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李晓芳主任医师(10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李晓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内镜的诊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内镜的诊疗等。展开
  • 12指肠炎症状是什么

    12指肠炎可引发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腹痛是上腹部隐痛、胀痛等,机制是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机制是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恶心呕吐是炎症致胃肠道蠕动紊乱等;反酸烧心是炎症致幽门括约肌失调致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这些症状表现。 1.腹痛 具体表现:12指肠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痛,多为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会有哭闹等异常表现,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影响疼痛感受。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人群,12指肠炎导致的腹痛可能更频繁。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胃部疾病史的人,12指肠炎引发的腹痛可能与原发病症状有一定关联。 机制:主要是由于炎症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及周围组织,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感觉。 2.消化不良 具体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较平时减少。还可能有腹胀,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会有恶心的症状,少数严重者可能出现呕吐。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消化不良可能表现为吐奶、厌食等,影响生长发育;成年女性可能因消化不良影响身材管理等生活方面。生活方式上,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消化不良症状可能更突出。有12指肠炎病史且同时有焦虑等情绪问题的患者,消化不良可能加重。 机制:炎症影响十二指肠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3.恶心呕吐 具体表现:恶心是一种上腹部不适、想要呕吐的感觉,呕吐则是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在年龄方面,婴幼儿发生12指肠炎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关注是否有脱水等情况,因为婴幼儿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成年男性如果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可能需要考虑工作压力大、饮酒等生活因素的影响。生活方式中,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的人群,恶心呕吐症状可能更易发生。有12指肠炎病史且近期有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的患者,恶心呕吐可能加重。 机制:炎症刺激引起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反射等因素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 4.反酸烧心 具体表现: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腔,感觉有酸味;烧心是指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烧灼感。不同性别患者,女性可能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反酸烧心症状可能加重。年龄较大的人群,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可能减退,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生活方式上,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压力高,更易出现反酸烧心;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成分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加重反酸烧心症状。有12指肠炎病史且合并肥胖、吸烟等情况的患者,反酸烧心症状会比较明显。 机制:炎症可能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得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反酸烧心。

    2025-10-27 12:57:09
  • 肠内寄生虫有哪些种类

    原虫类中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肠道致阿米巴痢疾滋养体为致病阶段卫生差地区感染风险高,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小肠致贾第虫病与饮用污染水等相关儿童及免疫低下者症状更明显;蠕虫类线虫的蛔虫寄生于小肠轻者无症状重者有腹痛等儿童易误食虫卵感染,钩虫寄生于小肠致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通过接触污染土壤感染农村风险高,蛲虫寄生于回盲部夜间产卵致肛门周围瘙痒儿童常见;绦虫的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致囊尾蚴病误食虫卵或未煮熟含囊尾蚴猪肉感染,牛带绦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因食用未煮熟含牛囊尾蚴牛肉感染;吸虫的肝吸虫寄生于肝胆管因食用生或未煮熟含囊蚴淡水鱼虾感染致肝胆病变,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接触含尾蚴疫水感染有急性期和慢性期症状。 一、原虫类 1.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滋养体是其致病阶段,能侵入肠壁组织导致病变,人群中感染率因卫生状况而异,卫生条件差地区感染风险较高。 2.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小肠,主要引起贾第虫病,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症状可能更明显,与饮用被污染的水等因素相关。 二、蠕虫类 (一)线虫 1.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线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腹痛、营养不良等,儿童因卫生习惯不佳等更容易感染,常通过误食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2.钩虫:包括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导致宿主慢性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等表现,接触被钩虫幼虫污染的土壤是主要感染途径,农村地区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3.蛲虫:成虫主要寄生于回盲部,夜间雌虫爬出肛门产卵,引起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儿童感染较为常见,可通过自身重复感染及接触污染物品等方式传播。 (二)绦虫 1.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幼虫(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组织引起囊尾蚴病,人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若食用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可导致成虫感染,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尤其囊尾蚴寄生在脑部等重要器官时可引发严重后果。 2.牛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人因食用未煮熟的含牛带绦虫幼虫(牛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与饮食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在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感染风险较高。 (三)吸虫 1.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人因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长期感染可导致肝胆系统病变,如胆管炎、胆囊炎等,在淡水鱼虾养殖及饮食习惯特殊的地区感染率较高。 2.血吸虫:主要为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人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尾蚴可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感染后可引起发热、腹痛、腹泻等急性期症状,慢性期可导致肝脾肿大、门脉高压等,流行区人群感染风险受接触疫水频率等因素影响。

    2025-10-27 12:55:23
  • 肝炎发展到肝硬化需要多久

    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肝炎类型(如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患者生活方式(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基础疾病及治疗情况,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也有不同影响,病毒性肝炎中慢乙肝未控约5-10年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丙肝无有效治疗约10-20年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大,长期大量饮酒加速进展,不良饮食习惯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需10-20年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合并基础疾病会缩短进展时间,及时规范治疗可延缓,儿童延误治疗进展可能比成人快,老年因肝脏功能减退进展时间可能较短。 肝炎类型 病毒性肝炎:例如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患者感染后病毒持续活跃复制,且未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来说,大约5-10年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数十年;慢性丙型肝炎相对更容易进展为肝硬化,在没有有效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约20%-30%的患者在感染后10-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进展速度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患者可能在数年内容易进展至肝硬化,而有些患者病情相对迁延,进展为肝硬化的时间可能较长,可能5-10年甚至更久,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发展为肝硬化的时间会延迟。 患者生活方式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持续存在,会加速肝炎向肝硬化的发展。例如每天饮酒量折合酒精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且持续饮酒5年以上,就会明显增加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可能比非饮酒的肝炎患者更快进展,有的可能3-5年就发展为肝硬化。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导致肥胖,进而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如果不加以控制,也会逐渐进展为肝硬化,一般可能需要10-20年左右,但具体时间因个体代谢等情况不同而有差异。 基础疾病及其他因素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果肝炎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肝脏的代谢等功能,从而影响肝炎向肝硬化进展的速度,可能会使进展时间缩短。例如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可能在原本的基础上提前1-2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 治疗情况:如果肝炎患者能及时接受规范有效的治疗,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就可以显著延缓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进程;而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就医治疗,任由病情发展,那么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肝炎患者如果是病毒性肝炎等情况,由于儿童肝脏的再生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同样会进展为肝硬化,且儿童时期发病如果延误治疗,可能进展速度比成人更快,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承受疾病的压力相对更大;老年肝炎患者肝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对肝炎的耐受和修复能力下降,所以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及时干预治疗。

    2025-10-27 12:53:37
  • 老年人拉肚子怎么办

    老年人拉肚子需先明确病因,通过观察症状、检查等初步判断,然后进行一般处理,如调整饮食(短暂禁食后进清淡易消化食物)、休息保暖;感染性腹泻要根据细菌或病毒感染情况处理,肠道功能紊乱可调节菌群、对症止泻;还要关注特殊情况,如拉肚子持续不缓、严重脱水、高热、大便带血等需及时就医,用药注意不良反应,饮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 一、明确病因 老年人拉肚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肠道)、非感染性因素(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生冷、油腻食物;肠道功能紊乱;某些全身性疾病影响等)。首先需要尽量明确病因,可通过观察大便性状、是否有发热、腹痛等伴随症状,必要时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来初步判断。 二、一般处理措施 1.调整饮食 短暂禁食:如果拉肚子比较严重,可短时间内禁食4-6小时,让肠道得到休息,但要注意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后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拉肚子症状加重。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调整要循序渐进。 2.休息与保暖 保证充足休息:老年人拉肚子时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以利于身体恢复。 注意腹部保暖: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拉肚子的症状,可适当增添衣物,使用热水袋等保暖腹部,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三、医疗干预情况 1.感染性腹泻的处理 细菌感染:如果大便常规等检查提示有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谨慎,需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因为目前对于肠道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2.肠道功能紊乱的处理 调节肠道菌群:可使用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常见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老年人使用益生菌相对安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制剂和剂量。 对症止泻:如果拉肚子症状较严重,可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蒙脱石散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起到止泻的作用,老年人可以使用,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各器官功能减退,在拉肚子时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拉肚子持续不缓解,如超过2-3天;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等;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大便带血等。同时,老年人在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自行随意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要根据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能力进行合理安排饮食,确保营养摄入的同时又不加重肠道负担。

    2025-10-27 12:52:17
  • 肠胃不好的症状

    肠胃不好有消化相关症状如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体重变化、疲劳乏力、舌苔异常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应及时关注自身症状必要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消化相关症状 腹痛:不同部位的腹痛可能提示不同的肠胃问题,如左上腹疼痛可能与胃部疾病相关,如胃炎、胃溃疡等;右下腹疼痛需警惕阑尾炎等肠道问题。腹痛的性质也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例如胃溃疡患者常表现为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隐痛,然后缓解,下次进食后又重复出现。 腹胀:肠胃蠕动功能紊乱或消化酶分泌不足等情况可导致腹胀。比如胃肠动力不足时,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部胀满感。尤其在进食较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后更易出现。 恶心呕吐:多种原因可引起恶心呕吐,如胃炎时胃黏膜受到刺激,可引发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肠梗阻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且呕吐物常含有胆汁甚至粪便样物质。 食欲不振:肠胃不好时,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对食物的兴趣降低,导致进食量减少。例如慢性肠炎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食欲不振的情况。 腹泻:肠道炎症、感染或功能紊乱等可导致腹泻。急性肠炎多因饮食不洁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可伴有黏液或脓血;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也常出现腹泻,且往往与情绪因素有关,如焦虑、紧张时容易发作。 便秘:肠胃蠕动缓慢或肠道水分吸收过多等可引起便秘。例如老年人肠胃功能减退,肠道蠕动变慢,容易出现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 其他伴随症状 体重变化:长期肠胃不好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从而导致体重下降。比如患有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即使进食正常,也可能出现体重逐渐减轻的情况;而某些肠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亢进但吸收不良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体重异常波动。 疲劳乏力:肠胃不好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供应,会使人感到疲劳、乏力。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常伴有肠胃不适,同时出现疲劳症状,因为肠胃问题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引起乏力。 舌苔异常:中医认为舌苔与肠胃功能相关,肠胃不好时可能出现舌苔厚腻、黄腻或薄白等异常情况。比如脾胃湿热的患者舌苔多黄腻,而脾胃虚寒者舌苔常薄白且湿润。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肠胃不好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肠胃不好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进食等;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肠胃功能,出现肠胃不适症状;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有既往肠胃手术史的人群可能因肠道结构改变等出现肠胃不好的相关症状。对于肠胃不好的情况,应及时关注自身症状,必要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大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025-10-27 12:50: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