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糖尿病人可以吃无花果吗
糖尿病人能否吃无花果需注意:其营养成分与升糖指数适中,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少量食用,食用后要监测血糖,还需注意食用量换算与搭配;老年糖尿病人要严控量且细嚼慢咽;合并其他疾病的糖尿病人需谨慎,如合并胃肠道疾病者可能不建议食用。 无花果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每100克无花果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13.0克左右,其升糖指数(GI)相对适中,一般在42-70之间。升糖指数反映了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的速度和能力,GI值适中的食物在适量食用时,对血糖的影响相对可控。 糖尿病人食用无花果的注意事项 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少量食用:如果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在两餐之间可以少量食用无花果,例如每次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无花果。这是因为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少量食用升糖相对可控的食物,一般不会导致血糖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需监测血糖变化:糖尿病人在食用无花果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不同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反应可能不同。食用后1-2小时监测血糖,观察血糖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血糖明显升高,如超过基础血糖值的2.0mmol/L以上,那么下次就需要减少无花果的食用量或者避免食用。 注意食用量的换算与搭配:要将无花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换算到全天的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中。比如,如果食用了100克无花果,其中碳水化合物约13克,那么就要相应减少其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的摄入量,以保持全天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的平衡。同时,食用无花果时可以搭配一些蛋白质食物,如瘦肉、豆制品等,这样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稳定血糖。例如,可以在吃无花果时搭配50克左右的豆腐,这样的搭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特殊糖尿病人群的情况 老年糖尿病人:老年糖尿病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用无花果时更要注意量的控制,建议每次食用半个左右的无花果,并且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吸收,减少对血糖的影响。因为老年糖尿病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可能更差,过量食用无花果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增加低血糖或高血糖的风险。 合并其他疾病的糖尿病人:如果糖尿病人合并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食用无花果要更加谨慎。因为无花果可能会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在胃肠道功能不佳时,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此时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身胃肠道情况来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例如,合并胃溃疡的糖尿病人,食用无花果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病情加重,所以一般不建议食用。
2025-10-10 11:20:12 -
糖尿病人吃莲子粉好吗
莲子粉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糖尿病人食用会致血糖波动,升糖速度相对慢但需控量,食用时要搭配饮食,考虑个体差异,且要监测血糖。 一、莲子粉的营养成分与糖尿病人的关系 莲子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每100克莲子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摄入后会引起血糖波动。但莲子粉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血糖有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适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改善机体的糖代谢指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 二、糖尿病人食用莲子粉的血糖影响 1.升糖情况:糖尿病人食用莲子粉后,由于其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会使血糖升高。不过其升糖速度相对较慢,这与其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关。但具体升糖幅度因个体差异而异,比如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糖尿病人,食用相同量莲子粉后血糖升高程度不同。一般来说,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人,食用适量莲子粉后血糖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而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升高较为明显。 2.食用量的控制:糖尿病人食用莲子粉需要控制量。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如每天主食的总热量来换算莲子粉的摄入量。例如,若一天主食热量限制为某一数值,可计算出莲子粉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热量比例,从而确定合适的食用量,一般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15克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血糖大幅波动。 三、糖尿病人食用莲子粉的其他注意事项 1.搭配饮食:糖尿病人食用莲子粉时,可搭配蔬菜、蛋白质类食物等。如搭配绿叶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进一步协同调节血糖;搭配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瘦肉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同时减缓血糖上升速度。例如,早餐可以将莲子粉与一杯牛奶、一些菠菜搭配食用,这样的搭配在提供营养的同时,对血糖的影响相对更平稳。 2.个体差异:不同糖尿病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包括年龄、病史等。年轻的糖尿病人相对身体状况较好,对血糖波动的调节能力可能稍强,但也需要注意食用量;而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如肾病等的糖尿病人,需要更加谨慎。对于合并肾病的糖尿病人,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对蛋白质等代谢能力下降,莲子粉中蛋白质的摄入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监测血糖:糖尿病人在食用莲子粉前后都要监测血糖。食用前了解自身基础血糖值,食用后1-2小时监测血糖变化,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莲子粉对自己血糖的具体影响,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后续的治疗方案。比如,食用莲子粉后如果血糖升高幅度超出正常范围较多,那么下次食用时需要减少摄入量或者选择其他替代食物。
2025-10-10 11:19:10 -
糖尿病人可以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人可吃苹果、柚子、蓝莓、草莓等低糖、高纤维且升糖指数低的水果,血糖控制不稳定时不建议吃,儿童和老年糖尿病人食用有特殊注意事项,最好两餐之间食用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水果种类、量和食用时间。 一、适合糖尿病人吃的水果及原因 (一)苹果 苹果富含膳食纤维,如果胶等,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速度。研究表明,苹果中的某些成分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一般来说,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人,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苹果,每次约100-150克。 (二)柚子 柚子含糖量相对较低,且含有类胰岛素成分,能帮助降低血糖。同时,柚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糖尿病人可以选择在血糖稳定时食用柚子,每天食用量控制在100-200克左右。 (三)蓝莓 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花青素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其升糖指数较低,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建议每次食用量在50克左右,可直接食用或制作成无糖的蓝莓饮品。 (四)草莓 草莓热量低,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升糖指数也不高。糖尿病人可适量食用草莓,每次约100克,在进食后血糖不高的情况下食用较为合适。 二、食用水果的注意事项 (一)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稳定,如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时,不建议食用水果,可选择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当血糖控制平稳时,如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水果食用。 (二)特殊人群 1.儿童糖尿病人:儿童糖尿病人食用水果需更加谨慎,要根据孩子的血糖情况、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来确定食用量。例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每次食用水果量应更少,且要选择升糖指数低的水果,如苹果等,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因食用水果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2.老年糖尿病人:老年糖尿病人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食用水果时要注意选择质地较软、容易消化的水果,如熟透的香蕉等,但也要控制食用量,防止引起胃肠道不适。同时,老年糖尿病人往往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食用水果时要综合考虑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三)食用时间 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水果,如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左右,避免在餐前即刻或餐后立即食用,因为餐前即刻食用可能会使血糖快速上升,餐后立即食用则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 总之,糖尿病人可以吃一些低糖、高纤维且升糖指数低的水果,但要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个体差异等合理选择食用种类和食用量,并注意食用时间等事项。
2025-10-10 11:17:03 -
2型糖尿病能喝干红葡萄酒吗
2型糖尿病患者能否喝干红葡萄酒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干红葡萄酒含多酚但酒精对血糖等有影响,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都会产生作用,总体不建议常规饮用,若有饮用需求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并加强监测。 一、从成分及可能的影响角度分析 干红葡萄酒中含有多酚等成分,有研究表明其中的某些多酚物质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等潜在益处,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关键在于酒精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等情况。 二、对血糖等指标的具体影响 1.酒精本身的影响:酒精会影响肝脏的糖代谢等过程,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一般来说,酒精代谢会抑制肝脏糖异生等正常糖代谢途径,若2型糖尿病患者大量饮用干红葡萄酒,可能引起低血糖风险增加,尤其是在未进食充足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而如果饮酒后进食不恰当,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2.个体差异方面:不同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肝肾功能等存在差异。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肝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用干红葡萄酒可能会加重病情相关的代谢紊乱等问题。例如,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下降,会使酒精在体内蓄积更久,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各种代谢功能,对血糖的调控产生不利影响。 三、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包括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血糖调节能力等都可能减弱,所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饮用干红葡萄酒,最好在医生评估后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饮用及饮用的量等。 2.性别差异:虽然性别差异在2型糖尿病患者能否饮用干红葡萄酒方面并非绝对主导因素,但女性患者在激素等影响下,可能对酒精的代谢和血糖反应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更加关注饮用干红葡萄酒后自身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同时大量吸烟等,饮用干红葡萄酒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损害,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限制干红葡萄酒的饮用。而且如果患者平时有运动少等情况,饮用干红葡萄酒后更需注意监测血糖等,因为运动、饮食、饮酒等多种生活方式因素相互交织影响血糖水平。 4.病史相关:对于有糖尿病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饮用干红葡萄酒可能会加重肾脏等器官的负担,这类患者一般不建议饮用干红葡萄酒;而对于单纯血糖偏高但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若要饮用,也需严格控制饮用量,并密切监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总体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常规饮用干红葡萄酒,若有饮用需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并加强血糖等指标的监测。
2025-10-10 11:16:08 -
只有肥胖人群才会得糖尿病,是真的吗
“只有肥胖人群才会得糖尿病”是错误的,糖尿病有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等类型,1型糖尿病与遗传等因素相关,非肥胖人群也可患;2型糖尿病虽肥胖是重要危险因素,但体重正常者也会因胰岛素抵抗等患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特定基因缺陷、内分泌疾病等引起,与肥胖无关;妊娠糖尿病与妊娠激素变化等有关,非肥胖孕妇也可患病,糖尿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肥胖非唯一决定因素,非肥胖人群也会患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破坏了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某些特定基因的变异会增加患病风险,而并非主要由肥胖引起。例如,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即使体重正常,也可能患上1型糖尿病。 易发人群: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患1型糖尿病,当然成年人也可发病,与肥胖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 2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虽然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但并非只有肥胖者会得2型糖尿病。一些体重正常的人也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从而引发2型糖尿病。比如,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体重正常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等影响,胰腺功能逐渐出现问题,也可能患病。 易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同时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即使体重正常,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这一类糖尿病是由某些特定的先天性基因缺陷、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等)、药物或化学品中毒等因素引起。例如,由基因缺陷导致的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引起的糖尿病,与肥胖无关。 易发人群:由特定基因缺陷导致的患者,从出生后就可能存在发病基础,与是否肥胖没有直接关联;因内分泌疾病等继发引起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与肥胖无关。 妊娠糖尿病 发病机制: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部分孕妇即使孕前体重正常,在妊娠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妊娠糖尿病。其发病主要与妊娠这一特殊生理状态下的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而非肥胖。 易发人群:所有妊娠女性都有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与孕前体重是否肥胖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唯一因素,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家族史的体重正常孕妇,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总之,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肥胖只是2型糖尿病等某些类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非肥胖人群也可能患上糖尿病。
2025-10-10 11: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