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出汗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包括处于高温环境、运动体力活动、食用辛辣热饮等刺激致汗腺分泌;病理性有内分泌疾病致代谢率增交感神经兴奋多汗、感染性疾病如结核引起盗汗、神经系统疾病致汗腺分泌异常、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伴随出汗;特殊人群中儿童因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不完善易出汗,孕妇因基础代谢增高易多汗,老年人汗腺减退疾病状态下可能异常出汗需关注相关不适排查基础疾病。 一、生理性原因 1.1环境因素:处于高温环境、穿过多衣物或室内温度过高时,人体通过出汗来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这是正常的生理调节现象。例如在炎热夏季,人体为避免体温过高,汗腺会大量分泌汗液。 1.2运动或体力活动: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身体产热增加,汗腺会通过分泌汗液来散热,以平衡体温,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比如长跑后大量出汗就是常见表现。 1.3饮食因素:食用辛辣食物、饮用热饮等,可刺激口腔和胃肠道的温度感受器,进而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出汗。例如吃辣后额头、身体可能会有出汗现象。 二、病理性原因 2.1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多汗症状,常表现为怕热、多汗且皮肤潮湿等。 2.2感染性疾病:结核感染可引起盗汗,即睡眠中不自觉出汗,醒后汗止,这与结核杆菌感染后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2.3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可影响汗腺的正常分泌调节,导致汗腺分泌异常,出现多汗或无汗等情况。 2.4其他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病变,进而影响汗腺功能导致多汗;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等,也可能伴随出汗症状,这与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应激反应等有关。 三、特殊人群特点 3.1儿童: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活动后较易出汗,若未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多为正常生理现象,但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若儿童多汗伴随发育迟缓、消瘦等情况,需警惕疾病可能。 3.2孕妇:孕期基础代谢率增高,身体负担加重,较易出现多汗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但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因多汗引发皮肤问题。 3.3老年人:老年人汗腺功能减退,但某些疾病状态下仍可能出现异常出汗,如患有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时,需密切关注出汗情况,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基础疾病。
2025-10-11 11:44:07 -
甲状腺5项血检查包括什么
甲状腺5项血检查包括TT4、TT3、TSH、FT4、FT3,分别介绍了各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关系,如TT4异常升高可能是甲亢、降低可能是甲减等;TT3甲亢时升高明显、甲减时降低;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指标,甲亢时降低、甲减时升高且孕妇TSH正常范围不同;FT4和FT3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还提及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检查时需关注各自特点及正常参考值以判断甲状腺功能。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和分泌,约20%由甲状腺直接分泌,80%由外周组织中的T4脱碘转化而来。其水平变化与甲状腺功能状态相关,甲亢时TT3通常升高较明显,在儿童甲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时TT3升高比TT4更显著。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T3一般降低。 促甲状腺激素(TSH):由垂体前叶分泌,它能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不同年龄段人群TSH正常范围有所差异,老年人TSH正常范围相对窄一些。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通常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SH往往升高。而且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TSH正常范围也不同于非孕期人群。 游离甲状腺素(FT4):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受血浆蛋白浓度和结合力的影响。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等导致血浆蛋白异常的患者,FT4更能准确反映甲状腺的真实功能。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FT4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时FT4降低。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也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之一,其水平变化同样能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在甲亢早期或轻型甲亢中,FT3可能先于其他指标出现异常变化。对于儿童甲亢患者,FT3的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FT3一般降低。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进行甲状腺5项血检查时,因为孕期激素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以确保母婴甲状腺功能正常,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老年人进行检查时,由于其身体机能变化,甲状腺功能可能出现一些非典型表现,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来解读检查结果。儿童进行检查时,要依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来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
2025-10-11 11:41:04 -
产妇产后血糖高怎么办
产后血糖高需从多方面管理,包括饮食调整要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适当运动要产后早期适度、把握强度,密切监测血糖频率,调节心理,若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未正常及时咨询医生,特殊人群如高龄、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产妇管理更谨慎。 少量多餐: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进食,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例如,可在三餐之间增加2-3次加餐,如一小把坚果、半根黄瓜等。 适当运动 产后早期运动:产后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适度运动。顺产产妇一般在产后24小时左右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在室内缓慢行走;剖宫产产妇在术后恢复较好时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运动形式可选择散步,从每次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运动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 运动强度把握:运动时以产妇感觉不疲劳为宜,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左右。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血糖监测 监测频率:产后应密切监测血糖,一般建议每天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例如,可在晨起空腹时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在每餐进食后2小时监测餐后血糖,通过频繁监测了解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心理调节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产妇产后由于身体变化、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家人应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产妇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医疗干预 咨询医生:如果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后血糖仍未恢复正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等进一步的医疗干预措施。例如,对于一些血糖升高较明显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的产妇,可能会考虑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来控制血糖,但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制定。 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产妇、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产妇等,在产后血糖高的管理上需要更加谨慎。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血糖正常可能需要更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控制;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产妇再次发生产后血糖异常的风险较高,更要密切监测血糖,遵循医生制定的个性化管理方案,以降低长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保障自身健康和新生儿的成长环境。
2025-10-11 11:39:50 -
桑叶怎么用能降血糖
桑叶降血糖有桑叶泡茶、桑叶入膳(凉拌、煮粥)等常见用法,其含有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有潜在降血糖作用,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等有关,但桑叶降血糖温和,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将桑叶食用方式作辅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食用需谨慎。 一、桑叶降血糖的常见用法 (一)桑叶泡茶 将桑叶洗净后,用开水冲泡。研究表明,桑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多糖等,可能对血糖有调节作用。一般每天可以用5-10克桑叶泡茶,多次冲泡,直至味道变淡。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正常成年人饮用桑叶茶一般无特殊禁忌,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二)桑叶入膳 1.桑叶凉拌:把桑叶嫩叶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过凉水,加入适量调料凉拌食用。从营养成分角度看,桑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能有助于调节血糖。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如经常久坐、运动量少的人群,通过饮食中加入桑叶凉拌菜,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调节血糖,但不能替代正规的降糖治疗。 2.桑叶煮粥:将桑叶与大米等一起煮粥。例如桑叶大米粥,在煮粥过程中桑叶的有效成分可部分溶出,被人体吸收。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在食用桑叶煮粥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因为不同个体对食物的血糖反应可能不同,同时要结合自身的降糖治疗方案来合理搭配饮食。 二、桑叶降血糖的相关科学依据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研究表明,桑叶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潜在的降血糖作用。例如动物实验发现,给糖尿病模型动物投喂桑叶提取物后,动物的血糖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等有关。但需要注意的是,桑叶降血糖作用相对较为温和,不能替代正规的降糖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将桑叶相关的食用方式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坚持正规的降糖治疗方案,如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适当运动、控制饮食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目前关于儿童食用桑叶降血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相对较少,不建议儿童随意通过食用桑叶来降血糖;孕妇食用桑叶也需谨慎,最好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方式。
2025-10-11 11:34:57 -
总甲状腺素正常范围
总甲状腺素(TT4)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人群等有差异,成人一般66-181nmol/L,儿童随年龄变化,妊娠期女性也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等会影响其正常范围,发现异常需结合其他指标和症状综合评估甲状腺功能。 不同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的总甲状腺素正常范围会随年龄变化而不同。新生儿时期,由于受母体甲状腺素的影响,总甲状腺素水平相对较高,一般在130~273nmol/L;婴儿期(1~12个月)总甲状腺素正常范围约为90~194nmol/L;幼儿期(1~3岁)约为65~155nmol/L;学龄前期(4~6岁)约为55~142nmol/L;学龄期(7~12岁)约为45~130nmol/L。这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稳定,甲状腺素的分泌和调节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的总甲状腺素正常范围会有所改变。妊娠早期,总甲状腺素水平通常会轻度升高,正常范围一般在75~227nmol/L左右;妊娠中期和晚期,总甲状腺素正常范围会进一步变化,一般在85~235nmol/L左右。这是由于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包括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水平升高,会影响总甲状腺素的检测结果,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对甲状腺素的需求。 影响总甲状腺素正常范围的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高碘饮食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素的代谢,从而影响总甲状腺素水平。例如,长期大量食用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能导致总甲状腺素水平出现波动。而长期低碘饮食则可能引起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影响总甲状腺素水平。 病史: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总甲状腺素水平通常会升高,可远高于正常范围上限;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总甲状腺素水平则会降低,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此外,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如肝脏疾病等,也可能影响甲状腺素的代谢和结合,进而影响总甲状腺素的检测结果。例如,严重肝脏疾病时,肝脏对甲状腺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总甲状腺素水平异常。 总甲状腺素的正常范围需要结合具体检测方法、人群以及个体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如果发现总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应进一步结合其他甲状腺功能指标(如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疾病。
2025-10-11 11: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