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内镜的诊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晓芳,女,主任医师,归国学者。1991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该校消化专业硕士学位。2008-2009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协作组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救治。

  擅长各种特殊消化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下的治疗,如EMR、ESD;擅长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及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STER、EFR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多种内镜下操作。

  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内镜的诊疗等。展开
  • 来例假胃疼可以吃药吗

    来例假胃疼可吃药但需谨慎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经期胃疼可选对胃肠道刺激小药物,原发性痛经致经期胃疼可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非药物干预可保暖、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注意饮食,特殊人群用药需特考虑,儿童经期胃疼多非药物干预为主。 对于特殊人群,育龄期女性经期胃疼用药需考虑是否备孕等情况,孕妇禁用某些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有基础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的女性,经期胃疼用药更要谨慎,需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对胃肠道影响小且能缓解症状的药物,因为原有胃肠道疾病可能在经期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加重,用药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儿童经期一般较少出现胃疼情况,若有特殊情况需遵儿科医生指导,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为主。

    2025-10-22 09:50:28
  • 胃疼总觉得饿什么原因

    胃疼总觉得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因素)及药物影响等,出现该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儿童和成人情况各有特点,如儿童甲亢会有多汗心慌等表现,糖尿病会有多饮多尿等,十二指肠溃疡儿童男性相对多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儿童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相关,成年女性受内分泌等影响易出现,药物影响也需关注。 一、胃排空加快相关原因 (一)内分泌疾病因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能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包括胃肠蠕动和胃排空速度。在儿童中,若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会使胃肠运动功能亢进,出现胃疼总觉得饿的情况。患儿除了有胃疼、易饿症状外,还常伴有多汗、心慌、体重下降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加速了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机体能量消耗增多,所以总感觉饥饿。 2.糖尿病:在糖尿病早期,尤其是2型糖尿病,可能会出现胃排空异常。当血糖波动较大时,高血糖会影响胃肠神经功能及胃肠激素分泌,导致胃排空加快。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出现胃疼且总觉得饿的情况,同时可能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是由于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从而产生饥饿感。 二、消化性溃疡相关原因 (一)十二指肠溃疡 1.发病机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通常增多。过多的胃酸刺激溃疡面,会引起胃疼症状。同时,胃酸分泌增加会促进胃肠蠕动,导致胃排空加快,使得患者容易产生饥饿感。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相对少见,但若发生,也会出现类似成人的表现,胃疼多在空腹时明显,进食后可缓解,随后又因胃排空加快而再次感到饥饿。 2.年龄与性别因素:儿童期十二指肠溃疡男性相对多见,发病可能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感染后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导致胃酸侵袭,引发溃疡及相关症状。 三、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相关原因 (一)精神心理因素 1.儿童期情况:儿童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比如学习压力大、家庭环境不和谐等,可能会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例如,紧张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胃排空加快,出现胃疼总觉得饿的情况。而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以胃肠不适症状表现出来,需要家长关注其心理状态。 2.成年女性特点:成年女性由于内分泌波动、生活节奏快等因素,更易出现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比如在月经前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排空加快,伴有胃疼、易饿,同时可能伴有情绪波动、乳房胀痛等表现。 四、其他可能原因 (一)药物影响 1.儿童用药:某些儿童常用药物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如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破坏胃肠菌群平衡,进而影响胃肠动力。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有益菌减少,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胃排空改变,表现为胃疼总觉得饿。 2.成年人群用药:部分成年人为减肥等目的服用的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胃肠动力。但这属于不恰当用药情况,正常情况下,药物导致胃排空加快引起胃疼总觉得饿相对较少见,若因药物因素导致,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当出现胃疼总觉得饿的情况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甲状腺功能、血糖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若是精神心理因素导致,要关注心理调节等。

    2025-10-17 14:37:07
  • 什么药可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保护胃黏膜的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和弱碱性抗酸剂(如铝碳酸镁);若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还需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三联或四联疗法),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 一、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PPI):这类药物能高效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物。例如奥美拉唑,其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促进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且能缓解疼痛等症状。兰索拉唑也是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同样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加速溃疡面的修复。 2.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它能选择性地竞争结合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雷尼替丁可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能缓解溃疡患者的疼痛等不适,促进溃疡愈合,其疗效经过众多临床实践验证。法莫替丁也是H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持久,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1.铋剂:枸橼酸铋钾是常见的铋剂,它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同时,铋剂还可促进前列腺素和碳酸氢盐分泌,从而保护胃黏膜,并且能与幽门螺杆菌菌体蛋白结合,发挥杀菌作用,有助于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质量和降低复发率。胶体果胶铋也是常用的铋剂,其作用机制与枸橼酸铋钾类似,能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溃疡愈合。 2.弱碱性抗酸剂:铝碳酸镁是代表性药物,它可中和胃酸,并且能吸附胃蛋白酶,还能结合胆汁酸,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铝碳酸镁能快速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痛、反酸等症状,其在胃内持续作用时间较长,能有效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等的进一步损伤。 三、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 如果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还需要使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是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三联疗法通常是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如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多种临床研究证实,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例如,经过足够疗程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几率明显降低,这是因为清除了致病的幽门螺杆菌,从根本上消除了溃疡复发的重要诱因。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药物及确定用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要监测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一般不优先使用上述大部分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若考虑十二指肠溃疡,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儿童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和排泄与成人有差异,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也需要特别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药物对母体和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所以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选择。

    2025-10-17 14:35:35
  • 肝硬化吐血后头晕严重吗

    肝硬化吐血后头晕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失血致血容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致头晕,患者基础身体状况也有影响,轻度头晕相对没最危急但也需密切观察,重度头晕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出现头晕尤其是较严重的应立即就医评估处理。 一、可能导致头晕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1.失血相关因素 肝硬化患者吐血通常是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原因。大量失血会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对于成年人来说,当失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心脏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头晕。一般来说,急性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20%时,就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头晕等症状。如果是老年肝硬化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的情况,即使失血量不是特别大,也更容易出现头晕且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因为其身体对血容量变化的代偿能力较差。而对于儿童肝硬化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血容量相对较少,少量的失血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脑部供血不足,头晕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危急,因为儿童的代偿机制相对不完善。 失血还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会使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脑部缺氧也会导致头晕。例如,正常血红蛋白浓度男性约为120-160g/L,女性约为110-150g/L,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90g/L时,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等缺氧相关症状,而肝硬化吐血患者如果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头晕会更严重。 2.其他伴随因素 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也很重要。如果肝硬化患者本身还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那么吐血后头晕的情况可能更严重。因为心血管功能已经存在问题,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会进一步加重。对于女性肝硬化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身体的代偿能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吐血后头晕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且需要更密切关注。而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其肝脏功能和身体整体状况可能已经处于较差的状态,吐血后头晕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因为长期饮酒对身体多系统的损害使得身体的恢复和代偿能力降低。 二、头晕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及应对提示 1.轻度头晕 如果头晕程度较轻,患者还能保持基本的意识清醒,能够简单交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如血压在正常范围的低限附近,心率虽有增快但仍在可耐受范围,这种情况下相对来说病情可能不是最危急的,但也需要密切观察。例如,患者血压为90/60mmHg左右(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心率在100-120次/分钟左右,此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积极采取止血等针对肝硬化吐血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重度头晕 当头晕非常严重,患者出现明显的意识模糊、视物模糊、四肢湿冷、血压显著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甚至更低)、心率明显增快(超过120次/分钟)等情况时,病情就非常危急了。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紧急的抢救措施,如快速补充血容量等。对于老年患者,重度头晕可能意味着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输血等治疗来纠正休克状态。对于儿童患者,重度头晕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可能会迅速导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必须立即送医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快速评估失血情况、积极止血和补充血容量等。 总之,肝硬化吐血后头晕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患者的失血量、基础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一旦出现头晕症状,尤其是较严重的头晕,应立即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10-17 14:33:49
  • 胆囊炎可以吃什么水果

    胆囊炎患者适合吃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等)、苹果、香蕉等水果,儿童、老年、患糖尿病的胆囊炎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胆囊炎发作期暂避免食用水果,病情缓解后再适量食用适合水果。 一、适合胆囊炎患者吃的水果 1.柑橘类水果 具体种类及优势:如橙子、柚子等。这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对于胆囊炎患者身体的恢复有一定益处。橙子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较为丰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减少因便秘等因素对胆囊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柚子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类黄酮等成分,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胆囊炎症的缓解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具体效果还需结合个体情况。 食用方式: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将橙子、柚子榨汁饮用,但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等成分。对于一些咀嚼困难的胆囊炎患者,可以将水果切成小块或榨汁后饮用。 2.苹果 具体优势:苹果是一种常见且对身体有益的水果。苹果中含有果胶等成分,果胶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胆囊炎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脂质代谢相关问题,适当摄入苹果有助于维持脂质代谢的相对稳定。此外,苹果的温和性质适合大多数胆囊炎患者食用,不会对胃肠道造成过度刺激。其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食用方式:可以洗净后直接吃,也可以做成苹果泥。对于儿童胆囊炎患者,做成苹果泥更容易咀嚼和消化;对于成年患者,直接食用或切片食用均可。 3.香蕉 具体优势:香蕉富含钾元素等营养成分。钾元素对于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胆囊炎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能会因饮食等因素导致电解质紊乱,香蕉有助于补充钾元素,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香蕉质地柔软,容易消化,不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适合胆囊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食用。 食用方式:直接食用即可,对于一些胃肠功能较弱的胆囊炎患者,也可以将香蕉加热后食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二、需要注意的情况 1.特殊人群 儿童胆囊炎患者:儿童的消化系统和身体机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在选择水果时,要确保水果的清洁卫生,避免因食用不洁水果导致肠道感染等情况加重胆囊炎病情。同时,儿童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有限,要注意将水果切成合适的大小,防止choking(窒息)风险。例如,给幼儿吃苹果时,最好切成很小的块状或制成苹果泥。 老年胆囊炎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牙齿咀嚼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等问题。对于老年胆囊炎患者,水果的选择要更注重易于咀嚼和消化。可以选择一些质地较软的水果,如熟透的香蕉、软质的桃子等。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水果导致胃肠道不适,因为老年患者的胃肠蠕动相对较慢,过多水果可能会引起腹胀等症状。 患有糖尿病的胆囊炎患者: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水果的糖分含量。柑橘类水果、苹果、香蕉等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胆囊炎患者在食用时需要监测血糖情况,选择在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时候少量食用,并根据食用量适当调整降糖药物等治疗方案。例如,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半个苹果,并监测食用后血糖的变化。 2.胆囊炎发作期: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此时对于水果的摄入需要谨慎。一般建议在急性发作期先暂时避免食用水果,待病情缓解、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再开始适量食用上述适合的水果。因为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存在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此时进食水果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2025-10-17 14:32: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