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鸿伟,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性与性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银屑病组组长。

  长期致力于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熟练于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地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个人擅长
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展开
  • 一到夏天就有脚气怎么回事怎么办

    一到夏天易患脚气是因夏季温暖潮湿利于皮肤癣菌生长繁殖,且活动多致脚部更闷热潮湿、接触感染源机会增,应对措施包括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脚、选透气鞋、勤换袜)和抗真菌治疗(外用药物,儿童、孕妇患脚气需谨慎用药,严重时及时就医)。 温暖潮湿环境: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脚部容易出汗,为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脚部长期处于温暖潮湿的状态,皮肤的屏障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更有利于真菌滋生。 活动增加:夏天人们户外活动增多,穿着的鞋子不透气,如运动鞋、皮鞋等,会进一步加重脚部的闷热和潮湿程度,促进脚气的发生。另外,公共场合增加,如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增加了接触感染源的机会。 一到夏天就有脚气的应对措施 保持脚部清洁干燥 勤洗脚:每天用温水清洗脚部,尤其是脚趾缝等部位,清洗后要及时擦干。 选择合适的鞋子:尽量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如帆布鞋、凉鞋等,让脚部能够充分通风换气。 勤换袜子:选择吸汗性好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保持脚部干燥。 抗真菌治疗 外用药物:可以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按照说明书涂抹在患处,一般需要连续使用数周,以确保彻底杀灭真菌。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患有脚气时,应避免自行随意使用成人的抗真菌药物,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的外用抗真菌制剂。孕妇患有脚气时,也需要谨慎用药,同样建议咨询医生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如果脚气症状严重,如出现大面积水疱、糜烂、渗液等情况,或者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

    2025-10-22 10:15:03
  • 孩子皮肤偏黑有何解决措施

    孩子皮肤偏黑约九成由遗传决定无需过度干预,日常要注重防晒选儿童专用温和防晒霜及穿戴防晒衣帽等,需保证孩子摄入富含维C等营养的均衡饮食,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紧身衣物过度摩擦皮肤,且相关干预应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以保障儿童皮肤健康与舒适。 一、遗传因素主导皮肤色泽 孩子皮肤偏黑首先与遗传密切相关,约90%的肤色差异由基因决定,若父母双方肤色偏深,子女皮肤偏黑的概率较高,此为先天不可改变的因素,无需过度干预遗传导致的肤色基础。 二、防晒防护减少黑色素生成 紫外线可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加重肤色偏黑。日常应注重防晒:一是选择儿童专用温和防晒霜,确保SPF值适合儿童皮肤且无刺激;二是外出时为孩子穿戴防晒衣、遮阳帽等,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紫外线。 三、均衡饮食助力皮肤健康 合理饮食可辅助维持皮肤代谢。应保证孩子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维生素C具有一定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但需适量摄入;同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充足,蛋白质是皮肤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维生素E有助于抗氧化,维持皮肤正常代谢。 四、良好生活习惯促进皮肤状态 充足睡眠对皮肤代谢至关重要,学龄前儿童每日需保证11-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身体代谢,间接影响肤色。此外,避免孩子穿着紧身衣物等过度摩擦皮肤,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需强调,儿童皮肤娇嫩,相关干预措施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性、无刺激的方式,避免对低龄儿童采用不恰当的干预手段,始终以保障儿童皮肤健康与舒适度为首要考量。

    2025-10-22 10:14:29
  • 得了脚气怎么治疗

    脚气治疗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透气鞋袜勤换防交叉感染,局部按水疱型用刺激性小霜剂或水剂、糜烂型先湿敷再用抗真菌霜剂、鳞屑角化型用剥脱制剂,系统可口服抗真菌药但有适应证及不良反应需医生评估,儿童优先外用温和药,孕妇优先外用安全药,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加强足部感染控制并监测。 一、一般治疗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关键,每日用温水清洗脚部并彻底擦干,尤其要注意擦干脚趾间。选择透气的鞋袜,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以防交叉感染。例如,可选择棉质袜子以吸汗,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减少脚部潮湿环境,抑制真菌滋生。 二、局部药物治疗 根据脚气的不同临床类型选用相应外用药: 水疱型:可选用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水剂,如联苯苄唑霜等,这类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糜烂型:先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待糜烂面干燥后,再外用抗真菌霜剂,如特比萘芬乳膏等,以抑制真菌生长。 鳞屑角化型:可使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时需遵循药物使用说明。 三、系统药物治疗 对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反复发作或角化过度型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口服抗真菌药有一定适应证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影响等,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脚气时应优先选择外用温和抗真菌药物,避免口服药;孕妇使用抗真菌药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外用安全药物;糖尿病患者合并脚气时,需积极控制血糖,因高血糖利于真菌繁殖,治疗时要加强足部感染控制并密切监测血糖。

    2025-10-22 10:13:57
  • 螨虫叮咬后的症状有哪些

    螨虫叮咬后局部出现红色丘疹、风团样损害、水疱形成,儿童皮肤娇嫩症状更显著且易搔抓致破损感染,过敏体质人群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居住环境潮湿卫生差人群易被叮咬应改善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干燥。 一、局部皮肤症状表现 1.红色丘疹:螨虫叮咬后,皮肤首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色丘疹,直径约0.5~1厘米,是因螨虫口器刺入皮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所致,伴有不同程度瘙痒,这是皮肤对螨虫分泌物等刺激的常见反应。 2.风团样损害:叮咬后数小时内可能出现局限性、暂时性水肿性红斑,即风团,边界清晰,周围有红晕,大小和形态多样,由皮肤对螨虫刺激的过敏反应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 3.水疱形成:若皮肤受强烈刺激,局部组织液渗出可形成水疱,水疱大小不等,内容物清澈或微浑浊,是皮肤受较严重刺激后的病理表现。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群体:儿童皮肤娇嫩,被螨虫叮咬后症状可能更显著,瘙痒感更强烈,且儿童自控力差易搔抓叮咬部位,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细菌感染风险,需特别注意避免儿童过度搔抓,可通过剪短指甲等方式防护。 2.过敏体质人群:此类人群被螨虫叮咬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全身多处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出现相关严重表现需及时就医,因其免疫系统对螨虫刺激更敏感,反应可能更剧烈。 3.居住环境相关人群: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的人群,螨虫滋生较多,被叮咬概率高,症状出现概率相对更高,这类人群应注重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清洁被褥、沙发等易滋生螨虫的物品,降低螨虫叮咬及相关症状发生几率。

    2025-10-22 10:13:34
  • 灰指甲初期到晚期多久

    灰指甲从初期到晚期的进展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感染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个体免疫系统、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因素,一般为数月到数年。 1.感染的严重程度:灰指甲的初期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会逐渐加重,指甲会变得增厚、变形、变色,并出现裂纹和易碎等问题。 2.治疗的及时性:一旦发现灰指甲,应尽快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早期治疗通常更容易有效控制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延误治疗,灰指甲可能会更难治愈。 3.个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健康的人通常更容易抵抗真菌感染,从而加快灰指甲的恢复。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治疗灰指甲。 4.生活方式和习惯: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可能影响灰指甲的进展。例如,长期穿着密闭不透气的鞋子、经常接触水或化学物质、指甲受伤或感染等,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和延长治疗时间。 5.治疗方法的选择:灰指甲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手术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和适用情况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灰指甲从初期到晚期的进展可能需要数月到数年的时间。然而,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而且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灰指甲,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脚、勤换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等,也有助于预防灰指甲的传播和复发。

    2025-10-22 10:12: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