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伟,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性与性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银屑病组组长。
长期致力于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熟练于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地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皮疹都有什么症状
皮疹外观形态多样包括红斑、丘疹、水疱、脓疱、风团,分布有局限于特定部位的局限性皮疹和遍布全身的泛发性皮疹,伴随症状有瘙痒、疼痛、发热、全身不适,儿童皮疹易渗出糜烂且搔抓致加重感染、病因与成人有别,老年人皮疹恢复慢表现不典型且常合基础病,妊娠期女性皮疹需考虑对胎儿影响用药需谨慎。 一、皮疹的外观表现 皮疹外观形态多样,常见类型包括: 红斑:表现为皮肤发红的片状区域,边界可清晰或模糊,其成因多样,如过敏反应可致红斑,炎症性疾病也能引发,不同病因导致的红斑在范围、色泽深浅等方面有差异,儿童皮肤薄嫩,红斑可能更明显且色泽相对鲜艳。 丘疹:为局限性、隆起性的实性小疹,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大小、颜色因病因不同而异,例如湿疹患者可能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颜色暗红或肤色的丘疹。 水疱:内含液体的疱疹,大小不一,水痘引起的水疱初为透明状,后期可能变得浑浊,婴幼儿感染水痘时,水疱分布多先从躯干开始,再向头面部、四肢蔓延。 脓疱:含脓液的疱,周围常伴有红晕,多由细菌感染所致,如新生儿脓疱疮引发的脓疱,可表现为薄壁、易破的脓疱。 风团:呈暂时性、隆起性皮损,通常伴有瘙痒感,多因过敏引发,其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消退较快但容易反复发作。 二、皮疹的分布特点 局限性皮疹: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部位,常见于接触性皮炎,多发生在与致敏物质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手部接触刺激性物质后,皮疹局限于手部接触区域。 泛发性皮疹:遍布全身,某些感染性皮疹,如麻疹出疹期,皮疹可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不同年龄人群皮疹分布有差异,儿童皮疹分布可能更广泛,且可能出现头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均匀分布的情况;老年人皮疹分布相对分散,但也可能因疾病累及全身而泛发。 三、伴随症状 瘙痒:是皮疹常见伴随症状,不同皮疹瘙痒程度不同,如湿疹患者瘙痒往往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儿童由于皮肤感觉敏感,可能因瘙痒而频繁搔抓,导致皮肤破损。 疼痛:部分皮疹可伴有疼痛,例如带状疱疹引起的皮疹,常伴有神经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刺痛、灼痛等。 发热:感染性皮疹常伴随发热症状,如猩红热患者除了有特殊皮疹外,往往伴有发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不同,婴幼儿可能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而年长儿发热相对更易被察觉。 全身不适: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如风疹,除了有皮疹表现外,还可能伴随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特殊人群皮疹症状特点 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皮疹更容易出现渗出、糜烂等表现,且儿童对瘙痒的搔抓行为更难控制,可能导致皮疹加重和继发感染,同时儿童皮疹的病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等因素关系密切。 老年人:皮肤新陈代谢减缓,皮疹恢复较慢,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可能影响皮疹的愈合过程,皮疹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更细致观察和鉴别。 妊娠期女性:皮疹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某些妊娠期特发的皮疹,如妊娠痒疹,其治疗需兼顾母体和胎儿安全,用药需谨慎,且皮疹表现可能受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
2025-10-27 13:19:53 -
跖疣与鸡眼如何区别
跖疣由HPV感染引起,与足部多汗、外伤等有关,好发于足底受压部位,表面粗糙、有小黑点,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易患;鸡眼因足部长期受压或摩擦致角质增生,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等,表面光滑、质地硬、有压痛,长期站立或行走的成人易患。跖疣可通过临床表现等诊断,儿童优先温和非药物治疗,成人可选合适方式并增强免疫力;鸡眼据诱因等诊断,儿童选舒适鞋,成人可用鸡眼膏等治疗,治疗中需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鸡眼:主要是由于足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引起,比如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长期站立或行走等。多见于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群,如工人、运动员等,鞋子过紧、过硬会导致足部局部皮肤受到反复的机械性刺激,使得角质层过度增生,形成鸡眼。 临床表现 跖疣:好发于足底受压部位,如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数目多时可融合成片。患者行走时可有压痛感。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常见,且免疫力较低下的儿童更易反复出现跖疣。 鸡眼:通常为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表面。好发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也可见于足跟。损害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因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会引起疼痛。各年龄均可发病,但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成年人更易出现。 形态与质地 跖疣:外观上表面粗糙,质地相对柔软,呈乳头状角质增生,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后,可见黑色小出血点。其形态多样,可为单发或多发。 鸡眼: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呈楔形,嵌入皮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正常。 诊断与鉴别 跖疣: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足底的角质性丘疹、小黑点等,结合病史一般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通过皮肤镜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来明确,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上部及颗粒层可见空泡化细胞,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等改变。 鸡眼:依据好发部位、典型的圆锥形角质栓等表现不难诊断,一般通过视诊即可明确,与跖疣主要通过病史、皮损特征等进行鉴别,鸡眼多有明确的挤压或摩擦史,而跖疣有HPV感染相关因素。 治疗与注意事项 跖疣: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且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治疗时应优先考虑相对温和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冷冻治疗,但要注意冷冻治疗后的局部护理,避免感染。也可采用激光治疗等。成人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增强免疫力,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等。 鸡眼:首先应尽量去除诱因,如选择合适的鞋子。对于儿童,要注意选择舒适的童鞋,避免因鞋子不合适导致鸡眼形成。成人可使用鸡眼膏外贴,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腐蚀周围正常皮肤。也可通过激光、手术等方法治疗。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治疗过程中都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27 13:19:21 -
脸上长了很多黑点点是怎么回事
脸上的黑点点可能是雀斑、晒斑、黄褐斑、脂溢性角化病、色素痣等。雀斑与遗传、日晒有关,表现为面部褐色点状斑;晒斑因长期日晒致黑色素过多,是暴露部位大小不一的褐黑斑点;黄褐斑与多种因素有关,是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脂溢性角化病与皮肤老化等有关,是淡褐斑疹等;色素痣由痣细胞组成,有多种表现。脸上长很多黑点点需就医明确原因,日常要注意防晒,儿童更要注意防晒减少风险。 一、雀斑 1.成因:是一种常见于面部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其主要遗传方式,通常在5-6岁左右出现,女性多于男性,日晒可促使雀斑加重和增多。例如有研究表明,有雀斑家族史的人群,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会产生更多黑色素,导致雀斑显现得更明显。 2.表现:表现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褐色斑点,圆形或卵圆形,孤立而不融合,数目多少不一,多见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和两颊。 二、晒斑 1.成因: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过多黑色素所致。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长时间户外活动、没有做好防晒措施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女性在日晒后相对男性更易形成晒斑。比如长时间在海滩游玩未涂抹足够防晒霜的人,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就容易出现晒斑。 2.表现:通常表现为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出现的大小不一的褐色或黑色斑片,颜色深浅与日晒程度相关。 三、黄褐斑 1.成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内分泌、紫外线、遗传、化妆品、妊娠、口服避孕药等多种因素有关。多见于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可能诱发黄褐斑。例如怀孕后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容易出现黄褐斑。紫外线照射会使黄褐斑加重,因为紫外线能激活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2.表现:表现为对称性分布于面部的黄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 四、脂溢性角化病 1.成因:又称为老年斑,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可能与皮肤老化、遗传、日晒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人群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发病概率无明显差异,长期日晒会增加其发生风险。比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且未注意防晒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脂溢性角化病。 2.表现:初起为淡褐色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随年龄增大而数目增多,直径可由数毫米至1厘米左右。 五、色素痣 1.成因: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发育缺陷等因素有关,可在出生时即存在,也可后天出现,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 2.表现: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斑疹、丘疹或结节,颜色可为棕色、黑色、蓝色等,形状多样,边界清楚。 如果脸上长了很多黑点点,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加重皮肤色素问题,尤其是有长黑点点倾向的人群,更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等。对于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更要注意防晒,减少因日晒导致皮肤出现黑点点的风险。
2025-10-27 13:17:22 -
荨麻疹是怎么症状
荨麻疹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风团,风团大小形态各异、数小时消退且新风团陆续出现,有伴随瘙痒表现,急性荨麻疹起病急可伴严重症状,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超六周,特殊类型荨麻疹包括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等各有不同表现。 荨麻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风团。风团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隆起性损害,颜色可呈红色、白色或肤色,一般会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出现,此起彼伏。 皮肤表现细节 风团特点:风团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融合成大片,形状多样,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风团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消退后一般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会不断出现。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很快在手臂上出现几个红色的小风团,几个小时后这些风团可能自行消退,但是身体其他部位又会出现新的风团。 伴随瘙痒: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轻,可耐受;有的患者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因瘙痒而哭闹不安。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剧烈瘙痒可能导致搔抓,进而引起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不同类型荨麻疹的特殊表现 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患者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出现风团,风团可泛发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对于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 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甚至数月、数年。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病情轻重与风团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有关。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长期患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中,慢性荨麻疹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皮肤修复能力下降,风团消退相对较慢。 特殊类型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也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皮肤较敏感,更容易出现皮肤划痕症。例如,儿童在被衣物摩擦后,可能会在摩擦部位出现皮肤划痕症的表现。 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获得性和家族性两种。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多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出现风团或水肿。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婴儿期发病,持续终身。对于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在寒冷季节或接触寒冷刺激时症状容易发作,儿童患者在冬季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寒冷物质。 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以女性多见,儿童也可能发病,在日光强烈的时段,如夏季中午,患者皮肤暴露部位更容易出现症状。 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常持续8-12小时。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久坐后的臀部等部位,儿童如果长时间坐立,也可能出现压力性荨麻疹的表现。
2025-10-27 13:16:52 -
湿疹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湿疹皮炎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有边界不清红斑、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严重时的水疱及明显渗出倾向且婴幼儿更明显;亚急性期红斑丘疹减轻、有鳞屑、有轻度渗出;慢性期有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粗糙、色素沉着或减退且儿童各期表现有其特点。 一、急性期湿疹皮炎症状 皮肤损害表现 红斑:皮肤会出现边界不太清晰的红斑,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引起的。在婴幼儿群体中,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红斑可能更为明显且范围可能相对较广,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皮肤薄嫩,红斑更容易凸显。 丘疹:可出现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是皮肤表层的小隆起性病变,质地相对较硬。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来说,更容易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较多丘疹,因为过敏反应会引发皮肤的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形成丘疹。 水疱:严重时会形成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的液体。如果水疱破裂,可能会引起局部的渗出等情况。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儿童的湿疹皮炎急性期水疱可能会更易出现,因为湿热环境不利于皮肤保持干燥,加重炎症反应。 渗出:急性期常有明显的渗出倾向,表现为皮肤表面有液体渗出,尤其是水疱破裂后。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等成分渗出到皮肤表面。对于婴儿,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渗出情况可能相对更严重,护理不当容易导致继发感染。 二、亚急性期湿疹皮炎症状 皮肤损害表现 红斑、丘疹减轻:红斑颜色较急性期变淡,丘疹也有所减少,但仍可存在。在儿童经过适当的局部护理后,亚急性期的红斑和丘疹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如果再次接触过敏原或受到不良刺激,可能会复发加重。 鳞屑:皮肤表面会出现鳞屑,是表皮角质层脱落的产物。由于皮肤炎症处于亚急性阶段,表皮的代谢功能有所异常,导致角质层脱落形成鳞屑。对于患有湿疹皮炎的儿童,皮肤保湿对于减少鳞屑的产生很重要,因为干燥的皮肤更容易产生鳞屑,加重皮肤的不适。 轻度渗出:仍可能有少量渗出,但较急性期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在逐渐控制,但仍有一定程度的血管通透性改变。 三、慢性期湿疹皮炎症状 皮肤损害表现 皮肤增厚:皮肤纹理加深,出现苔藓样变,皮肤增厚变硬。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皮肤的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在成年患者中,长期反复的湿疹皮炎可能会导致皮肤显著增厚,而儿童如果湿疹皮炎反复发作,也可能逐渐出现皮肤增厚的情况,但儿童皮肤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不过如果不及时干预,也会发展到皮肤增厚的阶段。 粗糙:皮肤表面变得粗糙,触摸起来不光滑。这是皮肤增厚以及角质层异常的综合表现。对于有慢性湿疹皮炎的儿童,家长需要注意避免孩子过度搔抓,因为搔抓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粗糙程度,同时要加强皮肤的保湿护理,改善皮肤的粗糙状况。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局部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颜色变深,或者色素减退,颜色变浅。这是由于炎症过程中黑色素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的。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表现有所不同,对于肤色较深的人群,色素沉着可能更易被察觉,而肤色浅的人群色素减退可能更明显。儿童的皮肤色素调节相对不稳定,慢性湿疹皮炎更易影响其色素状态。
2025-10-27 13: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