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擅长胰腺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肝胆疾病等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ERCP等。在中华消化,中华医学,中华胰腺病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展开-
女的胰腺在哪个部位
女的胰腺在上腹部腹膜后位,胃后方、横卧腹后壁,相当于第一、二腰椎体水平,右侧接十二指肠降部,左侧近脾门,分胰头、胰颈、胰体、胰尾;胰腺疾病症状与位置相关,检查因位置深受干扰,手术因毗邻重要血管器官较复杂,需依病情选检查方式,手术要精准定位操作。 女的胰腺在上腹部腹膜后位,胃后方、横卧腹后壁,相当于第一、二腰椎体水平,右侧接十二指肠降部,左侧近脾门,分胰头、胰颈、胰体、胰尾;胰腺疾病症状与位置相关,检查因位置深受干扰,手术因毗邻重要血管器官较复杂,需依病情选检查方式,手术要精准定位操作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腺体,在女性体内,胰腺位于上腹部,处于腹膜后位,大致的位置是在胃的后方,横卧于腹后壁,相当于第一、二腰椎体水平。具体来说,其右侧端靠近十二指肠降部,左侧端接近脾门。胰腺分为胰头、胰颈、胰体和胰尾四个部分,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胰尾则靠近脾脏。 胰腺相关的衍生需求及解释 胰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与胰腺位置的关系 由于胰腺位于上腹部深处,当胰腺发生病变时,疼痛等症状的表现与胰腺位置相关。例如胰腺炎时,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刺激周围神经,疼痛沿着神经传导路径放射,而胰腺位置较深,所以疼痛部位相对靠后且向腰背部放散。对于女性患者,在出现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等不适时,需考虑胰腺病变的可能。 胰腺检查与胰腺位置的关系 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由于胰腺位置较深,可能受到胃肠道气体等因素的干扰,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患者,超声检查胰腺的清晰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而CT检查对于胰腺的显示相对较为清晰,能够较好地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因为CT可以穿透组织,不受胃肠道气体等过多干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也可用于胰腺相关疾病的检查,能从多角度评估胰腺及胰管等情况,其成像原理是利用磁共振对水体的高敏感性,清晰显示胰管等结构,对于女性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胰腺手术与胰腺位置的关系 胰腺手术是较为复杂的手术,因为胰腺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和器官。例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等,手术区域血管丰富,包括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由于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手术操作需要充分暴露且要精细操作以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对于女性患者,在进行胰腺手术时,手术医生需要精准定位胰腺位置,遵循严格的手术操作规范来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2025-10-16 12:45:36 -
谷草转氨酶是什么
谷草转氨酶是参与氨基酸代谢的转氨酶存在于心肌等组织内参与转氨基反应是反映细胞损伤的指标正常参考值为0~40U/L临床意义有肝脏疾病时肝细胞受损致其升高、心血管疾病时急性心梗发病后特定时间升高可辅助诊断、骨骼肌疾病时受损致轻度升高特殊人群中孕妇可能轻度波动长期饮酒者易因损肝升高有肝脏基础病史者需关注其变化评估病情活动度。 一、谷草转氨酶的基本定义 谷草转氨酶(AST)是一种参与氨基酸代谢的酶,属于转氨酶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其次分布于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内。它在体内参与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转氨基反应,是反映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正常参考值 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为0~40U/L(不同检测方法可能略有差异,临床需依据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值判定)。 三、临床意义 (一)肝脏疾病相关 当肝细胞受损时(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谷草转氨酶释放入血液,导致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可一定程度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若谷草转氨酶持续显著升高,往往提示肝脏炎症活动较明显,需进一步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二)心血管疾病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6~12小时,谷草转氨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6天恢复正常,是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需结合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综合判断。 (三)骨骼肌疾病相关 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等骨骼肌疾病时,也可能出现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这是因为骨骼肌细胞受损后,细胞内的谷草转氨酶释放入血所致。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孕妇 孕妇由于生理负担增加,谷草转氨酶可能出现轻度波动,但一般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太多,若出现明显升高需结合超声等其他检查排查是否存在肝脏相关并发症等情况,需密切监测以保障母婴健康。 (二)长期饮酒者 长期饮酒可损害肝细胞,容易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这类人群应严格戒酒,并定期监测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肝脏损伤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 (三)有肝脏基础病史者 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密切关注谷草转氨酶变化来评估病情活动度,若谷草转氨酶持续升高往往提示肝脏炎症处于活动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需注意避免加重肝脏损伤的因素,如避免滥用肝毒性药物等。
2025-10-16 12:44:26 -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消化系统综合征,主要症状有上腹痛(约50%-70%患者存在,与胃十二指肠运动等紊乱、内脏高敏感等有关,女性稍多,生活不规律等人群易现,有胃溃疡病史者风险高)、上腹胀(与胃排空延迟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可现,女性生理期等更明显,长期久坐等易致,有胃炎病史者更易且重)、早饱嗳气(早饱前文提,嗳气因胃内气体积聚,多种因素诱发,各年龄段可发,女性情绪波动大时易现,长期高压工作者发生率高,有胃食管反流病史者常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与胃动力异常等有关,儿童需鉴别,女性孕期需排其他病,生活不规律等易现,有胃肠道感染病史者后续风险可能增)。 上腹痛:多为隐痛、胀痛等,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与进食相关,可表现为进食后加重或减轻。研究表明,约50%-7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上腹痛症状,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但一般女性稍多于男性,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易出现该症状,有胃溃疡等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上腹胀:患者常自觉上腹部饱胀感,尤其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就出现明显饱胀,可伴有早饱现象,即进食后不久就有饱腹感,导致进食量减少。上腹胀的发生与胃排空延迟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使上腹胀症状更明显,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上腹胀的发生几率,有胃炎病史的人群上腹胀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相对较重。 早饱、嗳气:早饱前面已提及,嗳气则是患者自觉有气体从胃内向上涌出,可伴有酸腐气味。嗳气的发生与胃内气体积聚有关,多种因素可诱发,比如进食过快吞入较多空气、精神紧张等,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女性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可能更易出现嗳气症状,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人群嗳气发生率相对较高,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也常伴有嗳气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恶心、呕吐的发生与胃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等有关,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需特别注意与其他器质性疾病鉴别,女性在孕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出现类似症状,但需排除妊娠相关的其他严重疾病,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的人群更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有胃肠道感染病史的人群后续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恶心、呕吐的风险可能增加。
2025-10-16 12:43:46 -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更易出血,与胃酸、Hp感染、服用NSAIDs等有关,中老年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是最常见病因,门静脉压升高致曲张静脉破裂,有酗酒、肝炎病史等人群易患)、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激、长期饮酒、服NSAIDs等致,各年龄段有相应高危因素人群易患)、胃癌(组织生长致溃疡出血,中老年、有高危因素人群易患,高危人群需定期胃镜筛查)。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最常见病因,随着肝硬化病情进展,门静脉压力升高,使得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发生曲张。当门静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曲张的静脉极易破裂出血,且出血量大,病情凶险。在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因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出血,而有长期酗酒史、病毒性肝炎病史等的人群患肝硬化的风险更高,也就更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患有肝硬化的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腹压增加的情况,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以免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多种因素可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应激状态,这些情况会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常见原因,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服用NSAIDs等药物同样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破坏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上述因素发生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出血,尤其是有应激状态、长期大量饮酒或长期服用NSAIDs等药物的人群。对于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措施保护胃黏膜;对于饮酒人群,应劝导其戒酒或减少饮酒量;对于需长期服用NSAIDs等药物的人群,可根据情况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来降低出血风险。 胃癌 胃癌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胃癌组织生长迅速,血供相对不足,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溃疡形成,从而导致出血。随着年龄增长,胃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老年人群是胃癌的高发人群。有胃癌家族史、长期食用腌制食物、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的人群患胃癌风险增加,进而更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并及时处理,降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5-10-16 12:42:46 -
喝什么能每天通便
有助于通便的相关物质及饮用注意事项,包括水是通便基础保障,还有燕麦麸皮饮、芹菜汁、火龙果昔、绿茶、酸奶等富含膳食纤维或有益成分的饮品的作用原理及不同人群饮用时的注意事项。 富含膳食纤维的饮品 燕麦麸皮饮: 作用原理:燕麦麸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从而起到通便的作用。每100克燕麦麸皮中膳食纤维含量可高达30克左右。一般可以用5-10克燕麦麸皮用温水冲泡后饮用,每天1-2次。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饮用燕麦麸皮饮时要注意选择无糖型的,并且要监测血糖变化,因为燕麦麸皮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老年人饮用时要注意冲泡的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要根据自身消化能力控制饮用量。 芹菜汁: 作用原理:芹菜中富含膳食纤维,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芹菜汁大约含有2克左右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制作芹菜汁时应选择新鲜芹菜,洗净后榨汁饮用。对于孕妇来说,适量饮用芹菜汁有助于缓解孕期便秘,但要注意如果孕妇有先兆流产等情况需谨慎饮用;儿童饮用芹菜汁时要注意适量,因为儿童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火龙果昔: 作用原理: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它能吸水膨胀,软化粪便,同时刺激肠道蠕动。一个中等大小的火龙果大约含有2-3克膳食纤维。可以将火龙果去皮后与适量牛奶或水一起打成昔饮用。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饮用火龙果昔前要确认自己不对火龙果过敏;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建议饮用火龙果昔,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绿茶 作用原理:绿茶中含有儿茶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肠道蠕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建议用5-6克绿茶用70-80℃的温水冲泡,每天饮用1-2杯。对于患有胃溃疡的人群,要谨慎饮用绿茶,因为绿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症状;老年人饮用绿茶时要注意不要在空腹时大量饮用,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酸奶 作用原理: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如乳酸菌等。这些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从而有助于通便。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酸奶更为健康。一般每天饮用100-150毫升酸奶即可。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酸奶;婴幼儿不建议过早饮用酸奶,一般建议1岁以后根据情况适量添加。
2025-10-16 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