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治糖尿病偏方
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偏方可以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避免轻信偏方。治疗建议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管理压力和避免吸烟等。 1.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 2.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3.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如胰岛素、降糖药等。 4.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管理压力 长期的高压力状态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要学会管理压力。 6.避免吸烟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吸烟。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5-05-20 18:01:14 -
甲减妈妈母乳注意事项
甲减妈妈在哺乳期需注意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观察宝宝情况、避免感染和保持良好心态。 1.药物治疗:继续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左甲状腺素钠片通过乳汁分泌的量很少,通常不会影响宝宝的甲状腺功能,但需定期监测宝宝的甲状腺功能。 2.饮食调整:适当增加碘的摄入,可食用含碘盐,但避免过量。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 3.定期复查:产后6周应复查甲状腺功能,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 4.注意宝宝情况: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5.避免感染:甲减妈妈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应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6.其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总之,甲减妈妈在哺乳期应积极治疗,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暖,保持良好的心态。
2025-05-20 17:57:49 -
甲减为什么不能吃小米
甲减患者可以吃小米,饮食方面需注意适量摄入碘、避免高胆固醇食物、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饮食均衡。 对于甲减患者,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量摄入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不足,需要适量补充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鲜等。 避免高胆固醇食物:甲减患者可能存在高脂血症,需要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 补充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甲减患者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饮食均衡:甲减患者需要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甲减患者可以吃小米,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适量摄入碘、避免高胆固醇食物、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饮食均衡。同时,甲减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的情况调整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剂量。
2025-05-20 17:55:27 -
甲亢会传染人吗
甲亢不会传染人,主要症状有心悸、手抖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治疗等,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需谨慎,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甲亢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手抖、体重下降、焦虑、失眠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甲亢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骨质疏松等。 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甲亢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甲亢是一种不会传染的疾病,但需要及时治疗。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5-20 17:53:54 -
血糖高和喝酒有关系吗
高血糖和饮酒之间存在关联,饮酒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或降低,糖尿病患者饮酒需谨慎,非糖尿病患者也应限制饮酒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酒可能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限制饮酒量,并在饮酒前咨询医生,以确保饮酒不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因为酒精会损害胰腺细胞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此外,饮酒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高血压等健康问题,进一步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总之,高血糖和饮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都应该注意饮酒的量和频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护血糖水平和整体健康。如果对血糖控制或饮酒相关问题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
2025-05-20 17: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