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吃什么药好
急性胆囊炎患者有右上腹疼痛(可放射、程度不一、进食油腻后发作)、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儿童症状不典型,老年症状隐匿;治疗用抗感染、解痉止痛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禁食、缓解后清淡易消化饮食,还有支持治疗补充水分电解质,治疗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急性胆囊炎患者有右上腹疼痛(可放射、程度不一、进食油腻后发作)、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儿童症状不典型,老年症状隐匿;治疗用抗感染、解痉止痛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禁食、缓解后清淡易消化饮食,还有支持治疗补充水分电解质,治疗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急性胆囊炎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若病情较重,体温可更高。对于儿童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等;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症状可能相对隐匿,发热等表现可能不明显。 二、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药物 1.抗感染药物:如果存在细菌感染,会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头孢菌素类药物等,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2.解痉止痛药物:常用的有阿托品等,可缓解胆囊痉挛引起的疼痛,但儿童应谨慎使用,因为阿托品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要密切监测,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三、非药物治疗相关 1.饮食调整:在急性发作期需要禁食,让胆囊得到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且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老年患者则要考虑消化功能等因素。 2.支持治疗:对于发热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和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更要密切关注水电解质情况,及时进行补充。 总之,急性胆囊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症状、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10-17 11:12:14 -
治疗胃胀气的方法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进食速度、避免易产气食物)、适度运动(散步、瑜伽)、腹部按摩来缓解胃胀气,若由疾病引起需就医检查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就医需告知孕期情况。 避免易产气食物:一些食物容易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气体,如豆类(黄豆、黑豆等)、洋葱、土豆、碳酸饮料等。不同年龄人群需注意,儿童若食用过多豆类可能因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而更易出现胃胀气,应根据其消化能力适当控制此类食物的摄入;成年人也应根据自身胃肠状况调整饮食中易产气食物的比例。 适度运动 散步:饭后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轻胃胀气。一般饭后30分钟左右开始散步,每次散步15-30分钟,速度适中。对于老年人,散步可选择在平坦的环境中,速度更慢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儿童散步时家长可陪同,既可以促进消化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瑜伽:某些瑜伽体式,如猫牛式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气。但不同年龄人群练习时需注意动作的幅度和难度,儿童练习瑜伽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简单、适合的体式;成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瑜伽体式和练习强度。 腹部按摩 正确按摩方法: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时力度要适中,对于儿童,家长按摩时要注意手部温度适宜,力度轻柔;老年人皮肤较薄、骨质疏松等,按摩力度更要轻柔,避免造成损伤。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 就医检查与治疗 疾病因素引起的胃胀气需针对性治疗:如果胃胀气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导致的胃胀气,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可能需要使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等,但具体治疗需遵循医生的专业诊断和建议。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胃胀气,由于其生理特殊性,就医时需告知医生孕期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法,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2025-10-17 11:10:53 -
长期服黄连素会便秘吗
长期服黄连素可能会便秘,原因包括药物本身影响肠道菌群和蠕动、个体差异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长期服用需谨慎,若出现便秘等不适需注意调整。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影响 黄连素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常用于肠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以及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肠道菌群对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和蠕动等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菌群平衡被打破后,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发便秘。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某些影响肠道菌群药物的患者,便秘发生率会升高,黄连素长期使用可能类似情况。 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一些人可能本身肠道功能相对较弱,长期服用黄连素后更易出现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便秘。比如老年人群,本身肠道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所减退,长期服用黄连素时,相较于肠道功能正常的人群,更易受药物影响出现便秘。对于有基础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黄连素可能会加重肠道功能的紊乱,导致便秘发生风险增加。 其他相关因素 长期服用黄连素时,如果患者同时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水过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也会增加便秘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即使药物本身对肠道蠕动的影响不大,但如果生活方式不利于肠道正常功能维持,也会协同导致便秘。例如一些长期服用黄连素的患者,平时很少饮水,且几乎不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那么就更易出现便秘情况。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避免长期服用黄连素,以免影响肠道正常发育和功能;老年人本身肠道功能较弱,长期服用黄连素时需密切关注肠道情况,若出现便秘等不适,应及时调整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肠道功能;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长期服用黄连素时更需谨慎,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且这类人群的肠道功能调节相对更需谨慎,一旦出现便秘等问题,处理起来需更加小心,优先考虑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手段来改善,如适当增加活动量、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等。
2025-10-17 11:09:02 -
拉肚子不能多喝水吗
拉肚子时可适量多喝水,能补充失水及电解质以维持平衡,喝水要选合适饮品且少量多次,儿童、老年人及患特殊疾病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易脱水需关注,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者饮水要谨慎,肾病等特殊病患者需遵医嘱饮水。 一、拉肚子时身体失水情况及多喝水的必要性 拉肚子会导致身体大量失水,同时还会丢失一些电解质,如钠、钾等。此时多喝水有助于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例如,急性腹泻时,人体水分流失较快,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引起脱水,而适当补充水分可以预防和缓解脱水状况。 二、喝水的正确方式 选择合适的饮品:可以饮用温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对于儿童腹泻患者,还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它能更科学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满足儿童在腹泻时的特殊需求。 控制喝水量和速度:一般来说,要少量多次饮用。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反而不利于身体对水分的吸收。对于成年人,每次可以饮用100-200毫升左右,每隔15-20分钟饮用一次;儿童则根据年龄适当减少饮用量,比如婴儿每次可饮用50毫升左右,年长儿童每次100毫升左右。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腹泻时更容易出现脱水情况,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喝水的情况。要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准确给予口服补液盐等饮品。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严重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而不能仅靠口服喝水来解决。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而且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等。在拉肚子时喝水要更加谨慎,不能盲目大量饮水。如果老年人有心功能不全,大量喝水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饮水,并且可能需要选择一些特殊的补液方式。 患有肾脏疾病等特殊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在拉肚子时的喝水情况需要遵循医生的严格指导。因为肾脏疾病患者的水盐代谢调节功能可能异常,过多饮水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所以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确定合适的饮水量和饮水种类。
2025-10-17 11:04:11 -
肠胃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肠胃炎发作期间需避免高纤维类、辛辣刺激性、油腻、生冷食物,因高纤维食物难消化加重负担,辛辣刺激食物刺激黏膜加重炎症,油腻食物增加消化负担,生冷食物影响血液循环致腹痛等,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肠胃炎患者受影响更甚。 辛辣刺激性食物 具体食物及原因:像辣椒、花椒、芥末等,这类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肠胃炎的炎症反应。以辣椒为例,实验发现,给患有肠胃炎的动物喂食辣椒后,其胃肠道黏膜的炎症指标会显著升高。在生活方式方面,经常吃辛辣食物的人群本身胃肠道就相对敏感,患肠胃炎时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使病情恢复更慢;对于女性肠胃炎患者,在生理期时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因身体的特殊状态而加重肠胃的不适;老年肠胃炎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可能会引发更强烈的肠胃疼痛等症状。 油腻食物 具体食物及原因:包括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肥肉等,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有临床数据显示,约40%的肠胃炎患者在食用油腻食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儿童肠胃炎患者食用油腻食物,由于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会严重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导致腹泻持续时间延长;肥胖的肠胃炎患者本身身体代谢就存在一定问题,食用油腻食物会进一步加重肠胃的消化压力;老年肠胃炎患者的消化酶分泌减少,食用油腻食物后更难消化,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等并发症。 生冷食物 具体食物及原因:例如冰淇淋、生鱼片、刚从冰箱拿出的水果等,生冷食物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不利于炎症的消退,还可能导致肠胃痉挛,引起腹痛。研究发现,约25%的肠胃炎患者在食用生冷食物后会出现腹痛症状。对于儿童肠胃炎患者,其肠胃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食用生冷食物更容易引发肠胃痉挛;有过腹部受凉病史的肠胃炎患者,食用生冷食物会使原本脆弱的肠胃受到更强烈的刺激;女性肠胃炎患者在孕期或生理期时,食用生冷食物会对肠胃造成更大的伤害,可能影响胎儿健康或加重生理期的不适。
2025-10-17 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