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结节、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结节、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糖尿病小便特点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小便有尿量增多、外观改变(颜色偏黄混浊、有持久泡沫)、气味改变(有特殊甜味等)的特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小便特点有差异,生活方式及家族史也会影响小便异常表现。 尿量增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后,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一般24小时尿量可达到2000-3000毫升,甚至更多。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超过半数存在尿量明显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高血糖使尿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带走大量水分。 尿液外观改变 颜色:一般早期可能无明显颜色改变,但当病情较严重时,可能因尿液中含有较多糖分等成分,尿液颜色可能偏黄且较混浊。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尿液的理化性质改变,会出现这种情况。 泡沫: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肾脏病变,导致尿蛋白增加,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较多泡沫,且泡沫较持久不易消散。这是因为尿蛋白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从而产生泡沫。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的现象,这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所致。 气味改变: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可能会有特殊的甜味,这是因为尿液中含有过量的葡萄糖。这种甜味是由于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被细菌分解(如果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时更易出现)等因素导致的。 对于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小便特点可能有一些差异。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尿量增多等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如果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尿液气味可能更具特殊性,如类似烂苹果味,这是因为酮体从尿液中排出。女性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小便的异常表现可能更易出现,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因为女性尿道短、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高血糖环境又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男性糖尿病患者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可能会影响排尿,但小便的基本特点如尿量、颜色、气味等仍主要与血糖水平及肾脏等相关功能状态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小便异常表现可能更突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本身存在遗传易感性,在相同生活方式下,小便出现异常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更密切关注小便特点,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2025-10-11 11:31:08
  • 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一定是癌症吗

    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不一定是癌症,良性结节如炎性结节、增生性结节可能出现该情况,恶性结节如乳头状癌也常见此表现,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核素扫描等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发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良性结节中纵横比大于1的情况 炎性结节:当甲状腺发生炎症时,结节可能出现纵横比大于1的表现。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炎症导致甲状腺组织局部肿胀、增生,超声下可观察到纵横比大于1的结节,但通过抗炎治疗等处理后,结节可能缩小或恢复正常,其本质并非癌症。 增生性结节:长期的碘摄入异常等因素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也可能出现纵横比大于1的情况。这类结节是良性的,通过调整碘摄入等生活方式干预后,结节可能稳定或有一定变化。 二、恶性结节中纵横比大于1的特点 乳头状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纵横比大于1较为常见。乳头状癌的癌细胞生长方式可能倾向于纵向生长,从而在超声上表现为纵横比大于1。但即使结节纵横比大于1,也需要结合其他超声特征,如结节边界是否清晰、是否有微钙化、内部回声情况等综合判断。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节往往边界不清,内部可能有微钙化,而单纯纵横比大于1不能确诊为癌症。 三、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的检查方法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这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较为准确地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FNAB结果提示为恶性,那么基本可确诊为甲状腺癌;如果是良性,则按照良性结节的处理原则进行后续观察等。 甲状腺核素扫描:对于判断结节的功能状态有帮助。如果是热结节,多为良性;冷结节则需要进一步评估,但冷结节也不一定就是恶性,只是恶性的概率相对较高,结合纵横比等超声表现综合分析。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面对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的情况时需要区别对待。例如,年轻女性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性质;而老年人群体,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如果有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结节性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1 11:29:08
  • 饿的时候手发抖是糖尿病吗

    饿的时候手发抖不一定是糖尿病,可能与低血糖相关,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相关低血糖表现但不能仅据此判定糖尿病,糖尿病有典型症状需靠血糖检测诊断,其他可能因素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非糖尿病原因的低血糖症、神经系统疾病等,经常出现该情况建议就医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调整方案,特殊人群要关注,总之要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水平下降,若血糖过低,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能量供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手发抖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慌、出汗、饥饿感等表现。一般及时补充糖分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糖尿病相关情况 1.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服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等)后未按时进食的患者,在饿的时候也可能出现手发抖等低血糖表现,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情况,不能仅凭饿的时候手发抖就判定是糖尿病。 2.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若要判断是否为糖尿病,需要通过血糖检测等相关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再结合相应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 其他可能因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在饥饿时也可能出现手抖等症状,还常伴有心慌、多汗、消瘦、烦躁等表现,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明确。 2.低血糖症(非糖尿病原因):除了糖尿病患者外,一些健康人也可能发生功能性低血糖,在饥饿、空腹等情况下出现手抖等低血糖症状,与自身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等有关。 3.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等,也可能出现手抖的表现,在饥饿时可能会有加重或诱发手抖的情况,但通常还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迟缓、肌肉僵硬等。 对于经常出现饿的时候手发抖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糖、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调整降糖方案等以避免低血糖等情况的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更加关注其血糖变化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对于儿童,若出现此类情况也需要及时排查原因,保障其健康。

    2025-10-11 11:27:15
  •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血糖水平的测定,包括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怀孕期间任意血糖≥11.1mmol/L等。特殊情况下,如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具有高危因素的个体,诊断标准可能不同。确诊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和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皮肤瘙痒以及视力模糊等)加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试验中需用75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适用于成年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年龄、身体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以下特殊情况也需要考虑: 怀孕期间,若出现糖尿病症状,且任意血糖≥11.1mmol/L或FPG≥5.3mmol/L即可诊断;若没有糖尿病症状,需要在产后6周或更长时间进行复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 对于某些人群,如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的个体,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评估,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如果怀疑有糖尿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以更全面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诊断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同样重要。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也非常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体检,以及关注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等,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基于血糖水平的测定,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对糖尿病的诊断或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

    2025-10-11 11:21:40
  • 夏季糖尿病人能吃毛豆吗

    夏季糖尿病人可吃毛豆,其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食用时需注意控制量,以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合理控制来稳定血糖,利用膳食纤维延缓葡萄糖吸收降餐后血糖升幅,烹饪选清淡方式,血糖控制不稳定、伴其他代谢问题及老年糖尿病人食用更需注意相关情况,总之要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安排以维持良好代谢指标。 毛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以及矿物质(如钾、镁等)。每100克毛豆中约含蛋白质13.1克、碳水化合物10.5克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属于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控制有一定益处。 对血糖的影响及糖尿病人食用要点 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血糖:毛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适中,每100克约10.5克。糖尿病人食用时需注意控制量,可根据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将毛豆作为蛋白质等营养的补充来源,替代部分主食。例如,若一顿饭吃了一定量的毛豆,应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保证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的合理控制,从而稳定血糖水平。 膳食纤维的作用:其中的膳食纤维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糖尿病人适量食用毛豆,利用膳食纤维的这一特性,对血糖的平稳控制有积极作用。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法,如清蒸、水煮等,避免油炸等会增加油脂摄入的做法,因为过多油脂摄入不利于整体代谢控制,对糖尿病人健康不利。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人:这类患者食用毛豆更要谨慎,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血糖、肾功能等情况来确定具体的食用量。因为其血糖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毛豆的摄入可能会对血糖产生较明显影响,需要严格把控。 伴有其他代谢问题的糖尿病人:如果糖尿病人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等情况,那么在选择毛豆烹饪方式时要格外注意,避免油脂摄入过多加重血脂异常。对于老年糖尿病人,由于其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食用毛豆时要注意细嚼慢咽,保证消化吸收良好,防止因消化不良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总体而言,夏季糖尿病人可以吃毛豆,但要注重食用量的控制、烹饪方式的选择以及根据自身具体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以在享受毛豆营养的同时,维持良好的血糖等代谢指标。

    2025-10-11 11:17: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