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伟,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性与性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银屑病组组长。
长期致力于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熟练于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地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盐开头的溢脂性皮炎药
含盐分相关成分的酮康唑洗剂可抑制马拉色菌缓解溢脂性皮炎症状,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医生严格评估并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需权衡利弊遵医嘱,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要监测指标调整方案,非药物干预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规律作息来辅助管理。 一、含盐分相关成分治疗溢脂性皮炎的药物及作用机制 酮康唑洗剂是较为常见的含盐分相关成分用于溢脂性皮炎治疗的药物,其主要成分酮康唑属于吡咯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影响真菌的代谢过程,对溢脂性皮炎相关的马拉色菌等具有抑制作用,从而缓解溢脂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红斑、脱屑等症状。 二、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使用含盐分相关成分治疗溢脂性皮炎药物时需谨慎。由于儿童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如皮肤刺激等,因此儿童使用此类药物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在成人监护下使用,且需选择合适的剂型和浓度。 (二)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使用含盐分相关成分治疗溢脂性皮炎药物时,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潜在影响。药物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虽全身吸收量相对较少,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若必须使用,需密切观察自身及胎儿/婴儿的反应。 (三)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含盐分相关成分治疗溢脂性皮炎药物时,药物在体内蓄积的风险增加,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因此这类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或谨慎选择用药。 三、非药物干预辅助管理 在药物治疗溢脂性皮炎的同时,非药物干预也十分重要。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采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饮食上需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能加重皮脂腺分泌,不利于溢脂性皮炎的恢复;还应注意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状态,辅助疾病的管理。
2025-10-17 11:01:59 -
唇干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唇干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通常表现为唇部皮肤干燥、裂口、出血和疼痛。以下是唇干裂的一些常见原因: 1.季节变化: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唇部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导致干裂。夏季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处于干燥的空调环境中,也可能使唇部皮肤变得干燥。 2.唇部刺激物: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口红、唇膏、漱口水或吸烟等,可能导致唇部皮肤过敏或受损,进而引起干裂。 3.缺乏水分和营养:饮水不足、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可能使唇部皮肤干燥、脆弱,容易干裂。 4.舔唇和咬唇:频繁舔唇或咬唇会导致唇部皮肤水分流失,使唇部更加干燥,容易裂口。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口角炎、唇炎、糖尿病等,可能导致唇部皮肤病变,引起干裂。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口干,导致唇部皮肤干燥。 7.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唇部皮肤较薄,容易干燥和干裂。 针对唇干裂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疗措施: 1.保持唇部湿润:使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唇膏,如蜂蜡、凡士林等,定期涂抹,保持唇部湿润。 2.补充水分和营养: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满足唇部皮肤的营养需求。 3.避免唇部刺激: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口红、唇膏等,尽量减少吸烟和暴露在干燥环境中。 4.纠正舔唇和咬唇习惯:尽量避免舔唇和咬唇,以免加重唇部皮肤干燥。 5.治疗相关疾病:如果唇干裂是由口角炎、唇炎等疾病引起的,应及时就医治疗。 6.就医治疗:对于严重的唇干裂,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激素等。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唇干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如糖尿病、贫血等。如果唇干裂持续不愈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肿胀、出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排除潜在的疾病。此外,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唇干裂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10-17 11:01:42 -
年轻人脱发怎么治
脱发治疗包含药物治疗如外用米诺地尔可刺激轻中度脱发年轻人毛发生长及扩张头皮血管等,口服非那雄胺等需遵医嘱由专业医生评估,非药物治疗有低能量激光疗法刺激毛囊改善微循环及中胚层疗法局部注射需专业医生操作,生活方式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饮食均衡摄入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运动等调节心理缓解压力,特殊人群有基础疾病者选治疗需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以降低对基础疾病潜在影响。 一、药物治疗 1.米诺地尔:临床研究证实外用米诺地尔可刺激毛囊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毛发生长,适用于轻中度脱发的年轻人,其作用机制与扩张头皮血管、增加毛囊血液供应等相关。2.口服药物:某些情况遵医嘱可使用非那雄胺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因非那雄胺有特定适用人群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需依据个体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 二、非药物治疗 1.低能量激光疗法:通过特定波长激光刺激毛囊,改善毛囊微循环,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可有效增加毛发密度,如低能量激光头盔等设备,经临床验证对部分脱发年轻人有改善作用。2.中胚层疗法:如使用相关药物进行局部注射,有研究表明对部分脱发有一定改善,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确保治疗安全与有效性。 三、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长期熬夜会影响内分泌,干扰毛囊正常代谢,导致脱发加重,年轻人应避免熬夜,维持规律作息。2.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如全麦、燕麦)及富含铁、锌的食物(如坚果、贝类),为头发生长提供充足营养支持,保障毛囊健康。3.心理调节:长期精神压力大可引发脱发,年轻人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利于改善脱发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人若存在基础疾病,使用治疗方法需谨慎评估。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年轻人,选择治疗手段时应避免可能加重病情的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非药物治疗更具安全性与可控性,能最大程度降低对基础疾病的潜在影响。
2025-10-17 11:00:19 -
脚后跟干裂硬皮怎么办才好?
日常清洁用温水及温和中性沐浴露轻柔清洁脚后跟后擦干,尽快涂抹含尿素、甘油、羊毛脂等成分保湿霜,可睡前厚涂穿棉质袜子过夜,鞋袜选宽松透气的,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前涂凡士林防护,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脚后跟皮肤状况,老人除加强保湿外可增加富含维AE营养素食物摄入以维持皮肤代谢。 一、日常清洁与保湿维护 1.清洁方式选择: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脚后跟,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及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因过热的水会过度破坏皮肤表面油脂层,刺激性清洁剂易导致皮肤干燥加重干裂,建议选择温和的中性沐浴露清洁。清洁后及时擦干,保持足部干爽。 2.保湿产品应用:清洁后尽快涂抹具有保湿功效的护肤品,如含有尿素、甘油、羊毛脂等成分的保湿霜,这类成分能有效锁住皮肤水分。可选择在每晚睡前厚涂保湿霜后,穿上棉质袜子过夜,利用袜子的温热环境促进保湿成分渗透吸收,增强保湿效果。 二、穿着与足部保护 1.鞋袜选择:应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穿着过紧、不透气的鞋子,如高跟鞋等,过紧的鞋子会造成脚部摩擦,不透气的材质易使脚部出汗后无法及时蒸发,加重干裂情况。可选择棉质袜子,其吸湿性较好,能保持脚部相对干爽。 2.特殊场景防护:在进行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前,可在脚后跟涂抹适量凡士林等防护膏,形成保护膜,减少行走过程中脚后跟与鞋子的摩擦损伤。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环及神经感觉可能存在异常,更易出现足部问题。除上述常规护理外,需每日仔细检查脚后跟皮肤状况,若发现干裂、破损等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因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轻微破损可能发展为严重感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业的足部护理产品。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代谢功能减退,皮肤保湿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脚后跟干裂硬皮。日常护理中除加强保湿外,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E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胡萝卜、坚果等,从内部为皮肤健康提供营养支持,维持皮肤正常代谢功能。
2025-10-17 10:58:37 -
如何处理因接触塑料袋导致的皮肤瘙痒和发红
接触塑料袋致皮肤瘙痒发红时首要立即脱离接触,接着用温和清水轻柔冲洗皮肤,可用冷水或冰袋冷敷,无破损时涂无刺激温和保湿霜,密切观察症状,儿童需防搔抓、清洁轻柔且冷敷温度不宜过低,孕妇优先物理干预并选孕妇适用护肤品,老年人严控水温、轻柔涂保湿霜,症状不改善及时就医且提接触塑料袋病史。 一、立即脱离接触 一旦发现因接触塑料袋出现皮肤瘙痒和发红,首要步骤是迅速远离塑料袋,终止持续的刺激源接触,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二、清洁皮肤 使用温和的清水轻柔冲洗接触塑料袋的皮肤部位,目的是清除可能残留的塑料袋相关化学物质等刺激物,冲洗时间建议持续5-10分钟,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接近体温为宜,避免热水加重皮肤刺激。 三、冷敷缓解 可使用干净的毛巾蘸取冷水或使用冰袋进行冷敷,将冷敷物敷在瘙痒发红的皮肤区域,每次冷敷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重复冷敷,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的红肿和瘙痒感。 四、选择温和护肤品 若皮肤无破损,可涂抹无刺激、无香料、无添加剂的温和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缓解因接触塑料袋导致的皮肤不适,但需确保护肤品成分单纯,不额外增加皮肤负担。 五、观察症状与及时就医 密切观察皮肤症状变化,若出现大面积红肿加剧、水疱形成、剧烈疼痛或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需特别防止其搔抓瘙痒部位,清洁时动作要轻柔,冷敷时注意冰袋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且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 孕妇:孕妇在处理接触塑料袋后的皮肤问题时,同样优先选择非药物的物理干预方法,如清洁、冷敷等,若需使用护肤品应选择经过孕妇适用认证的温和产品,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清洁时水温更需严格控制在适宜范围,涂抹保湿霜时要确保均匀轻柔涂抹,若症状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且就医时需向医生明确提及有接触塑料袋的病史。
2025-10-17 10: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