适度运动对月经有一定好处,但过度运动可能使月经持续时间变为2天以下或延长至7天以上。比如,专业运动员由于运动强度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月经持续时间的改变。 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持续时间异常。压力过大可能使月经持续时间缩短为2~3天,或者延长至7天以上。例如,面临重大考试或工作压力大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持续时间的变化。 疾病因素 妇科疾病:一些妇科疾病会影响月经持续时间。如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经期延长,超过8天,还可能伴有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子宫内膜炎也可能引起月经持续时间延长,同时可能出现月经经期的腹痛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经期延长,月经持续时间可能超过8天,同时还可能伴有多毛、肥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月经,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月经周期延长、经期延长,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包括月经持续时间的改变。 对于月经持续时间异常的情况,无论是哪种因素引起,都需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果月经持续时间明显偏离2~8天的范围,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大量阴道出血、严重腹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青春期女性如果月经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且伴有其他不适,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持续时间异常改变,围绝经期女性月经持续时间明显异常等情况,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妇科就诊,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排除病理情况,保障生殖健康。
2025-10-15 15:49:42 -
上环还会怀孕怎么回事
上环后仍怀孕可能因节育环位置异常(受年龄、生育史及操作影响)、节育环型号与子宫不匹配、节育环失效(超使用期限),发现上环后怀孕需及时就医检查,依情况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年轻未育及经产妇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年龄与生育史影响:对于年轻、生育次数少的女性,子宫肌层相对较紧,节育环容易发生移位;而经产妇子宫肌层弹性等情况有所不同,节育环移位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可能发生。例如,有研究表明,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尤其是接近更年期时,子宫萎缩等变化可能导致节育环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失去避孕作用。节育环位置异常包括下移、部分或完全脱落等情况,当节育环没有处于正常的宫腔内避孕位置时,就无法有效阻止受精卵着床。 操作因素:在放置节育环的操作过程中,如果医生操作不熟练,可能导致节育环没有放置到正确的位置。比如,节育环没有放置到子宫底部,而是处于宫腔较低的位置,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避孕效果。 节育环型号与子宫不匹配 个体差异:不同女性的子宫大小、形态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所放置的节育环型号与子宫不匹配,比如子宫较小却放置了过大的节育环,或者子宫较大却放置了过小的节育环,都可能影响节育环的避孕效果。例如,子宫腔长度小于节育环的长度时,节育环可能无法完全贴合子宫腔,容易出现避孕失败的情况。 节育环失效 使用时间因素:节育环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使用期限后,节育环的避孕性能会下降。一般来说,金属环的使用年限相对较长,而含铜节育环等有一定的有效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节育环的弹性等物理性能会发生变化,从而降低避孕效果。对于年龄较大、接近绝经的女性,本身子宫功能等逐渐发生变化,节育环失效的风险会增加。 应对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发现上环后怀孕的女性 一旦发现上环后怀孕,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胚胎的情况以及节育环的位置等。如果胚胎发育正常,需要根据女性的意愿和具体情况来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如果选择继续妊娠,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因为节育环在宫腔内可能会对妊娠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妊娠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密切的产检。 如果不打算继续妊娠,需要根据孕周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如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等。在终止妊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节育环的存在可能会对手术操作等产生一定影响,医生需要谨慎操作。 特殊人群提醒 年轻未育女性:如果是年轻未育女性上环后怀孕,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后续的处理。因为节育环可能对子宫等产生一定影响,在决定是否继续妊娠时,要充分了解继续妊娠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流产、早产、胎盘异常等情况。同时,在终止妊娠后,需要选择合适的长期避孕方式,以避免再次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 经产妇:经产妇上环后怀孕相对来说可能在处理上有一定的特点,但也需要关注孕妇自身的身体状况。经产妇的子宫恢复等情况与年轻女性有所不同,在考虑终止妊娠等处理时,要综合评估孕妇的身体耐受情况等。并且,在后续的避孕选择上,也需要根据经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比如可以考虑长效避孕针等方式,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2025-10-15 15:48:44 -
如何看妇科
妇科常见检查包含妇科常规、白带常规、宫颈细胞学、HPV检测、妇科B超等,检查一般避开月经期选月经干净后3至7天且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等,青春期关注月经初潮等情况,育龄期要定期检查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关注绝经症状与肿瘤筛查等,妊娠期检查需谨慎,有妇科疾病史者遵医嘱复查,老年女性检查要轻柔并重视异常阴道出血等。 一、妇科常见检查项目 1.1妇科常规检查:包括对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大小、形态、位置)及双侧附件(输卵管、卵巢)的视诊、触诊,可初步了解生殖器官基本状况,排查炎症、肿物等异常情况。 1.2白带常规检查:通过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清洁度、病原体(如霉菌、滴虫、细菌等),辅助诊断阴道炎等阴道相关疾病,正常白带清洁度一般为Ⅰ~Ⅱ度,若清洁度Ⅲ~Ⅳ度常提示存在炎症。 1.3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采集宫颈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该项检查,一般21岁以上女性可开始筛查。 1.4HPV检测: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TCT联合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1.5妇科B超检查:分为经腹B超和经阴道B超等,经阴道B超对盆腔器官观察更清晰,可了解子宫形态、大小、内膜情况及附件有无肿物、积液等,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经腹B超需憋尿使膀胱充盈以显示盆腔结构,常用于无性生活女性或特殊情况。 二、检查注意事项 2.1时间选择:妇科检查一般避开月经期,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阴道环境相对稳定,检查结果更准确,且可减少感染风险。 2.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以免影响白带常规等检查结果;检查时需放松身体,配合医生操作。 三、不同年龄段妇科关注重点 3.1青春期女性:重点关注月经初潮情况,若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稀发或频发)、经量异常(过多或过少)、痛经严重等需及时就诊,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避免过早性生活。 3.2育龄期女性:除定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外,备孕女性需提前进行孕前检查,了解生殖系统健康状况;孕期女性要按时进行产检,关注妇科相关指标,如孕期阴道炎的防治等;有性生活且未避孕的女性出现月经推迟等情况需排查妊娠可能。 3.3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关注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盗汗、阴道干涩、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绝经后阴道黏膜变薄,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同时需定期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如HPV、TCT、妇科B超等),警惕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此外,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增加,可适当关注骨密度等相关检查。 四、特殊人群提示 妊娠期女性:进行妇科检查需谨慎,一般在必要时由医生评估后进行,检查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宫缩等不良影响。 有妇科疾病史女性: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曾患盆腔炎的女性要关注有无复发迹象,曾患子宫肌瘤的女性需监测肌瘤大小变化等。 老年女性:因阴道黏膜变薄、弹性降低,妇科检查时医生操作要轻柔,避免造成损伤,同时要重视绝经后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排查病变。
2025-10-15 15:46:54 -
来月经时疼的原因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异常、子宫收缩异常、个体差异及精神心理因素、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症、宫腔粘连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痛经原因有差异,生活方式可加重痛经,痛经严重或变化需及时就医,孕妇痛经样症状需谨慎排查。 子宫收缩异常:子宫收缩异常也可能导致痛经,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使得子宫供血不足,引发痛经。比如子宫收缩压力过大、收缩频率过快等情况,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血液循环,进而导致疼痛产生。 个体差异与精神心理因素: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感度存在差异,一些女性可能由于自身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对疼痛更为敏感。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也会加重原发性痛经的症状。长期精神紧张的女性,痛经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疼痛程度可能更严重,这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和血液循环有关。 遗传因素: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母亲有严重的痛经,女儿发生痛经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素代谢等途径,使女儿更容易出现痛经相关的生理变化。 继发性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内膜组织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引起疼痛。例如异位内膜种植在盆腔腹膜、卵巢等部位,每次月经时这些部位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痛经。临床统计显示,约50%以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继发性痛经,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组织在月经期间出血,导致子宫肌层膨胀、子宫张力增高,引起痛经。患者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等症状,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等特征性改变。 盆腔炎症:盆腔炎症如盆腔炎性疾病,炎症长期刺激盆腔组织,在月经期间,盆腔组织充血,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引起痛经。盆腔炎性疾病多有经期腹痛加重、白带异常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可辅助诊断。 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多因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术等)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引起宫腔部分或完全闭塞。月经时经血排出受阻,子宫收缩以试图排出经血,从而引发痛经。宫腔粘连患者往往有明确的宫腔操作病史,且痛经症状可能在宫腔操作后逐渐出现并加重。 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来月经时疼的原因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青春期女性原发性痛经相对多见,与前列腺素代谢等因素相关;而育龄期女性继发性痛经的比例相对较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关系密切。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过度劳累、经期接触寒冷刺激(如经期受凉、进食过多寒凉食物等)可能会加重痛经症状。对于有痛经情况的女性,尤其是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痛经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如原本痛经不严重,突然痛经加重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痛经样症状需格外谨慎,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导致的疼痛,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5 15:46:07 -
右附件区囊肿怎么治疗
右附件区囊肿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等待适用于较小无症状的生理性囊肿,要考虑年龄和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非首选,特定情况用且需考虑特殊人群影响;手术治疗有指征,指征包括囊肿较大、怀疑病理性、出现症状等,手术方式有卵巢囊肿剥除术和患侧附件切除术,妊娠期和老年女性手术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右附件区囊肿,尤其是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等),在月经周期的特定阶段可能会自然消失,此时可选择观察等待。一般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超声,若囊肿缩小或消失,则多为生理性囊肿。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观察等待的意义有所不同。对于青春期女性,生理性囊肿相对常见,观察等待更为合适;而对于围绝经期女性,若发现附件区囊肿,需更加密切观察,因为此时发生病理性囊肿的风险可能增加。 3.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观察等待期间的身体状况有一定影响。建议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发生扭转等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 1.情况说明:一般来说,针对右附件区囊肿的药物治疗并非首选,除非是由某些特定疾病引起的囊肿,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GnRH-a等,但药物治疗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 2.特殊人群:对于育龄期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使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对生育的影响,需权衡药物治疗对囊肿的控制效果和对生殖功能的潜在影响;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女性,使用相关药物时要谨慎,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囊肿较大:当右附件区囊肿直径大于5cm,且持续存在时,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较大的囊肿发生扭转、破裂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例如,囊肿直径超过5cm,观察2-3个月经周期后仍不缩小,应考虑手术。 怀疑为病理性囊肿:如超声检查提示囊肿为囊实性、血流丰富等,怀疑为病理性囊肿(如卵巢肿瘤等)时,需手术明确诊断并治疗。 出现症状:囊肿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 卵巢囊肿剥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通过手术将囊肿从卵巢上剥除,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患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或囊肿为恶性可能的患者。切除包含囊肿的患侧附件。 3.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若妊娠期发现右附件区囊肿,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孕周等情况综合判断手术时机。一般来说,若囊肿在妊娠期发生扭转等紧急情况,需及时手术;对于非紧急情况的囊肿,可在孕中期等相对安全的时期进行手术,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减退,手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评估手术风险。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切口的愈合情况。
2025-10-15 15: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