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擅长胰腺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肝胆疾病等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ERCP等。在中华消化,中华医学,中华胰腺病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展开-
请问下黄疸怎么测呢
黄疸的查看方式主要包括视诊、肝功能检查、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测定以及血常规检查等。 一、视诊:黄疸患者通常会有皮肤发黄的表现。这是因为发生黄疸时,胆汁反流进入血液,导致胆红素升高,进而引起皮肤发黄。通过观察皮肤发黄的具体部位,能够辅助判断体内黄疸的严重程度。比如,若只是面部等局部皮肤发黄,通常表明黄疸程度较轻;而如果全身皮肤都明显发黄,则提示黄疸可能较为严重。 二、肝功能检查:黄疸常常与胆红素升高相关,而这一般是由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引起,与肝脏关系密切。进行肝功能检测可以了解病情状况。并且肝功能检查中包含血清胆红素检测,查看胆红素值是否升高能准确判断是否出现黄疸。 三、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测定:经皮胆红素检测仪主要用于检测新生儿是否患有黄疸。利用该仪器对新生儿进行扫描,可得知新生儿胆红素值。这种检测方式无伤害性,非常适合新生儿。 四、血常规:血常规检查也有助于查看是否患有黄疸。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方式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黄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09:54:23 -
土豆泥可以治便秘吗
土豆泥对便秘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但不能单纯治便秘,其含膳食纤维能助排便但效果有限,一般人群适当食用有帮助,严重便秘需结合其他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食用土豆泥需注意相关事项。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适当食用土豆泥可能会有一定帮助,但如果便秘较为严重,仅靠土豆泥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更有效的措施。比如增加水分摄入,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可使粪便更易排出;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去厕所尝试排便等。 而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儿童的肠道功能和成人有所不同,过量食用土豆泥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儿童食用土豆泥需适量;孕妇如果出现便秘情况,在食用土豆泥的同时,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均衡,避免因为便秘而过度用力排便,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更合适的缓解方式;老年人肠道蠕动相对较慢,食用土豆泥时也应注意搭配其他有助于肠道蠕动的食物等。
2025-10-17 09:53:15 -
吃了止痛药能喝酒吗
吃止痛药后喝酒可能引起乙醛中毒,还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影响药效,甚至危及生命,特殊人群更应注意避免饮酒。 此外,吃了止痛药后喝酒还可能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药效。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酒精会增加胃肠道的刺激,使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止痛药对酒精的反应可能不同,而且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在服用止痛药期间,最好避免饮酒。如果需要喝酒,应该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等,吃了止痛药后喝酒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更应该注意避免饮酒。同时,在服用止痛药期间,还应该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服用止痛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2025-10-17 09:52:14 -
检查幽门螺旋杆菌能刷牙吗
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前可正常刷牙,检查后也可正常刷牙,检查前刷牙不影响结果,检查后正常刷牙有益口腔健康,儿童和老年人等人群检查后也应正常刷牙以维持口腔清洁、预防相关口腔问题。 检查后也可以正常刷牙 检查后正常刷牙同样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刷牙可以继续维持口腔的清洁状态,防止食物残渣等在口腔内残留滋生细菌等。对于儿童来说,检查后也应像平时一样按时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因为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可能会影响口腔健康发育,而正常刷牙是维护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老年人,良好的口腔卫生通过正常刷牙来维持有助于预防牙周疾病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口腔健康问题相对更需重视,刷牙能帮助清除口腔内的污垢等。
2025-10-17 09:50:58 -
胃病会传染吗
部分胃病会传染,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可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其他类型胃病一般不传染;预防胃病传染需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从饮食卫生(用公筷公勺、分餐、保证食物和水源清洁)和个人卫生(注意口腔、粪便卫生)入手,对于非传染因素引起的胃病要避免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长期应激)和合理饮食(均衡饮食、避免儿童不良饮食习惯)。 一、部分胃病会传染 1.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会传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存于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细菌。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例如,共用餐具、水杯等可能会通过口-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另外,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源等也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家庭等密切接触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他成员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且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太注意卫生的行为,如共用餐具等,也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而对于有家族聚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的家庭,更应该注意餐具的分开使用等卫生措施来预防传播。 2.其他类型胃病一般不传染 像自身免疫性胃炎,它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胃黏膜细胞导致的胃炎,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所以不会传染。再比如因药物、酒精、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胃病,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药物性胃炎,或者大量酗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等,这些情况都没有传染性病原体,不会在人群中传播。 二、如何预防胃病传染 1.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的预防 饮食卫生方面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更要严格执行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等。对于儿童,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用手触摸口部前不清洁双手,同时在饮食上要保证食物的清洁,水果要洗净后再食用,尽量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 对于水源的处理也很重要,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饮用被污染的水源。 个人卫生方面 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漱口,因为口腔中也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有研究发现口腔中的牙菌斑等部位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储存场所。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等。 要注意个人的粪便处理卫生,避免粪便污染环境和水源等,从而减少粪-口传播的风险。 2.对于非传染因素引起的胃病的预防 避免不良生活方式 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要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因为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病。对于儿童,要禁止饮酒等不良行为。同时,要避免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关注胃部情况。 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可能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增加胃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供应,避免儿童养成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减少因饮食不均衡导致的胃病发生风险。
2025-10-16 14: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