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吃蛔虫药需注意什么
服用蛔虫药需谨慎,用药前要了解自身状况包括年龄、病史等并保持正常饮食,用药时要按规定方法服用并观察反应,用药后要观察病情、调理饮食,特殊人群如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要后续关注。 一、药物选择需谨慎 蛔虫药有多种类型,如阿苯达唑等。应在明确诊断有蛔虫感染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蛔虫药,不可自行随意购买使用,因为不同药物适用人群、适应证等有差异,需依据个体情况精准选择。 二、用药前准备 1.了解自身状况 年龄因素: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低龄儿童使用蛔虫药需格外谨慎,需严格遵循医生根据体重等制定的方案;成年人则要清楚自身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若有肝肾功能不全,某些蛔虫药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药物代谢与排出。 病史情况:若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蛔虫药成分过敏的情况,绝对不能使用相应药物;若有肠道疾病史等,也需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用药风险。 2.饮食方面:用药前一般无需特殊禁食,但应保持正常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影响药物吸收或加重胃肠道负担。 三、用药时注意事项 1.服用方法: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方法服用,通常多为口服,用适量温水送服。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可能有差异,有的可空腹服用,有的需随餐等,要严格遵循。 2.观察反应:在用药过程中,要留意自身身体反应,如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皮疹等不适症状。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四、用药后注意事项 1.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后要关注蛔虫排出情况以及自身肠道不适等症状是否缓解。若蛔虫未完全排出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及时复诊。 2.饮食调理:用药后应注意合理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再次诱发肠道寄生虫感染等情况,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再次感染蛔虫。 3.特殊人群后续关注 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精神状态、排便等情况,确保儿童身体恢复良好,若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后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因为蛔虫药可能对肝肾有一定影响,通过监测能及时发现肝肾指标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7 11:20:43 -
胃上部持续隐痛一定是癌症吗
胃上部持续隐痛不一定是癌症,其有多种原因,包括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有相应症状)、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有周期性节律性疼痛表现)、胃息肉(病因不明,部分有相应症状)以及精神心理因素(长期情绪问题可致,疼痛随情绪波动且有其他表现),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不同人群检查及后续处理有别,需规范检查诊断以针对性处理。 良性疾病 慢性胃炎: 成因: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吸烟、喜食辛辣食物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比如年轻人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引发;中老年人也可能因胃黏膜退行性变等原因患病。 表现:患者常出现胃上部隐痛、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疼痛无特异性,可时轻时重。 胃溃疡: 成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也可能诱发。 表现:典型症状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灼痛等,疼痛往往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具有一定规律性,如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出现疼痛,随后缓解,下次进食后再重复。 胃息肉: 成因: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各年龄均可发生。 表现: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胃上部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若息肉表面糜烂、出血,还可能出现黑便等。 其他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成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上部隐痛。多见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人群,如上班族、学生等。 表现:疼痛程度可因情绪变化而波动,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睡眠不佳等表现。 当出现胃上部持续隐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的人群,检查的侧重点和后续处理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史的年轻人,更应积极检测并治疗幽门螺杆菌;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老年人,需评估继续用药的风险并调整用药方案等。通过规范的检查和诊断,才能准确判断胃上部持续隐痛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17 11:19:19 -
吃什么会导致腹泻发烧
导致腹泻发烧的原因包括食用变质食物、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以及高敏感性食物,变质食物因滋生微生物刺激肠道引发炎症反应等致腹泻发烧,未煮熟或被污染的食物含菌易致肠道感染,高敏感性食物会因个体不耐受或过敏引发腹泻发烧等情况,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基础疾病者、婴幼儿、过敏体质人群受影响各有特点。 一、变质食物 原因:食物存放过久发生变质,滋生大量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例如,变质的肉类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变质的蔬菜水果可能被大肠杆菌等污染。当食用这些变质食物后,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腹泻,同时可能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出现发烧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其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对变质食物的耐受能力更差,更容易因食用变质食物出现腹泻发烧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肠道菌群调节能力下降,也较易受变质食物影响。 二、被细菌污染的食物 原因: 未煮熟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豆浆,其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物质未被完全破坏,同时可能存在的细菌未被杀死;未煮熟的肉类,像猪肉中可能携带旋毛虫等寄生虫,同时也可能有沙门氏菌等细菌,食用后易引发肠道感染,出现腹泻发烧。儿童若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因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感染风险更高;孕妇食用未煮熟食物时,除自身可能出现腹泻发烧外,还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被污染的生食:如生吃的海鲜,像生蚝等,可能携带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生食时易感染这些细菌,导致肠道炎症,引起腹泻发烧。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免疫力相对较低,食用被细菌污染的生食后,感染后的病情可能更易加重,出现更严重的腹泻发烧及并发症风险。 三、高敏感性食物 原因:部分人对某些食物存在高敏感性,例如乳糖不耐受人群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等,肠道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乳糖,导致肠道渗透压改变,引起腹泻,同时身体可能因应激反应出现发烧情况。在婴幼儿群体中,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若喂养不当给予含乳糖食物易引发腹泻发烧;过敏体质的人群在食用高敏感性食物时,除了腹泻发烧,还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更严重的过敏反应,需特别注意。
2025-10-17 11:17:59 -
胃痛怎么快速缓解
出现胃痛可通过调整饮食(选温软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食物)、局部保暖(热敷胃部)、呼吸调节(腹式呼吸)来缓解,若胃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儿童持续较长时间或哭闹呕吐频繁、老年人不能明确原因的胃痛,需立即就医。 一、调整饮食 1.适宜食物选择:可适当食用温软、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小米富含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能保护胃黏膜,且容易消化吸收,减轻胃部负担。对于因进食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导致的胃痛,适量饮用温牛奶,牛奶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疼痛。 2.避免进食情况: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痛症状。例如辣椒会刺激胃黏膜,使其分泌过多胃酸,导致胃痛加剧;油炸食品难以消化,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 二、局部保暖 1.保暖方式及原理:胃部受寒也可能引起胃痛,可通过热敷来缓解。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胃部,温度保持在40-50℃为宜,热敷能够促进胃部血液循环,放松胃部肌肉,从而减轻疼痛。对于女性在经期因腹部着凉引发胃痛的情况,同样适用热敷,因为温暖的环境有助于改善胃部的不适状态。 三、呼吸调节 1.呼吸方法:采取腹式呼吸法,放松身体,慢慢地吸气,让腹部隆起,然后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凹下,重复进行几次。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因紧张等情绪因素导致的胃痛,因为情绪紧张可能会引起胃部肌肉痉挛,而深呼吸能调节身体的紧张状态,减轻胃部肌肉的痉挛程度。 四、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胃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呕血、黑便、剧烈呕吐、发热等症状,可能是由胃溃疡穿孔、胃出血、急性胃炎等严重疾病引起的,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出现胃痛情况,由于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且病情变化较快,若儿童胃痛持续较长时间或伴有哭闹不止、呕吐频繁等情况,也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对于老年人胃痛,要尤其警惕可能是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不典型表现,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所以一旦出现胃痛且不能明确原因时,需及时就医排查。
2025-10-17 11:16:56 -
孕晚期肠胃炎怎么办
孕晚期出现肠胃炎需饮食调整,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油腻辛辣生冷;要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淡盐水,严重脱水及时就医;保证充足休息,密切观察症状,轻时观察,重或持续不缓解及时就诊,前往医院缓行,特殊人群要特注意自身及胎儿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一、饮食调整 孕晚期出现肠胃炎时,首先要注意饮食调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被消化吸收,且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不会加重肠胃负担。软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其经过煮制后质地柔软,易于肠胃消化。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强以及生冷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肠胃,加重肠胃炎症状。例如油炸食品、辣椒、冰淇淋等都应避免。 二、补充水分 由于肠胃炎可能会引起呕吐和腹泻,容易导致身体失水,所以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以补充因失水丢失的电解质。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但具体量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如果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干燥、头晕等,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三、休息与观察 孕晚期孕妇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应对肠胃炎。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的程度和频率等。如果症状较轻,通过饮食调整和休息后有所缓解,可以继续在家观察。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趋势,如腹痛加剧、频繁呕吐、腹泻次数增多且出现脱水表现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行动缓慢,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孕晚期的孕妇来说,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在整个应对肠胃炎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身体感受和胎儿的情况。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胎动异常等,都要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在选择食物和处理病情时,要充分考虑到胎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或处理方式。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孕妇要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025-10-17 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