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伟,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性与性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银屑病组组长。
长期致力于银屑病及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及健康教育,熟练于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结缔组织病及疱病诊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地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展开-
耳朵痒用什么药止痒
耵聍、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引起耳朵痒的原因和常用药物,其中包括耵聍栓塞的软化冲洗、外耳道湿疹的糖皮质激素乳膏和抗组胺药物、外耳道炎的抗生素滴耳液和中耳炎的抗生素滴耳液及黏液促排剂等,但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特殊人群需谨慎。 引起耳朵痒的原因有很多,如耵聍、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等,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1.耵聍:如果是耵聍栓塞引起的耳朵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药物进行软化,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耳道,以缓解症状。 2.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可引起耳朵瘙痒、红肿、渗出等症状。治疗上可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以减轻炎症反应;如果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3.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从而引起瘙痒。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以控制感染;如果局部有脓液形成,可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4.中耳炎:中耳炎可引起中耳腔积液,从而导致耳朵闷胀、瘙痒。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同时口服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以促进中耳腔积液的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此外,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耳朵痒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时,以下人群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响。 2.儿童:儿童的耳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应根据体重、年龄等因素调整剂量。 3.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可能会发生改变,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4.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使用药物时需要告知医生,以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
2025-10-29 12:20:50 -
头上长红疙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头皮红疙瘩相关病症包含: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头皮毛囊引发,局部卫生不佳、搔抓致毛囊损伤等为诱因,各年龄段可发病,儿童未及时清洁头皮易增加风险,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红疙瘩伴红肿疼痛;痤疮多见于青少年,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等相关,头部痤疮有红疙瘩可能伴粉刺脓疱等;接触性皮炎因头部接触致敏物质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易发生,有接触致敏物病史,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红疙瘩伴瘙痒;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皮肤炎症反应,头部湿疹急性期现红疙瘩渗出,慢性期皮肤增厚;脂溢性皮炎因皮脂腺分泌亢进等引起,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成年人多见,饮食油腻等可加重,表现为头皮红斑红疙瘩伴油腻性鳞屑;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单纯疱疹初发局部红斑基础上有簇集性小水疱后期呈红疙瘩样具传染性;蚊虫叮咬夏季常见,局部过敏反应致红疙瘩伴瘙痒,各年龄段均可受影响。 一、毛囊炎 多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头皮毛囊引发,局部卫生状况不佳、搔抓头皮致毛囊损伤等为常见诱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玩耍后未及时清洁头皮易增加发病风险,表现为头皮单个或多个红疙瘩,伴红肿、疼痛等。 二、痤疮 多见于青少年,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异常及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相关,雄激素水平变化可促进皮脂腺分泌,高糖高脂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可诱发,头部痤疮表现为红疙瘩,可能伴粉刺、脓疱等。 三、接触性皮炎 头部接触致敏物质(如染发剂、发胶等)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生,有明确接触相关致敏物病史,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红疙瘩,伴瘙痒等。 四、湿疹 由多种内外因素致皮肤炎症反应,遗传、环境潮湿、精神因素等可诱发,头部湿疹急性期现红疙瘩、渗出,慢性期皮肤增厚,与年龄、生活方式(如接触潮湿环境等)相关。 五、脂溢性皮炎 因皮脂腺分泌亢进、马拉色菌感染等引起,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成年人多见,饮食油腻、作息不规律等可加重,表现为头皮红斑、红疙瘩伴油腻性鳞屑。 六、病毒感染性疾病 如单纯疱疹,初发时局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性小水疱,后期可呈红疙瘩样表现,具传染性,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七、蚊虫叮咬 夏季常见,蚊虫叮咬后局部过敏反应致红疙瘩,伴瘙痒,与环境中蚊虫活动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受影响。
2025-10-29 12:19:57 -
痘疤如何去
凹陷性痘疤可通过点阵激光刺激胶原蛋白增生重组及微晶磨皮促进新皮肤组织生长来改善,增生性痘疤可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抑制纤维过度增生或脉冲染料激光减轻红肿,生活中要严格防晒选合适防晒霜、轻柔清洁皮肤,敏感肌肤选治疗方法需谨慎低能量模式并加强保湿修复,青少年痘疤患者考虑温和手段且遵医嘱,成年痘疤患者依类型严重程度经专业医师评估选针对性方案。 一、凹陷性痘疤的治疗 1.点阵激光治疗:利用激光产生的微小热损伤区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增生与重组,改善凹陷状况。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轻至中度凹陷性痘疤经点阵激光治疗后,皮肤平整度可显著提升,例如《皮肤激光医学》相关研究显示,多次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促进凹陷部位修复。 2.微晶磨皮:通过微小晶体颗粒摩擦皮肤表面,刺激皮肤自身修复机制,促进新的皮肤组织生长。该方法能一定程度改善凹陷性痘疤的外观,适用于皮肤状况相对稳定的患者。 二、增生性痘疤的治疗 1.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通过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抑制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从而改善增生性痘疤。但需注意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时应谨慎,因其可能对机体产生潜在影响。 2.脉冲染料激光:利用激光封闭异常扩张的血管,减轻痘疤红肿情况,对增生性痘疤有一定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中可依据患者具体痘疤状况选择合适参数进行治疗。 三、生活方式相关注意事项 1.防晒:日常需严格防晒,紫外线会加重痘疤色素沉着,建议选用SPF30及以上且具有防晒黑功能的防晒霜,避免痘疤颜色加深,影响外观。 2.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但需轻柔,避免过度摩擦皮肤导致痘疤破损感染,加重病情,清洁产品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类型。 四、特殊人群考量 1.敏感肌肤人群: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谨慎,如点阵激光应优先考虑低能量模式,避免对敏感皮肤造成过度刺激,治疗前后需加强皮肤保湿与修复护理。 2.青少年痘疤患者:因皮肤修复能力较强,可更多考虑相对温和的治疗手段,如微晶磨皮等,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关注治疗后皮肤反应。 3.成年痘疤患者:可根据痘疤具体类型及严重程度,在专业医师评估后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如凹陷性痘疤可优先考虑点阵激光,增生性痘疤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注射或脉冲染料激光等。
2025-10-29 12:19:50 -
眼角有脂肪粒怎么去除
改善脂肪粒有日常护理改善法、物理去除法和就医处理法。日常护理要清洁皮肤并根据肤质适度去角质;物理去除可消毒针挑但儿童不宜,激光治疗要注意护理且儿童需咨询医生;情况严重则应皮肤科就诊,医生会据情况专业处理,不同年龄段处理有别。 一、日常护理改善法 清洁皮肤: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清洁产品,每日早晚清洁眼部周围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污垢堵塞毛孔,因为毛孔堵塞可能会导致脂肪粒的产生或加重。对于儿童来说,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洁面产品,避免刺激眼部皮肤;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肤质选择合适的洁面产品,如油性皮肤可选择控油型洁面产品,干性皮肤可选择保湿型洁面产品等。 去角质:定期去角质能帮助去除皮肤表面老化的角质细胞,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但要注意去角质的频率,过于频繁去角质可能会损伤皮肤屏障。一般油性皮肤可每1-2周去一次角质,干性和中性皮肤可每2-3周去一次角质。儿童皮肤娇嫩,不建议频繁去角质,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后谨慎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去角质产品。 二、物理去除法 消毒针挑法:首先需用75%的酒精对暗疮针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后的暗疮针轻轻挑破脂肪粒表面的皮肤,再轻轻地将脂肪粒挤出。此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感染。成年人在操作时要保持手部稳定、动作轻柔;儿童绝对不建议自行采用此方法,因为儿童皮肤更脆弱,容易造成感染等不良后果。 激光治疗法:利用激光的能量击碎脂肪粒,然后被人体吸收或代谢排出。激光治疗相对安全有效,但治疗后需要注意眼部皮肤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对于儿童,如果眼部有脂肪粒问题,应先咨询儿科医生或皮肤科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激光治疗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三、就医处理法 皮肤科就诊:如果自己处理脂肪粒没有把握或者脂肪粒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脂肪粒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处理,比如对于一些由于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的脂肪粒,医生可能会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医生的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前往皮肤科就诊时,家长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眼部脂肪粒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日常皮肤护理等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025-10-29 12:18:16 -
湿疹在饮食要注意什么
湿疹患者要明确致敏食物并避免食用,关注加工食品,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摄入,合理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婴幼儿湿疹母亲要注意饮食或婴儿选合适配方奶,老年湿疹患者要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通过科学饮食管理控制症状促恢复。 明确过敏原:湿疹患者首先要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方式明确自身的致敏食物。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高蛋白食物过敏,一旦确定,应严格避免食用。研究表明,约30%的婴幼儿湿疹与食物过敏相关,常见的致敏食物包括牛奶中的蛋白质等。 关注加工食品:一些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也可能成为过敏原,如含有人工色素、香精的食品等,湿疹患者应尽量减少这类食品的摄入。 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辛辣食物的影响: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皮肤,加重湿疹瘙痒等症状。有临床观察发现,食用大量辛辣食物后,湿疹患者的皮肤炎症反应可能会加剧,瘙痒感更明显。 酒精的作用:酒精具有刺激性,会扩张血管,使皮肤发红、瘙痒加重,湿疹患者应避免饮酒。 合理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代谢。例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其中维生素C等成分对皮肤健康有益。研究显示,摄入足够蔬菜水果的人群患湿疹的风险相对较低。 选择粗粮:糙米、燕麦、玉米等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调节皮肤的生理功能,湿疹患者可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比例。 特殊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婴幼儿湿疹:对于婴儿湿疹患者,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自身饮食,避免食用可能通过乳汁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需选择合适的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例如,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普通配方奶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而深度水解配方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敏风险。 老年湿疹患者:老年湿疹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上更要注重清淡、易消化,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瘦肉、豆制品等,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油腻。 总之,湿疹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有助于控制湿疹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2025-10-29 12: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