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恶性的甲状腺结节能治好吗
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发现治疗多数预后好,不同病理类型、分期、患者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等会影响预后,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规范治疗10年生存率较高,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极差等。 一、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是恶性甲状腺结节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等常见的恶性甲状腺结节,通常会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等手术方式,切除病变组织以及可能受侵犯的周围组织等。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通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多数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放射性碘治疗:对于一些术后有残留病灶或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组织摄取的特点,破坏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比如,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内分泌治疗,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降低甲状腺癌复发的风险。 二、预后情况 总体预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经过规范治疗后,10年生存率较高。但如果发现较晚或者是一些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癌亚型,预后相对较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 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预后不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相对较好,而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极差;甲状腺髓样癌的预后也因具体情况而异。 分期:肿瘤的分期越早预后越好,早期甲状腺癌通过手术等治疗后复发风险低,而晚期患者可能存在远处转移等情况影响预后; 患者年龄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但部分儿童甲状腺癌患者在规范治疗下预后也较好;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治疗和预后。 手术切除程度:完整彻底的手术切除有助于改善预后,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残留病灶会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从而影响预后。
2025-10-17 10:52:56 -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会自行消失吗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自行消失可能性小,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从病理角度看内部结构稳定难自然消退,不同人群如儿童、育龄女性、老年人的该结节均难自行消失,生活方式调整对其自行消失帮助有限,患者发现后应及时就医监测变化采取合适治疗措施。 从病理角度看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局部团块,其内部结构相对稳定,不会自然发生消失的病理转归。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组织的重构使得结节一旦存在,很难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儿童出现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自行消失的概率极低。儿童的甲状腺处于发育阶段,若出现结节,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或自身免疫等特殊情况有关,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儿童时期的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恶变风险,不能期望其自行消失而延误诊治。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甲状腺结节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囊实性结节自行消失的情况不多见。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影响结节的大小等,但一般不会使其自行消失,仍需定期检查评估结节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同样难以自行消失。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结节的生长可能相对缓慢,但也不会自行消退,需要关注结节的性质,如是否有恶变倾向等,以便及时处理。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即使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自行消失的帮助也非常有限。虽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健康,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无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其消失。例如,适当补碘或低碘饮食可能对甲状腺健康有一定意义,但对于已存在的囊实性结节,不能期望通过饮食等生活方式调整使其消失。 总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患者发现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后应及时就医,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0:50:43 -
糖尿病可以喝无糖可乐吗
糖尿病患者能否喝无糖可乐需综合考量,从血糖影响看,其人工甜味剂致血糖升幅小,但大量饮用可能影响对其他食物糖分选择;从肠道菌群与代谢关联看,长期饮用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代谢弱、有其他慢病,饮用需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饮用易致对甜味依赖及影响健康饮食选择,故不建议大量饮用无糖可乐。 从血糖影响角度分析 无糖可乐中的人工甜味剂不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这是其相对普通含糖可乐的优势所在。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关注即时血糖反应,还需考虑整体的饮食模式。如果糖尿病患者大量饮用无糖可乐,可能会形成一种对甜味的依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其他食物中糖分的判断和选择,间接可能影响整体的饮食控制。 考虑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关联 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长期饮用含人工甜味剂的无糖可乐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例如,某些人工甜味剂可能更易于被部分肠道细菌利用,从而影响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而短链脂肪酸与胰岛素敏感性等代谢指标密切相关。虽然这些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和良好的代谢状态,也不倾向于将无糖可乐作为日常饮品大量摄入。 特殊人群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无糖可乐中的人工甜味剂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且老年患者的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大量饮用无糖可乐可能增加肾脏等器官的代谢负担,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谨慎饮用无糖可乐。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肠道菌群尚未完全稳定。人工甜味剂对儿童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而且儿童可能更容易对甜味产生依赖,饮用无糖可乐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健康饮食的选择,不利于其长期的健康成长,因此儿童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饮用无糖可乐。
2025-10-17 10:48:10 -
缺钙会手麻吗
缺钙可能致手麻,钙参与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手麻,手麻还可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不同人群缺钙致手麻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儿童伴夜间盗汗等,成年人与饮食运动等有关,老年人易伴骨质疏松等。可通过结合饮食等判断,还可进行血钙浓度测定、骨密度检查等明确。 不同人群缺钙导致手麻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的需求量大。如果缺钙引发手麻,可能还会伴有夜间盗汗、易惊醒、骨骼发育异常(如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骨骼快速生长,若钙摄入不足,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此时应注重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像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同时保证充足的日照,以促进钙的吸收。 成年人:成年人缺钙导致手麻,可能与日常饮食不均衡、运动量过大导致钙流失增加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节食减肥的人群,饮食中钙摄入不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钙流失较多。这部分人群除了关注钙的补充外,还应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运动,避免钙的过度流失。 老年人: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骨质流失加快,更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缺钙引发手麻时,往往还可能伴随骨质疏松等问题,骨折的风险也会增加。老年人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钙,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同时结合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骨骼强度,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受伤。 如何判断是否因缺钙导致手麻及相关检查 判断方法:除了手麻的症状外,还需结合饮食情况、既往病史等综合判断。如果平时钙摄入较少,有骨骼相关的不适表现,那么缺钙导致手麻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检查:可以进行血钙浓度测定、骨密度检查等。血钙浓度测定能直接反映血液中钙的水平;骨密度检查有助于评估骨骼的钙含量和骨质疏松情况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明确是否因缺钙以及缺钙的程度等,从而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依据。
2025-10-17 10:45:24 -
苹果山核桃仁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苹果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助平稳血糖,山核桃仁含不饱和脂肪酸等可改善脂代谢紊乱、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苹果山核桃仁组合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血脂稳定,不同情况糖尿病患者食用需注意,如合并严重高脂血症者需谨慎控量,儿童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谨慎尝试。 一、苹果的有益成分及对糖尿病的作用 苹果富含膳食纤维,如果胶等。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平稳血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苹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餐后血糖的波动情况。例如,有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坚持合理摄入含膳食纤维丰富水果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对更易控制在较理想范围。 二、山核桃仁的有益成分及对糖尿病的作用 山核桃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异常,而山核桃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山核桃仁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也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支持,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动物实验及部分临床研究提示,适当摄入山核桃仁相关成分的糖尿病模型动物,其胰岛素抵抗情况可能有所改善。 三、苹果山核桃仁组合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益处 从整体来看,苹果山核桃仁组合食用时,苹果的碳水化合物缓释作用与山核桃仁的脂代谢调节作用相结合,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血脂的稳定。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无过敏等特殊情况时,可在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将苹果山核桃仁作为健康零食适量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严重的高脂血症且血脂控制不佳时,虽山核桃仁有一定调节血脂作用,但也需谨慎控制山核桃仁的摄入量;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饮食需要更精准的热量控制和营养搭配,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谨慎尝试,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血糖等指标波动过大。
2025-10-17 1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