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伟,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性与性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银屑病组组长。
长期致力于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熟练于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地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背上的痘印怎么去除
日常皮肤护理需选温和沐浴产品清洁保湿避免过度搓揉与清洁并依情况调频率,外出严格防晒可穿防晒衣或涂轻薄合适防晒霜;医美可通过点阵激光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及表皮更新改善痘印、化学剥脱术用化学制剂促表皮脱落改善色素沉着,均需专业操作及遵术后护理;综合生活方式要保持背部透气选透气材质衣物,保持健康作息和均衡饮食摄入抗氧化成分食物以利皮肤修复改善痘印。 一、日常皮肤护理干预 1.清洁保湿: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每日清洁背部时避免过度搓揉,防止皮肤屏障受损加重痘印情况。清洁后可适当使用保湿乳液,维持皮肤水油平衡,利于皮肤修复。需注意根据自身皮肤油脂分泌情况调整清洁频率,若背部易出汗,可增加清洁次数,但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2.严格防晒:紫外线照射会促使皮肤黑色素细胞分泌更多黑色素,加重痘印处的色素沉着。日常外出时可穿着具有防晒功能的衣物遮盖背部,也可选择涂抹合适的身体用防晒霜,确保背部皮肤在户外活动时得到有效防晒保护,建议选择防晒指数(SPF)适中且质地轻薄的产品,避免厚重质地影响皮肤呼吸。 二、医美治疗手段 1.激光治疗:点阵激光是改善痘印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激光光束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再生,同时促使表皮更新,从而改善痘印的颜色和外观。不同波长和能量参数的点阵激光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痘印,需由专业皮肤科医生根据背部痘印的具体情况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激光治疗方案。但激光治疗后需遵循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包括避免沾水、防晒等,以保证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2.化学剥脱术:利用化学制剂(如水杨酸、果酸等)促使表皮脱落,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及纹理。化学剥脱术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根据背部痘印情况选择合适浓度的化学制剂。治疗后皮肤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应,如短暂脱皮等,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护理,包括保湿、防晒等,以促进皮肤修复并达到改善痘印的目的。 三、综合生活方式考量 主治医师因工作性质可能久坐、背部易出汗等,需注意保持背部透气,选择透气的衣物材质,避免背部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环境,减少细菌滋生对皮肤的不良影响,进而利于痘印的改善。同时,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为皮肤修复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例如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代谢和皮肤自我修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对皮肤健康有一定益处。
2025-10-30 16:24:31 -
皮肤病治疗方法
皮肤病药物治疗依病因选择,感染性按细菌或真菌选对应抗生素或抗真菌药,过敏性用抗组胺药;物理治疗中紫外线疗法可治银屑病等,激光治疗适用于太田痣等皮肤问题;手术治疗是皮肤肿瘤重要手段;儿童皮肤病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且谨慎选儿童专用安全药;孕妇用药需谨慎评估优先选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方式;老年人治疗需注意药物刺激性并考虑整体健康状况。 一、药物治疗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需依据病因选择。例如感染性皮肤病,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选用抗生素类药物;由真菌感染导致,则需使用抗真菌药物。过敏性皮肤病常应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等症状。这些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均有大量临床研究作为支撑,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基于科学验证的适应证来合理选用。 二、物理治疗 (一)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可用于银屑病等皮肤病的治疗。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能够抑制皮肤细胞的过度增殖,调节免疫系统等,有临床研究表明其对部分银屑病患者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如太田痣、色素痣等皮肤问题。不同类型的激光可针对性地作用于皮肤病变组织,通过光热效应等原理破坏病变细胞,且该方法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皮肤肿瘤(如皮肤癌等),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能有效去除病灶,此方法依据肿瘤学的相关临床研究及手术规范来实施,确保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皮肤病治疗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等。由于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避免使用刺激性强、可能对皮肤造成损伤的药物,药物选择需谨慎,优先考虑儿童专用且经过临床验证安全的药物,以保障儿童皮肤健康,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二)孕妇 孕妇患皮肤病时,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应优先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治疗方式,药物选择需咨询专业医生,避免使用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需综合考虑皮肤病病情与胎儿安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皮肤较为脆弱。治疗皮肤病时需注意药物的刺激性,选择对皮肤刺激小且易于耐受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同时,需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确保治疗方案在保障皮肤病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加重老年人的其他健康问题。
2025-10-30 16:23:45 -
脸部色斑怎么消除
脸部色斑需严格防晒用SPF≥30且兼具防晒UVA功能(PA+++及以上)的防晒霜,外出选10:00-16:00外时段或戴宽边遮阳帽等,氢醌霜需遵医嘱使用以防不良反应,调Q和皮秒激光可淡化色斑但需多次治疗,要作息规律保证7-8小时睡眠、情绪舒畅缓解压力、饮食均衡多摄入维C维E等,孕妇以防晒等非药物干预为主,儿童有斑优先采取温和非侵入性措施。 一、防晒防护 紫外线是引发脸部色斑加重的关键因素,日常需严格做好防晒。应每日使用防晒系数(SPF)≥30且兼具防晒UVA功能(PA+++及以上)的防晒霜,外出时尽量选择在10:00-16:00之外的时段活动,若必须外出,需佩戴宽边遮阳帽、太阳镜等,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脸部。 二、外用药物干预 1.氢醌霜: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生成。但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如局部红斑、瘙痒等。 三、激光治疗手段 1.调Q激光:利用特定波长激光击碎皮肤内的黑色素颗粒,使其被巨噬细胞吞噬并代谢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淡化色斑的效果。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治疗后皮肤会有短暂的红肿等反应,需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求。 2.皮秒激光:相较于传统激光,皮秒激光能量更集中,对色斑的击碎效果更优,能更高效地促进黑色素代谢,且对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损伤相对较小,但同样需要多次治疗以达到理想效果。 四、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建议保持7-8小时,熬夜会影响机体新陈代谢,不利于色斑的改善。 2.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长期压力过大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黑色素的合成与代谢,进而加重色斑,可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3.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坚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黑色素形成,维生素E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辅助改善色斑状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因激素水平变化色斑可能加重,此阶段应以防晒等非药物干预为主,避免使用具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或刺激性强的治疗方法,以防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儿童:儿童脸部色斑相对少见,若有,优先采取温和的防晒等非侵入性措施,避免过早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激光等治疗手段,因其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过度治疗可能损伤皮肤。
2025-10-30 16:23:17 -
产后妊娠纹如何消除
妊娠纹可通过脉冲染料激光针对血管成分刺激胶原再生、非剥脱性激光刺激胶原重塑表皮修复,外用维A酸类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分化促胶原合成但特殊人群需谨慎、积雪草苷有改善效果,射频技术刺激胶原收缩新生,微针刺激生长因子和胶原生成可联合其他手段,日常护理需保湿护肤、控制体重增长、增加胶原蛋白摄入,哺乳期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或治疗要遵医嘱,孕期以预防为主。 一、激光治疗 1.脉冲染料激光: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针对妊娠纹中的血管成分,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以改善纹路外观,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经一定疗程治疗,约部分患者妊娠纹色泽与纹理有不同程度改善。 2.非剥脱性激光:借助光热效应刺激皮肤胶原蛋白重塑及表皮修复,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可逐步减轻妊娠纹的深度与宽度。 二、外用药物 1.维A酸类药物: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分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但哺乳期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有研究指出持续使用含适当浓度维A酸的外用制剂3-6个月,部分患者妊娠纹有所淡化。 2.积雪草苷:具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临床试验发现外用积雪草苷制剂对妊娠纹改善有一定效果,可增加皮肤弹性、减轻纹路。 三、射频治疗 射频技术产生热效应作用于皮肤真皮层,刺激胶原蛋白收缩与新生,临床数据显示射频治疗后妊娠纹的皮肤粗糙度与厚度有所改善,治疗时需根据个体皮肤状况调整参数以确保安全。 四、微针治疗 微针通过微小针孔刺激皮肤,促进生长因子分泌与胶原蛋白生成,研究表明微针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可增强对妊娠纹的改善效果,治疗后需注意皮肤护理以防感染等问题。 五、日常护理 1.保湿护肤:选择含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以维持皮肤弹性,孕期及产后女性良好的皮肤保湿有助于预防与改善妊娠纹。 2.控制体重: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体重骤增骤减,可降低妊娠纹发生风险并减轻已有妊娠纹严重程度,因体重剧烈变化会加重皮肤弹力纤维损伤。 3.增加胶原蛋白摄入:通过饮食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类等,长期坚持可辅助皮肤胶原蛋白补充。 特殊人群提示: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婴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孕期女性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保湿、合理体重控制等措施降低妊娠纹发生几率;有皮肤疾病史或敏感肌肤人群选择治疗方法前需先咨询医生,评估皮肤状况后再决定合适干预手段。
2025-10-30 16:20:22 -
指甲里有黑点是什么
指甲上出现黑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甲下出血、甲母痣、黑色素瘤、真菌感染及某些系统性疾病等。甲下出血多因外伤致甲下毛细血管破裂,黑点随指甲生长移动;甲母痣由甲母质黑色素细胞产黑色素聚集而成,黑点边界清、形状规则且一般不随指甲生长移动,恶变时会有变化;黑色素瘤是恶性肿瘤,黑点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且可能短时间迅速增大伴不适症状;真菌感染指甲可致指甲颜色改变出现黑点,常见于特定人群;极少数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指甲出现黑点,且常伴其他系统典型症状。 一、甲下出血 1.成因:多因指甲受到挤压、碰撞等外伤导致甲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形成黑点。例如手指被重物砸到、剧烈挤压等情况都可能引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儿童玩耍时易因碰撞受伤,成年人工作或运动中也可能出现。 2.特点:黑点通常会随着指甲生长逐渐向指尖移动,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仅表现为指甲上单个或多个黑点,形状不规则,边界可能不太清晰。 二、甲母痣 1.成因:甲母痣是因甲母质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过多黑色素,聚集形成的。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局部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及成年人相对常见。 2.特点:甲母痣的黑点一般边界比较清楚,形状多为规则的线条状,通常不会随指甲生长而移动。如果甲母痣短期内突然增宽、颜色加深、出现破溃等情况,需警惕恶变可能。 三、黑色素瘤 1.成因: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由黑色素细胞恶变而来。甲下黑色素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危害较大。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紫外线暴露、甲部外伤等多种因素相关。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中老年人相对风险稍高一些。 2.特点:甲下黑色素瘤的黑点往往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还可能伴有疼痛、瘙痒、破溃等症状。 四、其他原因 1.真菌感染:某些真菌感染指甲后,也可能出现指甲颜色改变,包括出现黑点情况。常见于灰指甲等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有手足癣病史、长期穿不透气鞋子、免疫力较低人群等。 2.某些系统性疾病:极少数情况下,一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指甲出现黑点,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但相对较为罕见,这类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系统的典型症状,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有乏力、皮肤色素沉着等全身表现。
2025-10-30 16:1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