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结节、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结节、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雄激素过高怎么回事

    雄激素过高成因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肿瘤因素,女性表现有多毛、月经紊乱、痤疮、不孕等,男性相对少见性早熟等,相关影响因素涉及生活方式、年龄、病史。 一、成因 (一)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关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雄激素过高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80%。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及胰岛素抵抗相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促使卵巢间质、卵泡膜细胞产生过量雄激素。例如,胰岛素抵抗会使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减少,游离雄激素水平升高。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会导致肾上腺分泌雄激素增多。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的酶系统异常,使得雄激素生成增多。 (二)肿瘤因素 卵巢肿瘤等可使卵巢分泌过多雄激素,从而引起雄激素水平升高。 二、临床表现 (一)女性表现 1.多毛:常见于面部、下巴、胸部、背部等部位,毛发增粗、增多,呈现男性化毛发分布特征。 2.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因雄激素过高影响了正常的排卵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3.痤疮:脸部、背部等部位出现痤疮,且较难消退,与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有关。 4.不孕:由于雄激素过高影响排卵等生殖功能,进而导致受孕困难。 (二)男性表现(相对较少见):若为男性雄激素过高,可能与肿瘤等有关,表现为性早熟、性欲亢进等,但女性患者更常见上述女性相关表现。 三、相关影响因素 (一)生活方式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促进PCOS患者雄激素分泌增多;精神压力过大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 (二)年龄因素 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受PCOS等影响出现雄激素过高,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内分泌发育不成熟出现暂时的雄激素波动。 (三)病史因素 有PCOS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曾患肾上腺疾病等的患者也可能出现雄激素过高。

    2025-10-11 10:31:03
  • 糖尿病可以吃山药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山药,但要注意食用量和方式等。山药含碳水化合物等,其中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但不能无限制食用。血糖控制稳定时可适量吃,可替代部分主食,烹饪选清蒸等方式,老年及合并肾病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食用山药对血糖的影响 山药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进入人体后会被逐步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不过,山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使血糖上升的速度相对减缓。有研究表明,食用山药后血糖的升高幅度相对一些精制谷物来说要低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以无限制地食用山药,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每日总热量摄入等来综合考量。 食用山药的注意事项 血糖控制稳定时适量食用: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山药,一般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100克左右(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替代部分主食:可以将山药作为部分主食的替代品,比如将山药蒸熟后,替代一部分米饭或馒头等主食的摄入量。例如,原本一餐吃100克米饭,现在可以吃50克米饭加上50克山药。 注意烹饪方式:山药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建议采用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等会增加油脂摄入的烹饪方式。因为油脂摄入过多不仅会影响体重,还可能会影响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山药时更要注意烹饪得软烂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山药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对于合并有肾病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对代谢产物的排泄功能下降,需要控制山药的摄入量,因为山药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等成分,过多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这时候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山药的食用量。

    2025-10-11 10:29:19
  • 甲状腺长在哪个部位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内分泌腺,位于颈部前下方,紧贴喉和气管,分左右侧叶及峡部,不同人群甲状腺位置有特点,甲状腺肿大、肿瘤等疾病会影响其位置并带来相应影响。 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甲状腺的后面与喉返神经、颈交感干相邻。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靠近甲状腺下动脉,手术时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等问题。甲状腺的前面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颈筋膜等覆盖。 不同人群甲状腺位置的特点 儿童 儿童的甲状腺相对成人来说,位置可能会稍有不同。儿童的颈部相对较短,甲状腺的位置可能更靠近喉和气管的上部区域。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的大小和位置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逐渐趋于成人状态。例如,新生儿的甲状腺相对较大,位置可能略高一些,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下降到正常的成人甲状腺位置范围。 老年人 老年人的甲状腺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变化。由于甲状腺组织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甲状腺的位置相对来说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可能会因为颈部肌肉松弛等因素,在体表的可触及性略有不同。而且老年人如果患有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状腺结节等,其临床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需要更加仔细地进行检查和诊断。 甲状腺位置相关疾病的影响 甲状腺肿大 当甲状腺发生肿大时,其位置会发生相应改变。例如,单纯性甲状腺肿时,甲状腺双侧侧叶可能会对称性肿大,向上可压迫喉和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毒性甲状腺肿(如Graves病)时,甲状腺也会肿大,可能会导致颈部外观的明显变化,从体表可以观察到甲状腺区域的膨隆。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时,肿瘤的位置会影响其诊断和治疗。如果是甲状腺侧叶的肿瘤,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需要准确判断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如喉返神经、气管等)的位置关系,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彻底性。

    2025-10-11 10:27:41
  • 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吗

    甲状腺结节有可能因大小、生长部位等因素压迫气管,较大结节(通常直径>3cm)压迫气管可能性高,压迫气管时儿童因气道窄影响更显著,成年人也会受影响,可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发现相关情况需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压迫气管的表现及影响 常见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初期可能在活动后明显,随着结节压迫加重,安静状态下也会有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儿童由于气道相对狭窄,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可能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需更加关注。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儿童:儿童的气道比成人狭窄,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时,儿童可能更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如呼吸急促、喘息等,而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的气道受压可能会影响其心肺功能发育,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成年人:成年人相对儿童气道代偿能力稍强,但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比如日常活动受限,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等。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成年人,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可能会加重肺部疾病的症状,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使呼吸困难等症状加剧。 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的诊断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与气管等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超声可以测量结节距离气管的距离等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压迫气管的可能。CT检查对于了解甲状腺结节与气管等结构的三维关系也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一些位置较深或较大的结节,CT能更准确地评估压迫情况。 临床表现结合评估: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呼吸困难等表现来综合评估甲状腺结节是否压迫气管。对于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怀疑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的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上述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评估压迫的严重程度。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且怀疑有气管压迫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2025-10-11 10:25:35
  • 糖尿病能吃冬瓜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冬瓜,冬瓜低热量、高纤维、升糖指数低,富含营养成分,对控制血糖、维持代谢平衡有益,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摄入量,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也有相应注意事项。 冬瓜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控制血糖方面:冬瓜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平稳血糖。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形成黏液状物质,包裹碳水化合物,减缓其消化吸收速度,从而使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减小。 维持代谢平衡:冬瓜富含钾元素,有助于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对于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的钠钾代谢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冬瓜水分含量高,约96%,能够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而体重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过重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食用冬瓜的注意事项 烹饪方式:应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清炒、煮汤等,避免油炸、红烧等加入过多油脂或糖分的做法。例如清炒冬瓜,简单清淡,能最大程度保留冬瓜的营养成分,且不会额外增加过多热量和糖分摄入。 个体差异: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同,食用冬瓜时需根据自身血糖监测情况调整摄入量。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应适当减少冬瓜的食用量;如果血糖控制较好,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左右。 特殊人群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食用冬瓜时,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同时,由于儿童的饮食喜好,可将冬瓜制作成孩子喜欢的口味,但要避免添加过多调料,如高糖的番茄酱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用冬瓜时要注意烹饪得软烂一些,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老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等,在食用冬瓜时要注意整体的饮食搭配,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

    2025-10-11 10:18: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