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擅长胰腺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肝胆疾病等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ERCP等。在中华消化,中华医学,中华胰腺病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展开-
吃红参能治胃炎吗
红参具大补元气等功效,但无科学依据表明能直接治胃炎。胃炎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等,红参对胃炎无直接治疗作用,其对胃炎影响及局限明显,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者)食用红参需谨慎,要遵医嘱。 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缓解症状、保护胃黏膜等。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通常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引起的胃炎,需要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红参对胃炎的可能影响及局限性 可能的影响:红参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机体的整体状态有一定调节作用,比如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但这与直接治疗胃炎并无直接关联。从一些研究来看,红参中的某些活性物质可能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的间接影响,但这种影响远远不足以达到治疗胃炎的效果。 局限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屏障功能等多个方面,红参不具备针对这些具体发病环节进行精准干预以治愈胃炎的作用。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肠道功能相对稚嫩,目前没有证据支持红参用于儿童胃炎的治疗,不建议儿童随意食用红参来处理胃炎相关问题,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患有胃炎,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胃肠道功能也可能减弱,红参的食用需要谨慎。因为红参性偏温,老年人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上火等不适症状,而且老年人往往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食用红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药物等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有基础病史者:如果胃炎患者同时伴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食用红参更需要格外谨慎。红参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等情况,所以这类人群在考虑食用红参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食用红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25-10-17 10:37:55 -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为革兰阴性菌定植胃黏膜可经口口或粪口传播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相关恶性肿瘤,检测有无创简便的尿素呼气试验及准确性高的胃镜下活检,治疗采用含抗生素联合方案如四联疗法需依个体定,儿童需谨慎评估优先非药物干预低龄用抗生素遵原则,孕妇多学科评估权衡利弊,老年人关注肝肾功能及基础疾病调整治疗方案。 一、幽门螺杆菌基本概况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主要定植于胃黏膜,可通过口-口(如共用餐具、接吻)或粪-口(如污染水源、食物)途径传播。它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还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检测方法 1.尿素呼气试验:利用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的特点,受试者口服标记尿素,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分解产物判断是否感染,具有无创、简便等优点。 2.胃镜下活检: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可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并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准确性较高。 三、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采用含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方案,常见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及两种抗生素,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组成的四联疗法,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耐药情况由医生制定。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感染获益与风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低龄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盲目使用可能增加耐药风险及不良反应。 孕妇:若感染幽门螺杆菌,需多学科(如消化科、产科)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干预,因部分抗生素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需权衡利弊。 老年人:需关注肝肾功能及基础疾病对药物耐受性的影响,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7 10:35:16 -
拉肚子脱水怎么回事
拉肚子即腹泻可致脱水,成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不同年龄人群情况不同;表现分轻、中、重度,不同人群脱水表现有别;处理原则是及时补水补电解质,轻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中重度需静脉补液,还需治原发病,儿童和老年人补液有特殊要求。 拉肚子脱水的表现 轻度脱水 患者一般会有口渴、尿少的表现,精神状态尚可,皮肤弹性轻度降低,比如用手指按压患者手背皮肤,松开后回弹稍慢。 中度脱水 除了口渴、尿少更明显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弹性明显降低,按压后回弹缓慢,眼窝和前囟有轻度凹陷。 重度脱水 患者会有极度口渴、无尿或尿量极少,精神极度萎靡、嗜睡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陷,同时可能伴有循环衰竭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不同性别在脱水表现上并无本质差异,但女性若处于生理期,拉肚子脱水可能会加重身体不适感觉。生活方式不健康、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本身肠道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发生拉肚子脱水时症状可能更易加重。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拉肚子脱水可能会影响血糖波动,加重病情。 拉肚子脱水的处理原则 首先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和服用。如果是中度或重度脱水,往往需要静脉补液,通过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等,以快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要积极治疗引起拉肚子的原发病,比如针对感染性腹泻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等。对于儿童拉肚子脱水,要格外谨慎处理,严格按照儿科补液原则进行,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补液的量、速度等都需要精准把控,避免出现补液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老年人拉肚子脱水时,补液速度不宜过快,要密切监测心肺功能等,防止因补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2025-10-17 10:34:02 -
饭后可以查总胆汁酸吗
饭后可以查总胆汁酸,其正常参考值因方法和实验室有差异,主要反映肝细胞等功能,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如成年人、儿童及特殊病史人群检查时各有特点,检查最好遵医生指导综合判断结果临床意义。 一、总胆汁酸的正常参考值及意义 总胆汁酸的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和实验室不同会有一定差异,一般血清总胆汁酸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在0~10μmol/L左右。 总胆汁酸主要反映肝细胞的合成、摄取及排泄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胆道系统的情况。当肝细胞受损或胆道梗阻时,总胆汁酸水平可升高。例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淤积性疾病等患者,总胆汁酸往往会出现异常升高。 二、不同人群检查总胆汁酸的注意事项 成年人:无论是饭后还是空腹进行总胆汁酸检测,一般都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但为了全面评估肝脏功能,可能会同时进行其他肝功能项目的检测,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这些项目一般也不受进食影响,但最好遵循医生的整体检查安排。 儿童:儿童检查总胆汁酸时,同样可以在饭后进行检测。儿童总胆汁酸异常升高可能见于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疾病。在检查前要尽量让儿童保持安静,避免剧烈哭闹等情况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按照医生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提前告知医生儿童近期的用药情况等。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患过肝炎等,在检查总胆汁酸时,除了考虑进食因素外,还需要结合既往病史来综合分析总胆汁酸的变化情况。如果既往有胆道手术史,也可能会影响总胆汁酸的代谢,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解读,此时需要医生结合多种临床信息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饭后可以查总胆汁酸,不过在进行总胆汁酸检测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2025-10-17 10:32:00 -
如何去除蛔虫斑
明确蛔虫感染需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发现蛔虫卵来诊断,针对感染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治疗,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用温和洗护产品避免刺激瘙痒时不搔抓,儿童用驱虫药需遵医嘱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孕妇驱虫需咨询医生,哺乳期用药谨慎权衡,预防要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安全煮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儿童物品。 一、明确蛔虫感染诊断 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等方式确认是否存在蛔虫感染,若发现蛔虫卵等可明确诊断为蛔虫感染,此为去除蛔虫斑的前提,因为蛔虫斑往往与蛔虫感染相关。 二、针对蛔虫感染进行驱虫治疗 选择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可使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通过消除蛔虫感染来从根源上改善蛔虫斑情况。 三、皮肤护理要点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洗护产品清洗皮肤,避免皮肤受到过多刺激。若皮肤伴有瘙痒等不适,应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驱虫药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用药安全,同时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预防蛔虫再次感染。 孕妇:若处于孕期需驱虫,应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的驱虫方案,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评估,在医生指导下权衡驱虫治疗对自身和婴儿的影响后再确定是否进行驱虫及选择合适药物。 五、预防蛔虫再次感染措施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彻底洗手,避免接触可能被蛔虫卵污染的物品。 注意饮食卫生,不生食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确保食物来源安全,烹饪食物要充分煮熟。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对儿童的衣物、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减少蛔虫卵接触机会。
2025-10-17 10: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