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喝白酒降血糖吗
目前无科学依据证明喝白酒能降血糖,反而有不良影响。白酒会影响血糖代谢,还会与降糖药物相互作用,糖尿病患者喝白酒危害大,健康人群也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持血糖,不能靠喝白酒降血糖。 白酒对血糖的不良影响 影响血糖代谢: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肝脏可以通过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等过程来维持血糖的稳定。但酒精会干扰肝脏的这些代谢过程,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损害肝细胞,影响肝糖原的储存和释放,进而影响血糖的调控,甚至可能引发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影响身体对血糖的代谢能力。 与降糖药物相互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正在服用降糖药物,饮酒可能会与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比如,某些降糖药与酒精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强药物的低血糖效应,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不同人群需特别注意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调节就存在问题,喝白酒不仅不能降血糖,还会严重干扰血糖的控制,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以糖尿病患者绝对不能通过喝白酒来降血糖,必须严格控制饮酒,甚至在血糖控制不稳定等情况下应避免饮酒。 健康人群:健康人群也不应该期望通过喝白酒来降血糖。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例如,均衡的饮食应包括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结合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这样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身体健康。
2025-10-10 09:45:49 -
低钾血症的最早表现
低钾血症可引起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表现,神经肌肉系统表现为兴奋性降低等,消化系统表现为平滑肌受抑制相关症状,心血管系统有心电图改变等表现,泌尿系统长期低钾致肾小管损伤出现多尿等情况,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受影响程度有差异且可能加重基础疾病。 消化系统表现 胃肠道平滑肌受抑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这是因为钾离子对胃肠道平滑肌的电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低钾时平滑肌兴奋性降低。在儿童中,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低钾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延误病情。对于患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低钾血症会进一步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原有病情加重。 心血管系统表现 早期可出现心电图改变,如T波低平、增宽、倒置,ST段压低,U波出现等。同时,患者可能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低钾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自律性改变等。在老年患者中,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就有所减退,低钾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而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低钾血症会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使病情恶化。 泌尿系统表现 长期低钾可导致肾小管损伤,出现尿浓缩功能下降,引起多尿、口渴、多饮等表现。这是因为钾离子参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调节,低钾时肾小管功能受损。儿童患者由于肾脏发育尚不完善,低钾对其泌尿系统的影响可能更易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进一步加重。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低钾血症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影响其正常的排泄和调节功能。
2025-10-10 09:44:52 -
尿酸的正常值
尿酸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异,成年男性150-416μmol/L,成年女性89-357μmol/L,儿童随年龄接近成人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及意义,儿童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尿酸值及饮食,老年人要定期监测、注意饮食和避免影响尿酸排泄药物。 不同人群尿酸正常值的差异及意义 性别差异:成年男性尿酸值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理代谢特点以及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男性体内雄激素等因素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导致其尿酸水平相对较高。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尿酸水平低于男性,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酸水平会逐渐接近男性。 年龄差异:儿童时期,尿酸生成和排泄处于逐渐发育完善的过程。新生儿尿酸水平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成熟,尿酸水平逐渐上升并接近成人范围。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尿酸的排泄能力可能下降,容易出现尿酸水平升高的情况,这也是老年人痛风等尿酸相关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特殊人群尿酸值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尿酸正常值会随年龄变化,家长应关注儿童不同年龄段尿酸水平的正常范围。如果儿童尿酸水平异常,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等疾病,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情况,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防止尿酸水平异常升高。 老年人:老年人要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逐渐减退,尿酸排泄减少,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老年人在饮食上要更加注意,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等,如果因病情需要使用这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尿酸水平。
2025-10-10 09:43:47 -
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吗
糖尿病人可适量吃鸡蛋,其本身升糖指数低,一般不致血糖大幅波动,但过量食用可能因脂肪等致体重增加不利血糖控制;血糖控制好的可每天吃1个,伴有高血脂的可适当减少蛋黄摄入,有运动习惯的运动后吃鸡蛋可补充蛋白质,久坐者要适量吃,需根据自身血糖、血脂等调整食用方式以配合血糖控制和维持整体健康。 一、对血糖的影响 鸡蛋本身升糖指数较低,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研究表明,正常摄入鸡蛋等含优质蛋白食物,不会导致糖尿病人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但如果过量食用鸡蛋,其中的脂肪等成分可能会间接影响身体的代谢,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二、不同病情糖尿病人的食用情况 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人:可以按照每天1个鸡蛋的量食用,同时要注意整体饮食的搭配,保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使血糖保持稳定。 伴有高血脂的糖尿病人:如果同时伴有高血脂,在食用鸡蛋时可以适当减少蛋黄的摄入,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每天吃半个鸡蛋(只吃蛋白)可能更为合适,这样既能获取鸡蛋中的优质蛋白,又能避免胆固醇摄入过多加重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等。 三、生活方式与鸡蛋食用的关联 对于有运动习惯的糖尿病人,在运动后适量吃鸡蛋可以补充身体消耗的蛋白质,帮助修复和增长肌肉。而对于久坐的糖尿病人,也要注意鸡蛋的适量摄入,避免因活动量少导致热量堆积。 总之,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但要注意适量和合理的食用方式,根据自身的血糖、血脂等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配合血糖的控制和整体健康的维持。
2025-10-10 09:42:51 -
糖尿病能吃南瓜子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南瓜子但需谨慎把握量,其含脂肪等营养成分,过量食用会致总能量超标影响血糖,一般每天吃一小把,肥胖及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或遵医嘱,且吃时要相应减少其他主食和油脂类食物摄入以保持总能量平衡。 南瓜子的营养成分特点 南瓜子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E等)、矿物质(如锌等)等。然而,其脂肪含量相对较高,每100克南瓜子中脂肪含量较多。 对血糖的影响 由于南瓜子脂肪含量高,摄入后会产生一定的能量,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总能量摄入超标,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但适量食用时,其对血糖的直接影响相对复杂。有研究表明,南瓜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胰岛素敏感性等有微弱影响,但这种影响非常有限。 食用建议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南瓜子,但要严格控制量。一般来说,每天食用量控制在一小把(约20-30克)较为合适。同时,食用南瓜子时要相应减少当天其他主食和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以保持每日总能量的平衡。例如,若吃了一小把南瓜子,那么主食的量就需要适当减少,避免总能量摄入过多而引起血糖较大波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本身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严格控制南瓜子的摄入量,因为南瓜子的脂肪含量高,更容易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而体重增加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食用南瓜子需格外谨慎,因为南瓜子的高脂肪含量可能会使血脂进一步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限制南瓜子的食用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2025-10-10 09: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