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大便扁条状就是癌吗
大便呈扁条状不一定是癌,其原因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原因包括饮食因素(膳食纤维摄入过少、食物组成改变)、肠道良性病变(痔疮、直肠息肉、肛裂);恶性原因主要是直肠癌。要准确判断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评估,若大便长期扁条状伴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 一、良性原因 1.饮食因素 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如果长期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取不足,粪便会相对干燥、变细,可能呈现扁条状。例如,一些平时很少吃蔬菜、水果的人,大便的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儿童长期膳食纤维摄入少,会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粪便形成;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减弱,若膳食纤维摄入少,更易出现大便扁条状情况。 食物组成改变:短时间内大量进食精细食物,如精米、精面等,也可能导致大便性状改变为扁条状。这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都可能出现,比如上班族因工作忙常吃快餐,精细食物占比高,易影响大便形状。 2.肠道良性病变 痔疮:痔疮较大时可能会挤压粪便,使粪便变扁。痔疮在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久坐、便秘的人群。女性怀孕后期,由于盆腔压力增加,也容易患痔疮,进而影响大便形状。 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当息肉较大时,可占据直肠内空间,导致粪便通过时受到挤压而变扁。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直肠息肉,有家族息肉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肛裂:肛裂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正常排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结,也可能出现大便扁条状。肛裂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尤其在便秘人群中更易发生。 二、恶性原因 1.直肠癌:直肠癌是导致大便扁条状的一个重要恶性原因。肿瘤在直肠内生长,会占据直肠腔,使肠腔狭窄,从而导致粪便变扁。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有直肠癌家族史、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警惕。 要准确判断大便扁条状的原因,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直肠指诊、结肠镜检查等。如果发现大便长期呈扁条状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便血、腹痛、消瘦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1:33:04 -
38周拉肚子是快生了吗
孕38周拉肚子不一定是快生了,若伴规律宫缩、见红、破水等可能快生,若因饮食、腹部受凉、肠道疾病等则无关,单纯拉肚子时要休息、调整饮食、补水,特殊人群需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持续不缓解等异常要及时就医,用药遵医嘱。 一、38周拉肚子是否为快生了的相关情况分析 (一)可能与快生相关的情况 孕38周已属于足月妊娠,若拉肚子同时伴有规律宫缩(宫缩间隔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且强度增加)、见红(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破水(阴道突然流出大量清亮液体)等情况,有可能是快生了。因为临近分娩时,子宫收缩可能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同时伴随上述分娩先兆表现。 (二)与快生无关的情况 1.饮食因素:孕38周时若食用了不洁食物、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拉肚子症状,这与是否快生并无直接关联。例如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水果或变质的食物,会导致肠道感染,引发腹泻。 2.腹部受凉:孕妇腹部保暖不当,受到寒冷刺激,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出现拉肚子现象,这并非即将分娩的特异性表现。比如夜间睡眠时腹部暴露在外,受到冷空气侵袭,就可能引起腹泻。 3.肠道疾病:本身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等,在孕38周时可能会因为身体状态的变化而诱发拉肚子症状,这与是否快生没有必然联系。 二、出现拉肚子时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孕妇情况 若只是单纯拉肚子,没有其他分娩先兆表现,应注意休息,适当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 (二)特殊人群(孕妇)注意事项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拉肚子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如果拉肚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同时要注意观察胎动情况,因为严重的拉肚子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等。另外,孕妇用药需谨慎,一般不轻易使用止泻药物,以免影响胎儿,若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孕38周拉肚子不一定是快生了,需要结合其他伴随症状以及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处理。
2025-10-17 11:31:58 -
消化不良吃什么奶粉
婴儿消化不良时选奶粉首要排查是否存在牛奶蛋白过敏情况,依过敏程度精准选择部分水解、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并严格遵医生建议选用,1岁以上因肠道菌群失调等致消化不良可考虑含特定益生菌的奶粉但需咨询儿科医生且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干预,冲调奶粉需按产品说明比例,较大婴儿用含益生菌奶粉要关注肠道反应及营养均衡,消化不良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而非仅依赖奶粉改善。 一、部分水解蛋白奶粉 对于因牛奶蛋白过敏风险较高或存在轻度消化不良的婴儿,部分水解蛋白奶粉是较好选择。其将完整牛奶蛋白分解为小片段,降低了大分子蛋白引起过敏或消化不良的概率,研究表明能改善消化不适症状,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消化功能,适合6月龄内对普通奶粉消化不耐受的婴儿,但需在医生评估后选用。 二、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当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较严重,普通部分水解蛋白奶粉无法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时,可考虑深度水解蛋白奶粉。该奶粉中的蛋白已高度水解,更易被消化吸收,能显著降低过敏反应风险,有效改善因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消化不良情况,适用于牛奶蛋白过敏中重度且普通部分水解奶粉无效的婴儿,使用前需医生指导。 三、氨基酸奶粉 专为牛奶蛋白过敏严重的婴儿设计,奶粉中不含完整牛奶蛋白,全部为氨基酸,完全避免了牛奶蛋白过敏反应,能有效改善严重消化不良问题,是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消化不良时的替代选择,但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且长期使用也需监测营养状况。 四、含益生菌的奶粉(1岁以上较大婴儿) 对于1岁以上因肠道菌群失调等导致消化不良的婴儿,部分含特定益生菌(如鼠李糖乳杆菌GG等)的奶粉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功能恢复。但需注意,使用含益生菌奶粉改善消化不良前,最好咨询儿科医生,根据婴儿具体肠道情况选择合适产品,且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干预。 特殊人群提示 婴儿出现消化不良时,选择奶粉首要排查是否存在牛奶蛋白过敏情况,根据过敏程度精准选择部分水解、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严格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奶粉选择。同时,冲调奶粉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的比例进行,避免过浓或过稀影响消化。较大婴儿使用含益生菌奶粉时,要关注其肠道反应及营养均衡情况,若消化不良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而非仅依赖奶粉改善。
2025-10-17 11:30:59 -
打嗝一直不停怎么办
缓解打嗝的方法有深呼吸调节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干扰膈神经兴奋来缓解膈肌痉挛引发的打嗝,喝水弯腰法通过喝温水并弯腰改变膈肌位置受力缓解,短暂屏气法通过阻断呼吸节律干扰神经反射弧止嗝,分散注意力法通过分散注意力转移神经注意力来缓解,若上述方法无效且打嗝持续超二十四小时或伴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儿童频繁打嗝经简单处理不缓解、老年人频繁打嗝提示基础疾病则需及时就医检查相关项目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一、深呼吸调节法 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尽量维持较长时间,随后缓慢呼出,重复数次。此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可干扰膈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进而缓解膈肌痉挛引发的打嗝。研究表明,规范的深呼吸练习有助于调节呼吸中枢功能,对因膈肌受刺激导致的打嗝有一定改善作用。 二、喝水弯腰操作法 缓慢饮用少量温水,之后身体缓缓向前弯曲,使头部接近膝盖部位并保持该姿势一段时间。温水可刺激胃肠道,而弯腰姿势能改变膈肌的位置与受力情况,从而缓解打嗝症状。临床观察发现,约半数因膈肌受刺激出现打嗝的人群可通过此方法得到缓解。 三、短暂屏气止嗝法 直接屏住呼吸,尽力延长屏气时长,再缓慢呼气。该方法通过阻断正常呼吸节律,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弧,以达到止嗝目的。相关研究显示,适当的屏气操作能够有效打乱打嗝的神经传导过程。 四、分散注意力缓解法 通过听音乐、与他人交谈等方式分散对打嗝的注意力。由于情绪紧张可能会加重打嗝症状,分散注意力可使神经注意力从打嗝相关的神经反射中转移,进而缓解打嗝。心理学研究发现,注意力分散能够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因精神因素诱发的打嗝有改善作用。 五、及时就医情形 若上述方法均无法缓解且打嗝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疾病(如胃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所致,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开展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群体,因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若频繁打嗝且经简单处理无缓解,应谨慎对待,及时就医排查消化系统或其他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老年人频繁打嗝可能提示存在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病变、脑血管意外等先兆,需高度重视,尽快就医检查。
2025-10-17 11:29:30 -
便秘后大便带血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改善便秘后大便带血可通过食用富含膳食纤维、有润肠作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坚果(核桃等,不过要适量)、油脂类(橄榄油等,特殊人群需控量)、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等,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状况者需咨询医生。 蔬菜:西兰花每100克含膳食纤维约1.6克,菠菜每100克含膳食纤维约1.7克等。蔬菜应尽量选择新鲜的,烹饪方式以蒸煮为宜,避免过度油炸破坏膳食纤维结构。对于儿童,可将蔬菜制作成细腻的蔬菜泥等便于食用;老年人牙齿不好的话,可以切碎后烹饪得更软烂。 水果:苹果含有果胶等膳食纤维成分,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膳食纤维2克左右。香蕉也是不错的选择,每100克香蕉含膳食纤维约2.6克。水果可以直接食用,儿童食用时需注意防止噎呛,老年人若有牙齿问题可做成水果羹等。 具有润肠作用的食物 一些食物有润肠功效,能使大便更易排出,减少对肠道和肛门的损伤。 坚果:核桃每100克含脂肪约58.8克,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有一定润肠作用,但坚果不宜过量食用,每天吃3-5颗即可。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食用,防止误吸;老年人要注意适量,避免因消化功能较弱引起消化不良。 油脂类:橄榄油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的润滑肠道作用,可在烹饪中适量使用,如凉拌菜时添加。但对于患有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控制摄入量,遵循医生关于脂肪摄入的建议。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对维持肠道黏膜健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肠道修复,减轻大便带血相关的黏膜损伤情况。 绿叶蔬菜:除了前面提到的富含膳食纤维外,绿叶蔬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如每100克生菜含维生素C约13毫克等。 柑橘类水果:橙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33毫克,柑橘类水果还含有类黄酮等成分,有助于维护血管和肠道黏膜健康。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时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儿童食用柑橘类水果要注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导致肠胃不适,老年人要注意血糖情况,选择低糖的食用方式。 在选择食物改善便秘后大便带血情况时,还需注意个体差异,如有基础疾病或特殊身体状况,应在饮食调整的同时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确保饮食方案安全合理。
2025-10-17 1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