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胃的贲门在哪
贲门是胃的入口位于食管与胃相连处有括约肌调控,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中括约肌弱需合理喂养,成年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易致贲门受损要健康方式,有胃部病史人群贲门易因病变需定期检查治疗。 一、贲门的解剖位置 贲门是胃的入口部位,位于食管与胃相连之处,大体处于第11胸椎左侧的解剖位置。从结构上看,食管通过贲门与胃底相连接,贲门周围存在贲门括约肌,该括约肌能调控食物由食管进入胃内的过程。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消化系统尚在发育中,贲门括约肌功能相对较弱,若过度喂养、频繁呕吐等,易增加贲门部位受刺激或损伤风险,日常需注意合理喂养,避免不当的进食行为对贲门造成不良影响。 成年人群:成年人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会影响贲门健康,如长期进食过烫、过硬食物,或有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贲门部位黏膜受损,增加贲门相关疾病发生几率,应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 有胃部病史人群: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时,贲门部位可能因炎症、溃疡等病变出现结构或功能改变,需定期进行胃部相关检查,密切关注贲门状况,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与监测。
2025-08-18 14:54:53 -
肝胃不和是怎么样的症状
肝胃不和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嗳气、打嗝、胃胀不适等,还可能引发两侧肋部疼痛不适、手脚冰凉,患者性格可能喜怒无常、烦躁易怒。舌苔多为白色或薄、薄黄,脉弦。治疗方法有食疗,如喝橘皮粥,将橘子皮切碎与米粥同煮食用;针灸疗法;外敷生姜用酒调后敷脐腹部。药物治疗包括柴胡疏肝散、左金丸、舒肝和胃丸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合并其他疾病者尤其不能自行用药。 一、症状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嗳气、打嗝、胃胀不适等。 2.其他症状:可能有两侧肋部疼痛不适、手脚冰凉,以及性格上的喜怒无常、烦躁易怒。 二、舌脉象:舌苔可呈现白色或薄、薄黄,号脉会出现脉弦。 三、治疗方法: 1.食疗:橘皮粥,把橘子皮切碎熬米粥一同食用。 2.针灸疗法。 3.外敷:用酒调生姜外敷脐腹部。 四、药物治疗: 1.柴胡疏肝散。 2.左金丸。 3.舒肝和胃丸等。 肝胃不和的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较为丰富,食疗、针灸、药物等各有特点,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特定人群要谨慎,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2025-08-18 14:52:22 -
尿胆原是什么正常范围是多少
尿胆原是体内胆红素代谢中间产物,由衰老红细胞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谢生成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入肠道经细菌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小部分经肾滤过随尿液排出,定性常阴性或弱阳性,定量成人有范围且儿童数值因代谢特点有波动,临床解读需综合患者病史等,异常时要排查肝胆系统疾病。 一、尿胆原的定义 尿胆原是体内胆红素代谢的中间产物。衰老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分解,生成血红蛋白,进而代谢为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尿胆原随粪便排出体外,小部分经肾滤过随尿液排出。 二、尿胆原的正常范围 1.定性检查: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2.定量检查:成人尿胆原定量一般在0.1~4.0μmol/L之间(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由于代谢特点,尿胆原数值可能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但也需结合具体检测方法的参考值判断。临床解读尿胆原结果时,需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他相关检查指标进行全面分析,若出现异常,应进一步排查肝胆系统等相关疾病。
2025-08-18 14:49:24 -
胃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植物性胃石较为常见如柿子胃石含鞣酸果胶树胶等成分,动物性胃石相对少见多因吞食毛发含角质蛋白类物质,某些药物如含铋剂药物在胃酸下与胃内物质反应形成成分因药而异的药物性胃石。 一、植物性胃石主要成分 植物性胃石较为常见,以柿子胃石为例,其主要成分包含鞣酸、果胶及树胶等。柿子中富含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再与柿子中的纤维素、胶质等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胃石。此外,其他如黑枣、山楂等植物性食物也可能因其中含有的类似成分而形成胃石。 二、动物性胃石主要成分 动物性胃石相对少见,多因吞食毛发等形成,其主要成分就是毛发等角质蛋白类物质。患者可能因异食癖等情况吞食毛发,在胃内逐渐聚积形成胃石。 三、药物性胃石主要成分 某些药物在胃内也可形成胃石,例如含铋剂的药物,在胃酸环境下可能与胃内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以相关药物成分及胃内其他物质黏合而成的胃石。不同药物形成的胃石成分有所差异,但均是药物与胃内环境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复杂物质组合。
2025-08-18 14:45:41 -
胃胀气打嗝怎么办才好
胃打嗝、胀气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处理,包括调整饮食与运动,必要时需就医检查并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一、调整饮食方面,要保证清淡和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这样有助于维持胃部的正常功能,减少打嗝、胀气的发生。 二、运动方面,适当进行运动能增加胃肠动力,从而改善打嗝、胀气的状况。比如散步、慢跑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打嗝不能停止时,可通过喝水和深呼吸来缓解,喝水能帮助舒缓膈肌,深呼吸能调整呼吸节奏,有助于止住打嗝。 三、就医治疗方面,若上述方式不能缓解症状,应及时就医。可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胃部具体病变情况。若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引起的打嗝、胀气,可给予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等;若为消化不良引起的,可采用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等。此外,口服益生菌也能显著改善胀气和打嗝症状。 总之,对于胃打嗝、胀气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促进症状的缓解和胃部健康的恢复。
2025-08-18 1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