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内镜的诊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内镜的诊疗等。展开
  • 奥美拉唑什么时间吃

    奥美拉唑餐前空腹服用,早餐前1小时左右为佳,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儿童使用需谨慎,低龄儿童一般不常规使用,病情需要时医生评估;老年人服用要注意根据自身消化功能调整时间,且注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妊娠期女性谨慎使用,哺乳期女性使用需权衡利弊,必要时可能暂停母乳喂养。 一、餐前空腹服用 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能使药物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在酸性环境下迅速解离并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一般建议在早餐前1小时左右服用,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胃内基本排空,此时服药可使药物更好地与胃黏膜接触,发挥最佳的抑酸效果,对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由于烟酒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餐前空腹服用奥美拉唑更有助于抑制基础胃酸分泌。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使用奥美拉唑需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与成人不同。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常规使用奥美拉唑,若因病情需要使用,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且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消化道溃疡等,使用奥美拉唑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用药时机和剂量,但总体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儿童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用药方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儿童的胃肠道症状后再决定是否使用奥美拉唑。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肝肾功能有所下降,在服用奥美拉唑时,餐前空腹服用的时间选择上可以根据自身的消化功能适当调整,但一般仍建议在早餐前1小时左右服用。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其他药物的种类较多,需要注意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某些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所以老年人在服用奥美拉唑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用药安全,确保奥美拉唑的使用不会加重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负担或引发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使用奥美拉唑需要非常谨慎,只有在明确受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才考虑使用。一般不建议在妊娠早期使用,妊娠中晚期若需使用,也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哺乳期女性使用奥美拉唑时,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产生影响,所以哺乳期女性使用奥美拉唑也需要医生权衡利弊,充分评估母乳喂养对婴儿的风险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例如,哺乳期女性若因病情必须使用奥美拉唑,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

    2025-10-16 13:13:20
  • 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不同人群便秘表现不同,一般人群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还可能伴腹痛等;儿童除排便相关问题外,可能有烦躁不安等;老年人易排便频率减少且干结、困难,还常伴全身症状及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儿童:儿童的排便频率因年龄而异,一般来说,婴儿每天排便次数相对较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排便频率。若儿童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且排便困难,可能存在便秘情况。比如幼儿期儿童若出现此类情况,需关注其饮食等因素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更容易出现排便频率减少的情况,可能每周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年轻人,且排便往往较为困难,这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有关,如肠道肌肉张力下降等。 粪便干结 一般人群:便秘患者排出的粪便干结如羊粪状,质地坚硬,排便时需要用力才能排出,这是因为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干结。例如一些长期便秘的成年人,排出的粪便往往呈颗粒状或坚硬的块状。 儿童:儿童便秘时粪便干结情况也较为明显,由于儿童肠道相对较短,粪便干结后可能会引起腹痛等不适症状。比如幼儿便秘时排出的粪便可能像小石子一样,排便过程中孩子会因为疼痛而哭闹。 老年人:老年人肠道水分分泌减少,粪便干结情况更为常见,干结的粪便容易造成肠道梗阻等严重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较大。 排便困难 一般人群:表现为排便费力,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排出粪便,可能伴有排便不尽感。有些人在排便时需要长时间蹲坐,甚至用手辅助排便。例如一些长期便秘的上班族,由于工作忙碌,排便时往往感觉困难重重。 儿童:儿童排便困难时可能会出现拒绝排便的情况,因为排便时的不适感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比如学龄前儿童若便秘,可能会因为害怕排便疼痛而憋着,进一步加重便秘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排便困难还可能与合并其他疾病有关,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时,用力排便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老年人排便困难时更需谨慎处理,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不良后果。 其他伴随症状 一般人群:可能伴有腹痛,多为下腹部隐痛,排便后腹痛可缓解。部分人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比如一些便秘患者会感觉肚子胀胀的,不想吃东西。 儿童:儿童便秘除了上述排便相关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佳等情况。因为便秘带来的身体不适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和睡眠,例如幼儿便秘时可能会在夜间频繁醒来,睡眠质量下降。 老年人:老年人便秘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长期便秘导致毒素吸收,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同时,老年人便秘还可能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患者用力排便时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2025-10-16 13:11:58
  • 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

    反流性食管炎有诸多危害,一是损害食管黏膜,长期可能致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进而增加食管癌风险;二是影响生活质量,引发烧心、反酸、胸痛等频繁发作干扰正常生活;三是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反流物吸入可致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四是对特殊人群有影响,儿童会影响营养吸收致生长发育迟缓且易被忽视,老年人会加重基础疾病;五是造成心理方面影响,长期受困易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对食管黏膜的损害 反流性食管炎会导致食管黏膜反复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物的刺激,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等病变。长期的食管黏膜损伤可能会增加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的风险,进而有发展为食管癌的潜在可能。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增高。 二、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常出现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会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烧心感会让患者感觉胸部有灼热样不适,反酸会导致口腔内有酸苦味,胸痛可能被误认为是心脏问题而引起焦虑,这些都会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节奏,降低生活质量。比如,很多患者因为频繁的反酸烧心,不敢进行剧烈运动,不敢吃某些食物,睡眠也会因症状发作而受到影响,导致白天精神不佳。 三、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 反流物可能会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儿童来说,反流物吸入可能导致反复的肺部感染,影响其生长发育;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加重已有的肺部基础疾病。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哮喘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控制反流后哮喘症状有所缓解;在长期卧床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四、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一)儿童 儿童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因为反流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长期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儿童表述症状的能力有限,容易被忽视,延误治疗,进而导致更严重的食管黏膜损伤等问题。例如,一些婴幼儿反流性食管炎患儿会出现拒食、体重不增的情况。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比如,反流引起的胸痛可能与心绞痛混淆,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同时,老年人食管蠕动功能减弱,反流物清除能力差,更容易导致反流物对食管及呼吸道的长期损害。 五、心理方面的影响 长期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困扰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为疾病的反复不适,患者担心病情恶化,影响生活和健康,从而产生心理负担。例如,一些患者由于长期症状无法缓解,会变得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2025-10-16 13:10:22
  • 吃辣条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辣条食用后易引发拉肚子,原因包括辣条本身含高盐、食品添加剂等成分,影响肠道内环境与菌群;个体自身因素中,儿童消化系统未完善、成年人有胃肠疾病等更易受影响,且食用量多、方式不当会加重风险;此外,辣条生产储存受污染也会致肠道感染引发腹泻,不同人群易感性有别。 一、辣条本身的因素 辣条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食品添加剂等成分。从盐分角度来看,高盐饮食可能会刺激肠道,影响肠道的正常渗透压平衡。例如,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盐分后,肠道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出现变化,进而引起不适。而食品添加剂方面,一些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可能超出了肠道正常耐受范围,对于肠道菌群产生影响,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使得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干扰,从而增加拉肚子的风险。不同人群对辣条中这些成分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本身肠道较为敏感的人群,更容易因辣条中的成分而出现拉肚子情况。 二、个体自身的因素 1.消化系统功能差异 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辣条中的复杂成分对于儿童肠道来说更难消化和耐受。例如,儿童的肠道酶系统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分解辣条中较多的蛋白质、添加剂等物质,所以更容易出现拉肚子现象。而且儿童如果本身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在食用辣条后,肠道微生态平衡进一步被打破,加重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 成年人:成年人中如果本身存在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肠炎等,其胃肠黏膜已经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辣条的刺激会进一步损伤胃肠黏膜,影响胃肠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比如有肠炎的成年人,肠道黏膜炎症反应本就存在,食用辣条后,炎症刺激加重,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拉肚子症状。 2.食用量与食用方式 一次性食用过多辣条,会给肠道带来过大的消化负担。大量的辣条进入肠道后,肠道需要超负荷工作来消化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另外,食用辣条时如果同时饮用大量冷饮等,冷热刺激也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增加拉肚子的可能性。比如边吃辣条边喝冰镇饮料,肠道在冷热交替刺激下,蠕动异常,就容易导致腹泻发生。 三、其他可能因素 如果辣条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存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污染情况,食用后就会直接导致肠道感染,引发拉肚子。例如,辣条生产环境不卫生,或者储存时没有做好防潮、防菌等措施,使得辣条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进入人体肠道后,引起肠道的炎症反应,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同人群对于被污染辣条的易感性不同,像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相比年轻人更易因食用污染辣条而出现拉肚子等感染性肠道疾病表现。

    2025-10-16 13:08:35
  • 拉肚子可以按摩哪里

    腹部相关穴位中脘穴位于脐中上4寸,按摩可促脾胃运化;天枢穴横平脐中旁开2寸,按摩能调大肠传导。下肢相关穴位足三里在犊鼻下3寸处,按摩可调理脾胃等;上巨虚在犊鼻下6寸处,是大肠下合穴可调理大肠病症。但按摩只是辅助,拉肚子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不同原因拉肚子处理不同,按摩需谨慎。 一、腹部相关穴位按摩 (一)中脘穴 1.位置: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2.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拇指或掌根轻按中脘穴,然后做环形揉动。一般每次按摩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从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来看,中脘穴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因脾胃失调引起的拉肚子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娇嫩,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造成不适。 (二)天枢穴 1.位置: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2.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天枢穴,然后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揉动。每次按摩3-5分钟,以局部有明显的酸麻胀感为佳。天枢穴是大肠经的重要穴位,按摩天枢穴能够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对于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拉肚子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在给老年人按摩时,要注意根据其体质调整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引起不适。 二、下肢相关穴位按摩 (一)足三里穴 1.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姿或仰卧,按摩者用拇指或食指端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摩1-2分钟,以局部有酸麻感向周围放散为佳。足三里是强壮要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对拉肚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孕妇来说,按摩足三里穴需要谨慎,因为过度刺激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上巨虚穴 1.位置:上巨虚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按摩方法:按摩时用拇指按揉上巨虚穴,每次1-3分钟。上巨虚穴是大肠的下合穴,主要用于调理大肠的病症,如腹泻、痢疾等。对于患有肠道疾病且行动不便的人群,可采用坐姿或卧位进行按摩,按摩力度以自身能耐受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是一种辅助缓解拉肚子的方法,如果拉肚子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正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按摩来治疗拉肚子。同时,不同原因引起的拉肚子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在进行按摩等非药物干预时,要结合自身情况谨慎操作。

    2025-10-16 13:07: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